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参观第一师范有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有幸和校长妈妈一起参观湖南第一师范。
走进校园,我们看到里面都是毛爷爷的照片,雕像,随着讲解员姐姐的解说,我不禁被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深深震憾到了,毛爷爷青年时期竟这么勇敢,当时几千名北洋溃兵杀入第一师范,毛爷爷为了保护第一师范,带领着几名警察和学校保安用计谋让北洋溃兵以为学校有很多的保卫,便纷纷上缴手枪,举手投降。过了几年,毛爷爷与他的同伴出去游学,他们两个一块钱都没带就出发了,为了弄到钱买东西充饥,毛爷爷和他的同伴便写字卖钱,要知道毛爷爷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就这样他们靠着卖字换食物充饥,支撑了整个四百多公里的行程,最后终于安全回到了长沙。而最让人佩服的是毛爷爷的坚韧,每天清晨,别人还在做着美梦的时候,毛爷爷就独自一人来到井边,用瓢舀着冷水洗澡,在夏天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爽,可是毛爷爷连冬天也在井边忍受着寒风和冷水的洗礼,春夏秋冬,不管哪一天他都坚持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深的感动了。
毛爷爷能这么成功的原因就是他非常勇敢,努力,坚持,每每做一件事情看似很容易,可要一直支持下去,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是我们都能做到持之以恒,那么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我要学习毛爷爷的这种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丝力量。
【篇二:小学优秀作文】
我的朋友是一个“两面朋友”虽然有时很小气,但我和他还是好朋友。
他长得又矮又小,短短的头发,两只小眼睛,鼻上架了付蓝色的眼镜,现在知道了吧,他就是我们班最矮的`同学---王小力。
上周一早上,他下楼的时候,我看见他手上拿着几根芝麻条,津津有味地吃。当时我看了一眼,问:“你没吃早饭么?”“没有啊,只不过没吃饱。”当时我也懒的问,就没当回事。
放学后,他一见我就问,“你带吃的了么?”我回答说“难道你没带粮食充饥么?”他不好意思的说“对呀,我有是有,不过。。。。。。”刚说到这里,我就产生了矛盾,这时,他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便求我,撒娇的说:“
求你了,就给我嘛”没办法,我只好从书包里拿出饼干,给他吃,只见他以飞快的速度吃掉了饼干。刚吃完,他妈就来了,到了车上,他拿出糖吃,我问他要一粒吃,可是他却说:“干嘛给你吃?”这时,我真是又恨又气。这时,我想起了我的书包里还有饼干,嘻嘻,幸好,有饼干吃,看你怎么办,说着,就拿出饼干,“哇,给我吃一点吧”他说的有点恳求的感觉,“没门”说着,我咬了一口,他只好看着我大饱口福。
这就是我的“两面朋友”,他真是又可爱又可气。
【篇三: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后我感触很深,在长征艰苦的岁月里,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老一辈红军穿着草鞋在雪山和泥潭中一步一步走来了光明和胜利!
在长征的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些人因为粮食不够而被活活饿死。他们没东西吃就用清水煮草根、树叶来充饥,睡觉睡在泥潭里,还要时刻警惕敌人的袭击。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受指导员的委托照顾三个病号,为了给有病的战士充饥,老班长把缝衣针烧红变成鱼钩,而在河里钓鱼给战士们煮新鲜的鱼汤喝,而自己却舍不得尝一口,最后老班长活活饿死在鱼塘边上。
现在的我们生活非常幸福,在沙发上吃着零食看着电视,睡觉睡着软软的大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永远传承长征精神: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永远向长征精神致敬!
【篇四:母爱】
眼看就要迟到了。我随便洗完脸,就往外冲。“吃几个包子,别饿了。”妈妈喊我。我有些生怕,就是因为她,早晨不及时叫我起床,害得我要迟到了,还叫我吃包子,就不搭理她。
“你这孩子,不吃东西,会被饿坏的。”“我不饿,我就不吃你的东西。”妈妈拿我没有办法,只好随我离开。
上午,上了两节课,肚子已经不听使唤,尽管我忍住不去想它,但它依然咕咕直叫。如果它会说话,一定说:主人,给我吃点吧。我没有办法,只好喝水充饥,一杯又一杯,结果是多跑了几次厕所,根本不顶用。
第三节课,我烦躁地坐在座位上,随意地翻着自己的书包。咦,里面怎么有几块饼干,还是我喜欢的“巧利兹”。我撕开包装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饼干太好吃了。几块下肚,再也不饿了。
这饼干哪来的?对了,一定是妈妈怕我饿了,故意放的。
原来,这饼干里也藏着伟大的母爱,也藏着我不为人知的秘密。
【篇五:苹果历险记】
大家好,我是一个香甜的苹果,我想到世界各地探险。
我看见了小孤狸,小狐狸也看见了我,就像看见了黄金和钻石一样,猛向我扑去,嘴里还说:“我已经三天三夜没吃饭了,我饿的都皮包骨头了,现在终于有食物给我充充饥了。“我一听急了:刚开始冒险就要被吃,真可惜。忽然,我灵机一动,想到办法了。我对狐狸说:“狐狸大哥,您现在先别吃我,我已经好几天没洗澡了,您先带我去洗个澡,再吃我也不迟啊!“小狐狸刚把我放进水里,我就脱离了他的掌心。
我在河里遇见了小鱼,看见了小鱼无聊地趴在水里,小鱼一看我就问:“你能不能陪我玩一下,我好无聊,行不行,小苹果?“小苹果爽快地答应了,小鱼把小苹果当作皮球,一直往上扔,他们玩地可开心了。小苹果对小鱼说:“我该走了,我们下次再一起玩。”为了感谢小苹果,他把小苹果,安全地送上了岸。
小苹果滚下山,他看见了鹿妈妈,鹿妈妈就像看见了宝贝一样:“Yes,终于找到了。”原来,鹿宝宝生病了,需要吃水果才能好,小鹿把我轻轻地咬了一口,果然精神多了。
我的身体虽然伤痕累累,但是我知道了,帮助别人,才能快乐自己。
【篇六: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这是一本历险故事书,书中描述了一个叫鲁宾逊的人,一次随船出海,船舶在海中遇险沉没,他一个人漂流到一个小岛上。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积极的面对现实,为了生存下去,他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战胜了种种困难,最终等到了路过小岛的船只,回到了人类大家庭。
故事中,鲁滨逊由现代人突然回到了原始社会,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孤独寂寞又很恐惧。但鲁滨逊并没有绝望,他看到岛上有野果,就采野果子充饥,发现有山羊,就驯养山羊,目的是为了在没有野果吃时用山羊肉来充饥。他无意中发现了几颗水稻种子,就把稻种收集起来,利用岛上的水热条件,种植水稻?。总之,为了生存下去,他发现什么就利用什么,吃的,穿的,住的,一切都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出来。这种勇敢而顽强的精神真让人佩服。
一个人生活,最怕的就是生病。鲁滨逊生病了,小岛上又没有药。鲁宾逊当时只有坚定信念,他坚信自己的病是会好的,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力,他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并得到康复。
读完这本书后,鲁滨逊的形象在我面前变得特别高大,他那种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使人感到无比钦佩。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学习他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奋勇前进!
【篇七: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位于陆丰市东海镇,从小在这里生活的我,深深的热爱着这里的一切。它没有上海的鳞次栉比,没有西安的六街三市,更没有北京的灿烂辉煌。它不是许多人口中的大城市,在地图上仅占极不起眼的一处。可在我眼里,它的一年四季,都如同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我深爱着这片土地!
家乡的春天,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当万物复苏时,草地上的野花对人来人往的行人笑脸相迎,张开一片片花瓣,在微风的吹拂下,身体摇摇晃晃。到处的花朵也欣欣向荣,真是红的鲜艳,黄的灿烂,白的无暇,让人心旷神怡!家乡的夏天,最不可缺少的当然是蝉的欢呼声,以及傍晚的夕阳。它蓝中带粉,粉中带紫,给这本身靓丽的风景又增添了一丝生机。路上偶遇时,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手机,记录下看到的美好。可夏天的风却是顽皮的,它偶尔掀起你的头发,偶尔摇摆你的裙袂。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会在夏天里诞生。河边上,大海旁,都是精彩上演的场地。小孩之间相互嬉戏,光着脚丫子,捧着水,你追我赶,在这样的季节里嘻嘻哈哈,即使满身大汗,却也乐此不疲。
家乡的秋天,金风玉露,秋风习习。站在田野边,远远望去,田野像是被铺上了一块金色的地毯,在太阳的照射下又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在田野上,经常可以看到农民伯伯们喜上眉梢。如不出所料,他们一定是在收获着自己日日夜夜精心照顾的果实吧!我不禁想,农民伯伯一日复一日的浇水施肥,辛勤劳作,精心守护的成果,也无法避免暴风雨带来的危险。遇到天气不暴风雨时,这些辛苦得来的东西就会被冲得一干二净。有时候人们付出的和回报成不了正比!话说回来,我家乡的冬天,相对其他地方而言,显得格外的暖和。没有冰天雪地,也没有寒风刺骨。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问候,邻里之间的寒暄。记得有一次,和妹妹出去,衣服穿得少些。路上遇到相识的叔叔阿姨都会问上一句:“这么冷的天,怎么穿这么少?小心感冒了!”这简单的几句话虽然平实,却包含了许多的关切之情。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如果人间充满温情,那冬天的严寒又算得了什么?
家乡的四季山清水秀,草长莺飞。家乡的人们热情洋溢,满腔热忱。那怎么能少得了家乡的美食呢?接下来,我要介绍这里的特色美食!
首先,要来吹一吹的当然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小吃——咸茶。它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解渴又充饥。喝起来清香爽口,据说还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谁家有天大喜事的时候,那它一定会凑凑热闹,并且从不缺席。我们村每年都会有一次食丁茶活动,有添新丁的家里会早早弄好咸茶,并且向每家每户都发出诚挚的邀请。每年这个时候,总可以看见那些妇女们即兴表演的“争人大赛”。去家里喝茶的人越多就表示越兴旺。过程虽“艰辛”,可大人们却乐在其中。除了咸茶,菜包粿也是数一数二的特色小吃。听老人家说,在以前那个年代,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有重要的客人来时,人们才能吃到菜包粿。现在,不分时节,大街小巷上的菜包粿品种多样,琳琅满目。路过的人若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便上前买一盒。那菜包粿是怎样做到如此出名的呢?据说清雍正年间,发动民工修筑海堤保家园。梅陇有位青年叫王坣,劳碌奔波,经常食不果腹,身体消瘦。其母亲见状把仅存的一点米碎捣粉揉成粿坯,里面包些菜叶等让儿子充饥,儿子食得津津有味。不幸的是,在一次台风海潮中牺牲了。后人为纪念他的劳绩,菜包粿便流传下来。类似于咸茶菜包粿这种特色小吃,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如果感兴趣的话,那就请到我的家乡来做客吧!
我爱我的家乡,爱这里惹人注目的花草树木,爱这里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更爱这和谐的大自然和朴实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