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用另一种眼光看问题】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是“人无完人”,那我们为何不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事情呢?
其实,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每件事、每个人都会有一点瑕疵。正如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人人都说她有沉香之貌,但她再美,却也有心痛之病。故而每每她犯病之时就捂着心口、皱着眉,使得她那本就美丽的容颜变得更加楚楚动人。如若西施不是有心痛病这个瑕疵,试问又怎能为她的容颜添那一些的美呢?如此可见,有瑕疵并不一定是坏事,那孔圣人也还有过错、璞玉也还有瑕疵呢?
其实,有缺点也是一种动力。传说上帝在造大象时因疏忽将大象的鼻子拉得又长又大,使大象看起来奇丑无比,因此很多动物都不愿意与大象一起玩。后来上帝也忘了这事。一次大象因故得知自己的丑陋不但没有颓废反而用它那又大又长的鼻子喝水,帮其他动物干活,久而久之,大象成为了陆地上最为强大的动物。后来上帝想起了大象和它的丑鼻子,就去找大象却发现它把自己的丑陋变成了一种力量,成为了生存的法宝……这是一种多么聪明的动物啊。就因为它从另一个角度去想问题,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缺点,得到了成功,它的缺点成为了它成功的重要动力。
然而,成长双何尝不是一张白纸,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都印在上面,包括成长中隐约出现的黑点。其实对于成长中出现的黑点,那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你并不用去想那些个黑点污了你成长中的白纸是多么可耻、多么的可恨。你可以用另一种眼光去看那些污点,把它们当作是警戒,然后用正确的行动去誉写你的白纸。有句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的,圣人也会有过错,更何况我们是普通人呢?
现在,请收起挑剔的目光,投之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世间的人、物,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就像我们用我们的另一种眼光去看就能看到另一个世界……
【篇二:素描人生态度】
面对两块蛋糕,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利已主义者”是吃掉它们,“奉献主义者”是想到饥饿人群,“求实主义者”是吃掉一块,再换一朵花,“唯商主义者”是从中看到滚滚商机。百种人有百种不同的价值观,这在古代也早就有“一方水土养百种人”之说。但意识反映于态度,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
芸芸众生,纷纷扰扰。假如一个人灭了,地球也不会因此而停止转动,但对个人,却有着悲欢离合之缘份。在信仰的国度,信徒把人生寄在救世主身上,妄言给自己一世幸福。确实,信仰是美好的,它使卑微的小草在阳光的照射下也能挺直腰板扬起笑脸。但不知你们知不知道,闽南人有句非常流行的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也有句:“上帝只负责给你发牌,洗牌却由你自己”。这些都强调了人为。正确的人为态度会让你觉得世上原来充满奇迹,就不会再有“世人都晓神仙好”了。
老子倡导以“无为”治天下,即“无为而治”,而这一思想也影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暂且不管道家人的高调,但人生态度确确实实应倡导“积极有为”。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圣人在常人眼睛里是“无为”的最佳典范,但孔子不也教导学生“学而优则仕”?他也支持积极入世。入世并不代表你就是俗人,是妙玉意识里的“槛内人”,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王立群先生在“读《史记》里头就讲过:“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真与孔子的“入世观”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不说“采菊东篱下” 的陶渊明,修身养性的“竹林七贤”,“人生有味是清欢”的苏东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李白等冲破樊篱的人士,他们确实有“诗眼倦天涯”般意味,但不要忘记他们积极入世时,也乐观进取。
在当代,人们所应有的正确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那么友善爱人就是助你健康态度的一个很好的元素。“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雕塑家罗丹说过的一句话,而对于人生态度,还可添之为“而是缺少一双勤为挖掘美的双手”。鲜花无语自有情,点滴真情亦动人,假如你的人生注定要成为一名安琪儿,那么你一定充满幸福。因为你的帮助别人是行动上的,收获的却是心灵的升华。
人生态度的抉择其实不是很简单吗?只需你的积极有为,你的相信奇迹,你的友善爱人。享受的却是心灵的盛宴。人生态度是素描般简单,有修为,多好?!
【篇三:我的暑假生活优秀作文】
暑假,我回到九江奶奶家,那儿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过得丰富多彩!
抓龙虾
奶奶家门前座小山,山下一条小河一年四季都围绕着小山流淌着。来到河边,我就立马甩掉凉鞋,把小脚丫浸泡到河水里。小河亲吻着我的小脚丫,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不大一会儿,我就看见了一只龙虾。尽管它有两个坚固无比的大钳子,但是难不倒我机灵的脑袋瓜。于是,我就在河边找来两根小木条插进了龙虾的大钳子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龙虾挑出水面,心里还是忐忑得很,生怕它滑进水里去。一弄到岸边,我就急忙用随身带的绳子把它五花大绑起来!
赶蚊子
因为奶奶家晚上的蚊子太多了,我就做了一个“蚊食屋”。里面放了一些没有吃完的鱼,故意盖上有洞的碗,蚊子肯定会飞进去吃的,吃了一口,就会一睡睡到早上七八点钟。不瞒你说,鱼里面放了一些蚊子吃的帮助睡眠的药呢!
捉知了
乡下的树多,夏天的'知了也多。我和同龄的伙伴一起去村后林子去捉知了。没到小树林,就听到知了叫个不停!我们生怕惊动了它们,为了不叫知了发现,我们用树枝编了个小帽子,然后带上它伪装起来。你瞧,这样子像不像打鬼子的小八路呀?准备好后,我扫视到一棵树枝上有个很大的知了。接着,我悄悄地从知了背后慢慢向前移动,眼看快已到一手的距离了,我迅速地把准备的小网盖住知了,另一只手急忙上去按住,一只正在叫的知了就被我逮住了!
读论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瞧!这就是我学的《论语》。听吕老师说过,谁把这本书给读完了,就可以成为孔子一样的圣人了。谁不想成为圣人呀!所以,在奶奶家,玩累了回来,我就不停地“啃”《论语》,不放过每一个字。哈哈!弄的爷爷奶奶不知我在说呀什么!
看!我的暑假多么丰富多彩啊!
【篇四:永恒的经典——《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作为雨果的经典著作,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在欧洲国家,几乎是家喻户晓。巴黎圣母院用简洁朴实的笔调描写出了巴黎圣母院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人和事,向人们徐徐的道出了什么事?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社会的美,什么是社会中的丑恶!
文中的人物卡西莫多,就是这样一位。他虽然年年“丑人王”都能夺取桂冠,但是它在人们的嘲笑中却毫不自卑,在坚强的毅力和信念支撑下,自信地走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他作为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没有感到孤独和寂寞,在阳光下,在风雨中仍然接受着那一份平常人都不敢想象的孤独无聊的职业,用自己敲打的钟声为人们唤醒了黎明的希望。所以,他虽然长相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很美,如同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在微妙之中照亮了巴黎圣母院这块圣人的天堂!
但是文中的罗浮斯这个人却是非常的丑恶,他不仅用高价金钱来贿赂高官以获得职位,而且还欺压百姓,甚至把巴黎圣母院一些附近的居民也欺负得痛恨不已。另外他的生活腐化,作风糜烂,就如同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所以这种人在巴黎圣母院的光辉下只能显现出自己的丑恶。
其实巴黎圣母院作为圣人的天堂,就像一块镜子。他用圣洁又美丽,用真诚用淳朴照耀着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到镜中的自己是多么的优秀或是多么的不可直视,从而洗头革面,改新自我——而文中的艾斯美拉达却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卡西莫多是个丑陋的人,但是他却毫不嫌弃,甚至在监狱中受苦的时候也在热情地帮助他。所以他的真诚和善良最终也感化了卡西莫多,是他从原来的自卑变为了自信自立自强,从而继续坚守这份职业,获得辉煌!
《巴黎圣母院》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他虽然有些繁琐有些复杂,但是平凡的笔调中却透露着不平凡。它更是一本奇书,讲述了巴黎圣母院那些是人那些事,却暗暗隐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篇五:宽容熔铸于心】
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雨露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者,也赐福与被宽容的人。’主办方的宽容成为男孩心灵上的一把火炬,将损坏名画的阴影驱逐,而主办方也因此成全了自我心灵的伟大。
此一则暖文,暖的是人心,是宽容熔铸而成的人心。
斤斤计较,使纷争丛生,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使自己徒增烦恼。不妨用‘让他三尺有何妨的’的气度去对待,化干戈为玉帛。对别人宽容以待,与世界握手言和,世界就会还你一片阳光。
就在美国联邦军大获时,对手罗伯特。李将军带领部下于江河畔,濒临绝望。前线总指挥米德没有听从林肯的话。立刻出击,让李将军逃回南方。
这让一向谦逊的林肯几近发飙,他写信给米德说:‘我对你失望至极。’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米德将被撤职时,他却安然无恙。之后,人们在林肯的日记中知道了:‘这封信只能用来发泄怒火。让将领间的关系更为紧张,对战事无事于补。’
林肯懂驾驭心中的怒火,是对自我的极大挑战。以宽容之心熄灭盛怒,是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而林肯恰恰深谙此理。
古之成大事者,未有不知此理。
渑池之会,将相之争。廉颇讽鄙蔺相如以口舌为劳。无赖之下,蔺相如只好驾车不见,避免无益争吵,这种无奈,是建立在高尚的人格基础之上,是一种变通的宽容。
试想,如果廉颇争论时,蔺相如反唇相讥,就不会有赵国安稳于乱世的和平时日;如果蔺相如不持有一颗宽容之心,后世又怎会传唱负荆请罪的千古佳话?
逞一时之强者,得到虚荣心暂时的满足,却得不到历史的检验,时间的证明。相反,退而求其次,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事物反而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古话说:‘君子,争百年,不争一席。’抵过一时之气,方显大度。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言:‘我们每个人在心里都深深觉得,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将感化他圣上其他的缺点。’
圣人无常,但懂得宽容却是称为圣人的最大优点。将此优点熔铸于心,其散发的热度将会温暖每个人的人心。
【篇六:活着之上读后感】
很久就仰慕阎真的《活着之上》,上次去附中在书店又看到了它,作者阎真是湖南人,北大毕业,这就更加勾起了我读这本书的欲望,于是我在百度阅读中买来,不歇气地读完了它。
聂致远和蒙天书他们两是同学,聂致远在大学时孜孜以求,老老实实做学问,而蒙天书却在大学期间靠着同学聂致远的“把试卷偏一点点”才能混到毕业,然后靠耍小聪明在聂致远的面前软磨硬泡要求换研究生导师,聂致远就此善良了一回,因此纠结痛苦的人生开了头,而蒙天书呢,却靠着他天生的情商一路青云直上。每当聂致远遭遇生活的磨难时就拷问自己,拷问良心,拷问圣人,拷问社会,他做有良心的坚守是否值得?
本书为聂致远同时也是为读者树立了一个道德的楷模即曹雪芹先生,他不仅淡泊富贵,更淡泊名利。也正是有这样的道德楷模指引着聂致远在这个人情社会、官本位社会、金钱社会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最终恪守了做一个好人的底线。作者在本文中很细致地也许很有切身之痛地描摹了一些没有任何背景的小老百姓在强大的丛林社会中的生存之艰难,当我看到那些小人物为了一生中的一个极渺小的梦想走投无路痛哭流涕时,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我和聂致远一样,生长在农村,身处社会最底层,且还没有他的显赫的博士文凭,因此对文中所写的以权谋私恃强凌弱深有同感。
我的青春时代就这样在权势中被碾压了,人到中年也被磨平了,如今我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本科已经毕业,我在想一年以后等她硕士毕业,当她去找工作时,她用什么去冲破中国的铜墙铁壁的人情网呢?她是不是也会像书中描写的那些弱势群体一样被碰得头破血流呢?对此我忧心忡忡,女儿无爹可拼,无钱权可依,未来的路得靠她自己去打拼,这将是何等的艰难啊!虽然书中有一教授说了一句很励志的话,只要你比别人优秀一大截,就不怕不公平,话是这么说,可那一大截也要有人看得到啊,就正如聂致远一样,他也优秀,可也有被踩踏的时候啊,作者也正是按照这个标准最终让主人公凭着自己的优秀站到了他人生的目标上,这是让读者在繁杂的社会中看到曙光,感到欣慰。
我认为《活着之上》不是一部小说,而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描摹和对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生的感想,书中就是告诉我们曹雪芹先生这类人是用来仰慕的,而不是用来模仿的,你如果想在现实生活中去模仿这样清高的圣人,我们终将走入生活的死胡同。活着的意义就是在于活着。作者高度评价了曹先生,高度赞扬了屈原,他们这些先贤,是我们生活在这芜杂社会中感到屈辱时的一剂精神的疗药,暂时医治现实之痛。
【篇七:读《论语》有感】
合上《论语》,手依然依依不舍的紧紧抓住它,目光随着手锁定《论语》,我不禁陷入沉思。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面对《论语》,我不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而是用一颗渴望去了解的心去认真阅读,去品味书中的每一段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个标点符号,直到了解透彻才读去下一段落。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虽然它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看得我内心澎湃,脑子里充满了感悟。
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说过的话记录下来,写下了《论语》。小时候看来枯燥,现在却觉得很有哲理。它在生活上,交友上,学习中,为人处世和孝顺父母等,给了我们很明确的指示。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和“半部论语秀自身”,说明了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和《论语》充满了智慧。
我最喜欢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千古名句,代代相传。意思是:学过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温习,不也是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这样的主张思想在《论语》中多处可见,本章提出以学习为快乐的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从而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儒家的话就是这样,一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知识,但是它又不给出太多条框,要靠自己去理解意思,就显出悟性的重要了。
除了学习,时间也很重要。“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圣人之言,含有多义。虽然书中的注释已解释清楚意思,但不能到此为止,我们要还要理解言外之意。这提醒着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不要让时间像一滩水一样,接在手掌心,不一会儿就漏光了。
打开《论语》去读,去看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是如何产生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是如何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人又是为何尊称他为“圣人”。我们要学习《论语》中的精神,领悟其中的道理,并将其行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努力和反思,这样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篇八:品读国学书香人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穿越历史伟岸的长廓,在沿途踏遍古代圣贤的足迹,阅读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在行行墨香里品茗人生的真谛。手捧中华五千年的书卷,感受到悠长绵远的文化,让我的人生充满馨香。
我读到了《论语》。孔子,作为一代圣人,他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睿智聪慧。这样一位圣人,却从未自视清高而目空一切,相反,他却能“不耻下问”,虚心求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以虚怀若谷的心胸,容纳与接受百科知识,终成就一代大师。春秋时期,天下无道,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他深感百姓疾苦,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坐着木车,摇着木铎,宣扬仁政。他遭遇了接连不断的失败,甚至一度被逼入粮绝兵围的困境,可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继续他的列国之行。
于是,我懂得了要以谦虚谨慎的心态对待他人,更要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迎接困难的挑战。
我读到了《史记》。这部倾注了司马迁一生心血的史家绝唱,至今仍如高悬的日月,光芒万丈。《鸿门宴》《项羽之死》这些篇章,淋漓生动地再现了一代枭雄的悲剧命运。曾几何时,这位西楚霸王壮志凌云,豪气冲天,末了却沦落到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凄惨境地。项羽的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甚至狂妄傲慢,断送了他的江东子弟,也断送了他的江山美人。
于是,我懂得了“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应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更要善于把握机会。
从经久不衰的国学经典中,我只不过窥见了些许最浅显的道理,但已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要提升自我修养,明白了黑白是非。但当今社会,一些青少年却狂放自大,目中无人,还有些人玩物丧志,沉迷娱乐,似乎他们已在渐渐远离飘着书香的经典,长此以往,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可能要在不久的将来,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媒体上常报道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难道这不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和讽刺吗?
在国学中徜徉,在经典中漫游,是我们这代人的高尚追求,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国学是我们的国粹,经典是我们的精华。守护国学,热爱国学,传承经典,传承文明。
我坚信,国学的精华会滋养中华后人茁壮成长,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和风貌,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九:这苦旅,步步践行】
思考。人正因思考,才成了人。
失去思考的人们,真就成了宏宇中一个微乎其微的生命体。他们缺乏了做人的色彩,缺失了人引以为傲的那点价值观和怜悯心,或许也正与一段来能可贵的人生摩肩而过。他们是失格的。
古人要做君子。其实古往今来,人始终在一条道上走。人们踏上这道,最终又离去匆匆,却在这一来一往里成了无数朝代更迭,成了一次次时代的更进,又促成多少耐人寻味,谱写了多少首颂歌。而这世上又有多少物种像人这般顽强而有趣?是思考,赋予人这般幸运。
这份幸运便是价值观。当人们还在为漫漫前路而生忧愁时,价值观早已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沿着这轨迹而上,一探便至两千多年前名垂青史的两位中国哲学家孔子与老子。圣人虽是圣人,两千多年前,他们的人生却也不过是变数不定的平凡人的人生。或许与世相别的最后一刻,他们也只觉得自己不过是怀揣着一份坚定不移的价值观而从容与此世作别。他们在旅途的终点所获的结局便是:在教化的路上从一而终却无果,在顺其自然的寡淡中终了一生。他们的人生是截然不同的人生,都是这世上流光溢彩的人生,却也映射出了万世千秋中无数人的一生。
我知道,这世上无时无刻有人正发问:我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哪儿?借此机会,我想与他们对话:人活着本没有意义,但人活着,有乐趣。这份乐趣便是实现自己的愿望,践行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既让生命有了各色结局,亦把渺小的生命挺立了起来。这便是价值观在人类社会上扮演着的角色。它无形,却又铸成无数道碑。或鸣于世,或没于世。
我知道自己渺小,亦知道人生命短暂,所以,我迫切地想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却也因自己的一点怜悯之心,同情心,我始终难以独自踏上这苦旅,我仿佛一个即行又眷眷的征人,回头向人们喊着“过来,过来!”我既怀希冀又无比渴望,这世上每一个人都能在短暂即逝的寿命里得到善终。我想,这大概也是我履行着的个人价值观中,所在的一条。
偶尔行在这道上,我总忍不住张望沿途经过的人们,想他们要在这路的终点得到什么结局呢?甚至在看到网络上流传的恐慌份子把人一刀刀剐的血肉模糊的视频,我怵目惊心,却又总不禁发问,他们该是在践行怎样的价值观呢?他们秉持着以暴力为第一性的价值观,失去对生命的敬重,亦丧失了对他人有所同情的能力,何尝不是无声地承认了自己就是那生死间一只卑微的蝼蚁。他们举刃为的是至高无上,落刃却刀刀扎在了自己的身上。可怜。
何不缅怀一颗同情心去践行自己的价值观。那样,身上的鲜血开始真真正正地流淌,冰冷的生物躯体才逐渐散出滚烫的热量。
寂寂竞何待,朝朝空白归。人生的道路,从不是光明灿烂的道路,人们满载希望出发,却常一路失望。多少前人来了又返,多少人满载失落而归,又有多少人是真的穷极此道。可我们还是要在这道上走的,未来的人们也将要步入火坑之中。我大概是知晓了面前该是历史的沧桑感,该是漫长、现实、理性的历史比照出的人生的短促,该是清醒的头脑要给我带来的虚无和沮丧。我无法不老,亦无法停滞。
我要在这道上从一而终。
惟有脚触到大地,才让人有了活着的感觉。
【篇十:纵死犹闻傲骨香】
张岱认为:“知其不可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圣人也。”字典对圣人的解释是智慧最高超、品格最高尚的人。大概正是因为智慧最高超,才会看清现实,“知其不可”,也正是因为品格最高尚,才会毅然“为之”。
圣人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心怀天下,心系百姓,一生都在寻找理想落褥的产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前途渺茫,行路艰难,但志向如北辰,哪怕遥不可及,也始终引领他们前进。
上下五千年,公认的“至圣”是孔子。我敬佩孔子,跟同时代的老子相比,他本拥有更多条路可走,但为了克己复礼,他斩断一条条退路。老子本无路可走,但他最终出关而去,走出了一条路,可我认为,在他出关的那一刻起,他已不配“圣人”这一称谓,他抛弃了民族。而孔子面对严酷的现实,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周游卫、陈、蔡、楚后,他的主张“终无任用”,这是多大的打击!他的心一定在疲惫中触及到寂寞的苍凉,夜间听漏,漏尽更残,氤氲迷閈中不见曙色。他活在黑暗中,可他照亮了历史,“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避世者对社会彻底绝望,知其不可而不为,可在这种情况下,掩盖自己的智慧,就是对社会的背叛。孔子一心要的是救世,而不是个人富贵,所以他恓恓惶惶的马车在纵横阡陌间奔走扬尘,避开昏君去寻找明主,正因天下无道,才需要理想主义者们去承担责任。
《楚辞》中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我认为,这种推移是以“志于道”为基础的,绝非如长沮、桀溺般折断宝剑为锄犁,平戎策换得种树书,更不是像冉求一样成为新贵的红人。孔子铩羽而归后并未放弃,他打开了竹简,使世界多了一个伟大文化的源头,使整个东方世界浸润在“仁”“礼”之中。孔子的坚定,使自己保持了理论的纯粹性和人格的纯粹性,他不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千秋万代!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杜甫一辈子都希望致君王尧舜上,他知道长安万里遥,一生漂泊入风涛,但他至死不曾改变目标。辛弃疾被迫脱离战场,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他不停地上书,练兵,筹款,至死为收复失地而努力。
不问归来路,不问明日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傲骨香。我们可能并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做不成圣人。但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哪怕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也要“知其不可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