社交相关作文

【篇一:时间切割机】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逐渐的科技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心脏。尤其以青少年中年人居多,几乎人手一样电子产品。

它就像一张白纸,有正面也有反面。在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之余,它也无形地扮演着“杀手”。

它是时间切割器——碎片化生活的好兄弟,它们一起粉碎着我们原本完整平静的人生……

学习被碎片化了。地铁站、公交车站,有小孩拿着字母单词卡片,有青年学生手捧着中考词汇手册,还有些小学生甚至拿出了数学练习题奋笔疾书地写着。不错,碎片化学习让学生们更充分的利用了空闲时间,在原本游手好闲的时间段有事可做了,且还是有用的事。

在家里使用碎片化学习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做数学题累了可以搁笔弹弹琴,再写写作文听听音乐。这样新颖的方式令我们的大脑不同皮层的分工都得到了一定的休息与工作,累了变转换另一皮层运动,也算得上是一种变相的休息。

可,车门开了进来了新的乘客,路过你身边时你会不由自主的转移注意力,久而久之你的思想便习惯性分散,再也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写题目、去思考。有时的过于忙碌还贵导致你忘记进度与上一次的中止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时间。学习的质量不但下降了,人也会变得略浮躁,丢失耐性。

学生在学习之外,社交也是必不可少的,上班族的使用社交软件人数在调查研究中表明,60%以上的使用微信App人群,为上班族,60%以上的QQ用户,为学生党。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上班族学生党都早出晚归,一日工作活动脑、体量也甚多,所以因为种种工作学习等元素,大家都该是更喜欢足不出户不论时间地点便可打开QQ、微信与好友交谈。这些便捷的App为我们这两种人谋了利。(如不用描述,直接发图片更清楚等)

可,有很多弊端,也在不知不觉中因懒惰而滋生着。有许多不能发语音的软件,打再多字也无法描述得清晰透彻的很多事;长期盯着电子屏幕视力易下降,颈椎也易收到损伤;有时随意“摇一摇”的“知心好友”还有上当受骗等风险;最最重要的致命缺点,是人与人面对面零距离沟通的机会在逐渐减少,增进感情的绝不可能是冰冷的文字披着热情似火的外套,很多表情与亲切感,是绝不可能凭几个编码而成的符号而感受到的。两张屏幕,十万八千里。

根据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就行复杂的思考。虽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了,可你却只能明白表意而无能挖掘内涵。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将时间割成千百万份不同的美食,吸收怎能好呢?把它扔掉吧——时间切割器!

【篇二:走进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题记

世人都说你太多情,但当我走进你时,才发现,你在倾你所有去生活,正如这人间的四月天一般美好。

你写过一篇叫《九十九度中》的小说,你正如那九十九度中的女子,离沸点永远差一度。减掉一度感性,增加一度理性。在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三人的感情中,你处理的游刃有余,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心的选择,你在心里建造了不同的抽屉,把感情有条理的摆放,爱情的归爱情,友谊的归友谊,社交的归社交。正因如此,你对梁思成执着,对徐志摩果断,对金岳霖尊重,你的心也洁净透明,不受世俗的影响。

不管什么流言,什么挫折,什么失败,你都是明朗的。你曾说过“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可见,你是多么的执着。“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你觉得一切只需刚刚好,你没有张爱玲“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变独自哭”那丝孤独、冷傲与清高,而是“风轻云淡,岁月安好”的随和。

你一直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追求,在倾尽你的所有去生活,“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也不愿强求,走进这样一个坚强、乐观、明朗的你,就如同在喧哗的尘世中,走进了人生的四月天。

你——林徽因,在我心里,你就像女性中的巨人,拥有着太多的美好,却依然倾尽所有去生活。这一点深深吸引着我,走进你这个如同人间四月天的女子,让我久久沉迷。

【篇三:碎片化生活】

公交车上时时刻刻捧着手机刷微博,排队等候时逛起淘宝买个不停,闲暇时转发各类鸡汤美文……诚然,这样的生活使我们对时间有了充分的应用,但弊端也不断显起,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幸,碎片化的生活让人们失去了集中精力花大段时间思考感情的机会。长此以往,精神世界将变得贫瘠单调。

碎片化的社交,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聚一聚谈谈心呢?

碎片化的生活把社交封在了手机里,无聊时刷微博空间,看看朋友们在做什么,照片的点个赞,生病了生活不顺的,评论两句关心一下,论起生活趣事,也不过一笑置之。我们没有大块的时间,询问朋友去哪儿了,玩体验如何,聆听朋友诉苦,给她具体建议,约出来小聚一次,甚至与人聊天,也是处于无聊或是急事,一个话题结束,放下手机,便仿佛中断了。这样的社交有何意义,看似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很好,真正的交流却少之又少。

碎片化购物,我们不假思索的按下“确认支付”。

碎片化购物不仅因我们不再有大把的时间逛商场,在买齐物品的同时还货比三家,更重要的原因是网络购物价格更优惠,记得我初下外卖软件,就送了多张减免运费的优惠券,不少店铺还有新手下单减二十的优惠,算下来点个外卖居然还比去店中购买还要便宜不少,天猫双十一时派发大量线上红包,还可分享给好友使自己获得红包的机率更大。人们争强好胜的心态,随处可见的优惠,简单便捷的支付方式,让人们轻易的被诱惑。这个在打折好便宜,优惠券不用也是浪费,再买个十几元就能凑一单了……碎片化的购物如鱼得水,久而久之,被其冲昏头脑的人们失去了冷静的判断力。

碎片化的阅读,我们读到了别人的思考。

如今的微博,公众号知乎各类文章层出不穷,有佳句摘抄,有分享个人经历抒发一番感慨的,有对时间深刻探讨的。可这些都是别人的感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正经读书也是如此,在碎片化的时间往往只能读到一小段文字,没有连贯性,远不及花一整个下午捧着书慢慢读来的有效。背单词之类的知识的补充是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完成的,深层次的理解急不得。

可是无论有多少弊端,如今它们都被掩盖在碎片化生活的便捷之下,碎片化生活源于现在的快节奏与压力,遇上它不可避免,只有在碎片中拼凑出一段时间,还自己一份精神的净土。

【篇四:化散为整】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生活逐渐被分割成碎片,于是乎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购物这些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眼帘。当然,这些过于碎片化的生活也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心态与认识。我们面对这些碎片化的散落生活应当化

散为整,坚持本心。

由于手机的普及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短篇小说开始风靡于大众眼中。这些小说大都没有什么内容,有的甚至有些低俗媚俗,人们阅读它只为在零丁散碎的时间里获得一丝喜感,但往往哈哈一笑之后什么都没有了。久而久之,内心的空洞暴露无遗,甚至有人会开始厌恶那些内容值得思考,篇幅较长的文章。那么本淡定从容的内心开始转化为暴躁。我们面对碎片时间的阅读应该平心静气,看一些有内涵的文章。蒲松龄不正是靠着一件件收集而来的碎片短文最终化散为整,程九龙一本千古留名的《聊斋志异》吗?柳宗元也凭借自己游山玩水的碎片时间写下了永州八记名震一时吗?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用着碎片时间来丰富自己的内心。

当然,也有人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社交。但是最近几年,新闻中报道因为见网友而被骗的案例越来越多。可见碎片化的社交并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古人也说过“日久见人心”。通过碎片化的社交短暂接触就认定他是个好人未免也太绝对了。王莽便是一开始假装谦恭,似乎对于权利满不在乎。但是满朝文武只是透过表面便拥护这一位“明君”继承江山社稷,结果可想而知,大好河山只在三年内便拱手让人。所以通过碎片化的社交来吧一个人当作朋友,全心全意为他付出,这是万万不可取的。碎片时间我们不妨在网上与家人或现实生活的好友联系,聊聊自己的心事或是分享自己的心情从而增进感情与联系。

面对现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我们的时间将会越来越显得碎片化。人们很难平心静气的做一件事情,逐渐在琐碎中迷失自我,最终发现只是虚度光阴,一事无成。在快节奏的碎片生活下保持本心,化散为整,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丰富内心情感,充实自身。

当今社会,轻狂浮躁充斥着我们的身边,这是碎片生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只要化散为整,积极向上,碎片化的生活会更加充实美好。

【篇五:碎片化的社交】

当你在地铁上或是公交车上时,总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几乎整个车厢里的人都在低着头看手机,他们或是在玩游戏、刷朋友圈、看微博,有的是和家人或朋友在发消息、发语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这种交流方式进行社交。

很久以前,大家都是用书信进行交流。邮递员就像是移动网络,把家人和朋友的消息带到你的身边。有时候一封信要等上好几天才能收到。但是收到信的时候心里会暖暖的,非常高兴。后来电话出现了,最初的时候是公用电话。每个弄堂里都能听到大妈们的大嗓门。渐渐的家里都装上了固定电话,人们之间的联络就更加的方便了。直到移动电话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和家人或者朋友进行联络。听大人们说,最大的手机是叫“大哥大”,一个像板砖一样的大家伙。随着时代的进步,手机也越来越小,但这个时候手机的主要作用就是打电话。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手机不再仅仅是打电话的工具了,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智能手机”它除了可以用来打电话,它还可以了解全球最新的新闻,用来听音乐,购物……特别是在社交上,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也更加的便捷。比如你有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虽然不曾通话联络,但是你可以在他的社交账号上了解到他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去了哪些地方……又或者你的家人远在异地出差,因为有了移动互联网,你可以随时随地和他进行视频,知道他的一举一动。这样大人们不会错过孩子成长的一点一滴,老人们对远在异地的孩子更加放心。现在许多社交APP的出现,让你也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甚至可能这些朋友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种。虽然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便利,让我们的社交也更加的便捷,但是我总觉得他少了一些温度,少了一些人情味。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新闻,一次朋友之间的聚会,刚开始大家都是各自拿着手机自顾自的玩着,后来一个朋友说,大家很久才聚一次,不要让手机变成大家交流的阻碍,建议把手机都放在一起,聚会的时候都不去看手机。大家都赞同,于是这次聚餐变得非常融洽,大家交流的更加愉快。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少之又少。面对面的交流也被更多的取代。

网络时代的便捷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社交生活,但人与人之间还是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这样你才能更真实的了解对方,感受对方。这样的社交才能有温度,更有人情味。

【篇六: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一切都像一块块小小的拼图,组成了我们的生活,只是他们都是支离破碎的。如此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它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实时资讯,但同时也使我们在做事是不够专注,时间也随之流逝…。

举个例子吧。那是一个傍晚,刚吃完晚饭,打算练会儿钢琴,准备一下考级的曲目,顺便放松身心。刚坐到钢琴前,打开琴盖,把谱子架在谱架上双手搭在琴键上,手指刚要落下第一个音符。突然,手机传出“丁零零”一下清脆的“微信消息”接收铃声。手机已成为我时刻不离手的必需品。我听到这铃声,习惯性地打开“微信”——如今中国最普遍的社交软件,点进班级聊天群,发现老师布置了一条新作业——一篇作文!我急忙从钢琴前离开,飞奔回房间,拿出作文本,开始构思。但是不知怎么了,我苦思冥想都思考不出合适的题材。好不容易开始写,又被妈妈催着上床睡觉。于是,这一个晚上的时间基本都被白白浪费了。

相比之下,在美国夏令营里的日子就更为充实了——那里没有手机,没有电子产品。我们每天菜单式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在规定的时间里到达活动地点集合,不管是学习还是游戏,我们都完全不受电子产品的干扰,专注其中。在那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是“与世隔绝”的——我们离开了手机,离开了世间的喧嚣,对所有的事情有了良好是划分,拥有完整的时间,做事自然也就井井有条、一心一意了!

由此看来,夏令营里整段的时间相较于平时生活中被“撕碎”的时间来说,当然就效率更高了。

所以,在如今有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自动化的智能设备虽然便捷,但是容易将人们的生活时间“撕成小小的碎片”,无法让人们专注地做好事情。

虽然,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的目标,一步一步完成小的目标,也就实现了大的目标。

但是,时间并不如此,当人们将整体的时间划分成小段的时间,效率便会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无法在同等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工作量。

【篇七:谁在“凌迟”我们的生活】

“碎片化”,这个如今的网络热词,被认为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简单来说,“碎片化”就是将整段的时间分割成小份,或是利用短暂的时间,来进行阅读,购物,社交等生活行为。

乍一看,碎片化的生活似是好事,它可以将小段的时间利用起来,提高生活效率。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碎片化”这个现象是在网络兴起并发达后才出现的,而工业时代和农耕时代都没有这个概念。由此可以发现,碎片化并不等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是人们为浪费时间而找的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

许多人所说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是在排队时刷刷微博,上厕所时看看小说,睡前逛逛淘宝,美其名曰:我在利用时间呢!其实和浪费时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浏览一些无用信息。剖开表象,这些“碎片化”的真相可谓触目惊心。

首先,“碎片化”麻痹了人们。古往今来,人人都知道浪费时间是可耻的,对此会怀有一种负罪感。如今,互联网渗透到了生活中,人们大呼便利,终于可以争取碎片的时间来为自己做些事情了,于是人们将这些时间用在了马桶文学和无用社交上,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多少意义倒是没觉得,倒是让不少人养成了拖延症:看完微博再去工作,刷完朋友圈再去洗澡……,最可怕的一点是,人们还以为自己充实了生活,为此洋洋得意呢。

其次,“碎片化”使人们浮躁。无论是碎片化的阅读还是购物还是社交,都追求快速,这很符合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却是助纣为虐,使人进一步失去深入思考的能力,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以及珍贵的专注力。人们习惯了将生活分割,用来做不同的事情,每件事情又只做一点,忙忙碌碌一天,却连一件完整的事情都没做完,在睡前两手空空,却又满腹疑惑:我已经很努力了啊?

当然,并不能一票否认“碎片化”。的的确确有人是真正在利用“碎片化”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是更多人是在用“伪碎片化”将生活“凌迟”。

木心曾经写道: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当我们真的打碎了生活,我们,也将面目全非。

【篇八: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论地理上人们的距离有多远,科技成果能帮助人们缩短距离。我们能了解世界上其他地区所发生的事件,能与远方的亲人面对面交流。

我们渴望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更多的信息,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获得所有信息,更何况大多数信息对一个人来说是无用的,为了满足自我的求知欲,或许也只是打发时间罢了。

快节奏的生活把人们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只留下了些许碎片的时间。人们怀着“不要只是呆在那里,做些什么也好”的想法利用起了这些碎片时间。不管我们接受与否,如此的碎片化生活已经开始。比如碎片化社交、碎片化阅读……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完成一项任务时,过程中有很多被打断的时刻。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外界比如人、物之类的,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需求。你虽然很想尽快把任务完成,但你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说时不时地打开微信、QQ看看有没有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结果也往往是什么消息都没有,甚至你还会多刷新几次顺便看看别的之类的。而当你终于重新回到原来的任务上时,你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让自己重新集中注意力在任务上,如此反复,一个人的效率变得低下。这时你主动将一块完整的任务时间分割成了碎片。

如今被动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人也不少,在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是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阅读书籍的人们,读实体纸质书的较少。在这个并不算太好的条件下,人们真的能静下心来阅读吗?

所以碎片化生活到底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大,还是害处更大呢?既然我们无法对现实情况作出很大的改变,那我们是否应该尝试改变自己。不如顺从自己的内心,我们能利用碎片时间而不是将完整时间变得碎片化。没必要如此抓紧利用碎片时间,与其赶时间速读浏览一个片段还不如找一个宁静午后完完整整一气呵成地沉浸于一本书中。与其在社交平台上礼节性按节日有规律地群发问候,还不如亲自与亲近好友聊聊。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人们要放平自己的心态,没必要对于碎片时间抱有“不要只是呆在那里,做些什么也好”的想法。在如此追求速度的时代,忙中偷闲,用合适的方法调节放松自己非常重要。“不要刻意做些那里,呆在那里什么不做也是好的”也未必不是一个好决定。

【篇九:我的生活被碎片化了】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而每个人都需要,或者说不得不在这二十四小时里完成一天必需的例行公事,剥离去这些那些的“不得不”,二十四小时里剩下的留给自己任意分配的时间,就成了片段性的了。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每个人的片段性时间也因此更多样化了,一个片段时间又可以被瓜分给阅读、网购、社交等等不同消磨方式,如此片段中的片段就形象为了碎片化的生活模式——于是我们的生活便被碎片化了。

碎片化并不归咎于任何传统方式或者新型媒介的干预,它的存在是应运而生的,社会进展的车轮滚滚,我们无力于脱离社会茕茕孑立,顶住压力去追赶它的步伐是必然,因此碎片化的时间给了紧绷的弦放松的机会,多样的消磨方式又让这些空闲时间不至于过于无聊。有了如此需求才会产生供应,互联网的强大之处在于,它配合着人们碎片化的时间把信息同样碎片化了,便于人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处理尽量多的信息,因此人们逐渐习惯于碎片化信息的处理模式,习惯于片面浅显的信息,习惯于不去深入思考——于是我们在碎片化生活中的效率节节上升,殊不知也同样降低了我们深度探究的标准。

可是当对于海量碎片化信息的快速筛选、过滤、消化、吸收、再筛选的循环处理过程产生惯性思维之后,那么面对集合的完整信息时,我们的专注力就遭受到了考验。碎片化的社交,诸如人们习惯于的随手刷微博,会使人们逐渐养成一种适应能力,哪怕是两条毫无联系的消息,都能在短时间里快速跳转切换,毫不产生违和感。这种能力使人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丧失对于信息全面、持久、深刻的认识。所以当面对着一章节十几页的书时,适应能力大打折扣,专注力也随着一点点的阅读消耗殆尽,甚至还会去寻找或建立某些完全没有必要的联系,以至于阅读完也难以在脑海里留下连贯的情节与架构,于是又自然而然拿起手机随手翻阅相比纸质书更易接受的微博碎片化消息——于是我们变得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非例行公事的事情。于是,一个人的精神,也逐渐变得碎片化。

碎片化时间如同海绵里挤出来的水,挤一挤,总会有。与其把时间分割得更细碎,我们更应该把碎片化时间整合成片段,在片段里完成整体性的工作,脱离对碎片化的依赖,生活的空余时间就更像是一个个片段有机结合的整体,化零为整,重整生活,拼凑起来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生活与一个人的精神。

【篇十:科技是把双刃剑】

在人类的历史进化中,科技无疑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好工具。而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弊端已经展露无疑,并且大有超过科技带来的好处的劣势。

随着科技的变化,手机被发明出来了。手机的移动媒体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高速移动网络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日益“亲民”是一件好事,但这也让我们的生活开始碎片化。碎片化的生活有好处,也有坏处。

碎片化的社交

有了手机后的社交可谓是方便至极。不需要出门,不需要浪费口舌,只要动动手指,床上也是社交圣地。但如果一直这样下来,“床上社交”,不出门运动,对身体也是大有损害。

碎片化购物

自从有了手机购物平台后,我们去超市里购物的时间就少了。网上的东西又便宜,比在超市买方便的多,物流也很快,随时随地的可以购买。但是,在网上买的东西有可能是假货,或质量极差的产品。

阅读碎片化

手机是块宝,事事都能做。我有了手机这个便利的东西,我们阅读习惯也大有改制。以前,我们看纸质书。如今,我们看一篇篇短文,一个个链接,还能随时随地的看。不再看长篇纸质书籍了。但这也让中国人的平均视力在下降。

科技,将大自然的面纱一层层解开,也留下道道疤痕。科技能创造美好生活,也能毁灭世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