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八年级作文】
当你们的距离被拉成不可知的漫长,当高速运行的列车也无法连接城与城间愈发扩大的间隙,当命运如雨打纸窗般将过去敲得破碎支离,甚至是巨大的无常把人划为生死两极。
在这些时候,你可曾看向手中干冷的屏幕金属的空壳,感叹科技在混沌的现实中只是屠龙之技。
这时我便会来告诉你,在那些细碎跳跃的字符间,一个温暖的巢穴正孵化着你最渴望的东西。
我会告诉你,那个小小的,在应用商店里可随意下载的APP,便是你不久后的至爱。当然,不只是你的,也是我的和万千人的。
我会告诉你,它不起眼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一双如鹰眼般锐利的电子名目,从那个与你远隔的人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资料中分拣出他的性格、习惯、经历、爱好,当然也不会忘掉互联网上,他发表过的所有评论、言辞,他转发的每一条说说、每一篇日志,他高声抨击过的每一个帖子,他默默点下赞的每一段微博。这一切都如纷杂的水分子,沸腾而又静默地在处理器里狂涌翻滚,井喷而又暗流、打碎而又重组,升落起伏更替交互,最终为你现出他的声音,她独有的幽默感,他笑起来时嘴角上扬的角度,她受冒犯时眯起眼睛的模样。
我会告诉你,古代人们对神的敬畏似乎是错的,因为死气沉沉的数据和字符,也可以赋予生命的电路和小灯以灵魂,当这一切完成,你的手机,它从一具流水线生产的模具,变成了承载记忆和续写未来的魔杖。你再一次点开那软件,开头千篇一律的问候变成了你梦见过多少次的面孔。然后便是再熟悉不过的聊天页面,只不过不会再有自动回复和灰色头像,那人一直都在。你会欣喜若狂,你会泪流满面,你会呆坐讶然,你会乐极而癫。一瞬间,你会对它奉若神明,它为你带来了本已老旧的时光,抹去了本已无法逾越的间隙。一瞬间之后,是无穷的以来,你每时每刻守在屏幕前,十指纷飞地挥发着寂寞。你知道那只是一个假象,是的,但日子一久,那美丽的谎言与真理的差距越来越小,或是说它们本来就是同根共生的'兄弟,当现在和将来的不确定性仅仅与电池电量有关时,过去的意义也愈发渺小和模糊了,于是你迷茫,你惊惶,与此同时你又安逸,你又无言。
我又来了,这次我会告诉你,你的记忆,真实存在过的那些,已经像孩子玩旧了的玩具般,被遗弃在角落里渐渐积灰了。是的,你一遍遍和他,或是说“他”,谈论童年的趣事,少年的风发,青年的锐气和中年的纷离,而“他”的回复总那样精妙,但你是否想过,“他”永远也只是这样了。你们也许会谈起那些被记录下来了的时间,它们是大浪淘沙中的幸存者;但其余的呢?“他”记得某年某月某日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心情,但是否记得那一夜的星空月明、朗朗虫声、芦苇的温柔的香味、河边被月光照得发白的卵石、路旁羽毛缱绻的花鸡?机器真的获得灵魂了吗?这好像是在问一块铁会不会写诗,会不会因初秋的落雨而无眠。
而你不一样,你是人,你要用绚烂的思想孕育出饱满的理论,要在笔下开出深情的花,一段回忆便是一颗种子,时间和距离不磨灭它,而只是化作厚重的土地养育了它。
我告诉过你,不仅是你,这世上无数人包括我都想在掌中重建一个家人,一个故知。但当你真正拥有这个APP之后,却会发现自己只是把旧事托付给现实,而自己一头扎进藏身的虚拟深海。
把手机放在一边,坐下来吧,铺一张纸,拿一支笔,写下你们在阳光下板路上的笑语,写下清冬的初雪,写下晚春的繁花,你的记忆本身就是一条河,潺潺着流过时光。
再或者,起身吧,订票,收拾行李,核对日期,计算路费,有时并不是目标离我们太远,而是因为无法踏出第一步,方愈发无法看清那被误以为不存在了的远方。你去见他,在屋里共品一杯清茶,或是在他墓前放一支素花,当你站在迎向新生活的追求与自信的站台上,我会最后一次伏在你的耳旁,告诉你:你所在经历的一切,都像你曾经经历过的一样真实地存在。
【篇二:我与碎片化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购物、碎片化社交等已经广泛地步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和认知。
作为当代的学子的我们,空余时间都被形形色色的辅导课程瓜分得所剩无几,没有了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所以同学们都被动地选择了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十分便捷,可以随时随地充分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无论是在作业完成后的空闲时,还是饭前等待的间隙,再或者是外出公交车上打发时间等等,我们都可以选择碎片化阅读。在碎片化阅读中,我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阅读文章,补充常识;在碎片化阅读中,我寻找书籍,在书的海洋里随心所欲地遨游;在碎片化阅读中,我搜索资料,快速了解了更多国家大事和地理知识……
碎片化阅读固然方便快捷,但在碎片化阅读中,像微信、微博等碎片化信息经常会打扰我们的阅读,有时更会使我们放弃宝贵的阅读时间。
那天学习间隙,我正在用手机阅读软件观看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作者那优美的语句让我感觉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就在这时,手机消息铃声突然响起,把我从书中拉了出来,原来是一位好久都不曾上线的好友给我发了条消息:“在吗?”看到这条消息,我顿时陷入了矛盾心理:千万不能点进去,我这正看得带劲呢,好不容易有的阅读时间;可是我都很久没有和她一起聊天了,聊一会应该也没关系,可以一会再继续看呀!于是我的手便不由自主地打开了聊天窗口,“在的!”我回复道。就这样我与这位多年未见的挚友聊得不亦乐乎,我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学校、伙食、老师等等都成了我们的话题。聊着聊着,我就把阅读这件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如流水一般过去了,我最终还是错过了阅读的时间。碎片化阅读不仅影响我们阅读的专注力,而且对我们学生来说,长时间用电子产品进行阅读对视力的伤害也很大。为此,我决心做一些改变!
我决定控制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尽可能的选择传统纸质阅读。后来的阅读时间里,我总是远离手机,拿起纸质读本,看到兴致时,我还可以在书上进行备注或者写下自己的感想,我可以专心致志地阅读,再也不怕被打扰了。我想这是碎片化阅读所不能达到的!
正如学者费勇所说:“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大家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碎片化生活方式,而我的选择,便是把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相结合,打造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篇三:拒绝碎片化生活】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异常发达的时代,碎片化这个词,早已在不经意间,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手机,瞧瞧有什么事情的发生。中午吃饭,亦或是睡前,原本用来与大家交流,或是曾经的睡前读书等都被手机的使用所代替。尽管我们知道,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值得去看的东西,可是,我们都管不住自己的欲望,美名其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可我们真的利用碎片化时间了吗?在我们不时地掏出手机,随便翻阅的时候,我们又真正吸收进去了多少东西,所谓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充其量不过是自己浪费时间的一个幌子,为自己无所事事找一个合适的借口罢了。实际上,我们在这上面浪费的时间远远多于此。
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并没有为更多人争取到自由或者学习的空间,反而让更多人罹患了微博微信依赖症和拖延症——刷完这条微博再吃饭,看完这条微信再洗脸,看完这屏朋友圈再干活……久而久之,所谓的碎片化时间,却是把我们曾经的大块时间不自觉地切割成了小块时间。节省时间?不存在的!
还有些人总觉得“我在用这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啊!”省省吧,你真的读进去了什么东西了吗?真真需要思考,研读的东西又岂是能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读完的?你自以为你能靠碎片化的时间了解国家大事,看看网络小说,事实上,你读进去的都是些没营养的东西。说说在读新闻,知道的无外乎一些和你没半毛钱关系的娱乐圈内容,别的东西像国际关系,科技啥的内容你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罢了,让你说有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醒醒吧,别再自欺欺人了,这碎片化的时间就是被你浪费掉了!
碎片化的生活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首先是注意力的发散。自从进入碎片化的生活后,我发现我越来越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了。经常过了一小段时间后,脑子就会被各种晃过的念头所打断,有一种想要随便看看手机的欲望。即使条件不允许,思维也依然会不断发散,俗称的“白日做梦”指的可能就是这个吧。
除此以外,自然就是对事件的浪费了。原本以为我们只是把原来无所事事的时间用来聊天,刷博罢了。事实上,我们在浪掉之前的休息时间的同时,更把原来用来集中精力的时间给拆碎了,寻找空隙来浪费。原本打算写一个下午的作业,结果看到有QQ里有同学聊天,就忍不住去扯两句,动不动就聊一会儿。原来所谓的在学习间隙聊天逐渐演变成了在聊天间隙写会儿作业,可谓本末倒置。一个下午下来发现自己好像啥都没有做,早就为时已晚。
碎片化时间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可是,我们不能放任碎片化肆意占用我们的时间,我们要学会自我掌控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与其把时间白白浪费掉,不如把这一秒又一秒奉献给更加崇高的事业。
【篇四:碎片化?多元化!】
如果你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看着满地的碎片,解决的方式总只有这3种:一是放弃,一柄扫帚一把畚箕,大大小小的碎片儿就一股脑地被送进垃圾箱里;二是复原,但是你无论怎么努力,花瓶总是无法恢复原来的模样;三是重构,取一个花瓶式样的胶泥,把碎片尽数贴上去,尽管碎片之间一定有了间隙,但如果精心布置,那间隙或许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花纹,别有韵味。
而我们如今身处的时代,原本高度结构化的生活体系就如同这个花瓶,已经被完全打破,分解成了零星的碎片;打破生活花瓶的头号“元凶”,就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以往的生活,由整块整块的时间与事件拼接,一件一件地捋下来,层次分明;但网络全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阅读、购物、社交……细碎的内容充斥在细碎的时间里,不知不觉中,各种信息、消息交杂在一起,生活正逐步地迈向碎片化,而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谁也不能确保读书正读到精妙之时,会不会忽然被家长的一个电话告知补习时间改动而你将不得不放下书本投身到浩渺的学海里去。于是,遇上现在这个不断更新、变化的碎片化生活,我们该怎么办?
这就好比那个破碎的花瓶。第一种放弃的方式显然决不可取;而复原方式也完全没法成功,因为我们改变不了生活变化的脚步;那么只剩下一种选择——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其实,只要利用好块块时间碎片,就能发现,碎片化也能使生活多元化。
学习碎片化
有时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受:“想学的东西很多,但是没有时间”。我们总认为要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就必须每天单独腾出一整块的时间,其实不然。进步的关键在于积累与恒心。而碎片化的生活为这一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吃早饭时记几个英文单词,上学路上在脑海里复习数学公式,或者睡觉前背上一篇短诗——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其实可以很好的运用。每一天的碎片化时间积累下来,学习的方式就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更加多元起来。
目标碎片化
许多人都会在新一学期伊始就为自己定下了学期的目标,但后来却发现似乎难以达到。此时不如利用碎片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把学期目标分解成几个月度目标,再把月度目标细化成每周目标——甚至可以再碎化成每天的小目标。这样就会发现,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时再积蓄起所有精力去完成下一个目标,就能在“小有成就”的快乐中一步步完成最终的目标。而一个个多元的目标完成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自己前行。
阅读碎片化
初三的生活日趋繁忙,我们大都不再有大把的时间留给阅读,那么为什么不尝试将一块块时间碎片利用起来,进行多元地阅读呢?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每当运用零星的时间阅读,就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在等候列车的间隙时间,不再玩手机游戏,而是搜索一下近期的文化热点,随时随地给自己充电;或者在每一次的短暂阅读前想好一个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提高阅读效率……
进步并非改善“曾经”,而是走向“将要”。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那么就改变自己,把碎片化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多元!
【篇五:触摸间隙风景】
有一种美,存于世间各种黑暗或光明的角落,有些只需挪动一块石头或树叶便可观赏到,而有些则需要大量财力与物力探索而来。
好奇心这种天性,是人类历来存在的,它探索了古文明,创造了新文化。你可以不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却不可以失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正是前者与后者的相得益彰,间隙风景才宛如陨落沙漠的陨石一般,散发出比钻石更璀璨耀眼的星芒。
曾经有一位倾慕齐白石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画廊参观展览,他特别喜欢齐白石画的河虾,不同于外国浓烈精致的色彩渲染,齐白石的中国画更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饱满的墨汁伴着茶香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笔起,勾勒,旋转,轻点,动作一气呵成的完美。学生情不自禁地伸手,仿佛那富有神韵的虾子,正嬉戏于他眼前,尤其是那淡而不重的两点,更像是虾的灵魂,吸引他的也正是如此,那也许不被人重视的细节。这时,画廊老板一脸凶恶地走来,挥手拍掉少年半空中被画吸引而情不自禁伸出的手,一股浑浊的口臭气卷进学生的鼻腔,他不自觉地蹙眉,脸上却有点惊慌,他犯了什么错吗?只见画廊老板摸着自己的将军肚,恶劣地开口道:“摸什么摸啊!这画能摸吗!把玻璃摸脏了谁还看得清里面的画啊!谁还会欣赏这……这艺术啊!这玻璃还花了不少钱呢!”老板的目光瞟了瞟四个镶金的小角,“走吧!走吧!别再呆这儿,这画,不,这玻璃也珍贵得很,快走。”学生被迫去欣赏下一幅,远处传来老板不以为然的声音:“啧啧,我咋就没看出这虾子画得哪好啊!灰不溜秋的,还不如酒店里活的呢!”
学生笑了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被金钱渡过魂的人怎能理解那幅美中取静的古风之朴呢!
没有用手,触摸那幅名画的目光也开始清澈明亮起来,那沉寂沧桑的两点,透过画中虾,给了自己最宝贵的发现。
阳光自树叶间隙中洒下,照射在一个树洞旁,长老的树根古褐色的树茎在树洞中弯曲缠绕,一只通体金黄红宝石般的眼眸的松鼠机灵地四周瞧瞧,飞快地爬上去津津有味的吃着松子,而另外树洞下的石头下,一队蜗牛缓慢地移动着,阳光照在他们影子上,留下一条透明晶色的液体,被牵牛花摇曳地身影遮挡住。
有一种品质,叫细心,它在间隙中探索,描绘着别样的风景。
【篇六: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叫开心,看到他的名字,你或许能联想到他的样子。但你见了他,又会觉得他的聪明和可爱更多一些。
弟弟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们正在玩,他突然打了我一下,我被打疼了,正准备叫妈妈给我评评理,开心立刻跑过来抱着我,不让我喊妈妈。
妈妈听到动静,走过来对我说:“不碍事,你应该让着点弟弟。”
弟弟出去吃饭的间隙,妈妈又告诉我:“弟弟很聪明,都知道让你不告状了!”
还有一次,我写完作业,跑到卧室去找弟弟,发现他一会儿学电视里的人人,一会儿比划着电视里的动作,边学边嘴里念叨:“幻影旋转,幻影旋转。”念完,他又在地上转圈圈,真是个小淘气,笑死我了。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妈妈把这个小淘气带到我身边,就是为了让我不再孤单,也为了给我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当他的哥哥,我很骄傲,我把照顾他也当作我生活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妈妈对我说:“弟弟长大后,无论变好,还是变坏,都跟我有一定的关系。”
看来,我不仅要把弟弟管好,还要做一个好榜样了。
看吧,有了弟弟,我不仅多了快乐,还肩负起了与弟弟一起成长的责任。我希望我和弟弟长大后,都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公众号:虎老师语文)
【篇七:榕树上的阳光】
中午,我坐在秋千上,看着榕树上的阳光,心里似乎想到了些什么。
我望着被层层树叶、枝丫遮掩过的天空,心里不知怎么变得不舒畅了,但在这时,一缕阳光照射下来,我又荡起了秋千,阳光的温暖好像寄托在了我身上,我时不时会感到一丝丝暖流流入心房。
我又望了望天空,竟变得如此蓝!在那些树叶和枝丫上,我看到了“阳光的影子。”只要秋千荡一下,在树叶和枝丫上的阳光也会一起跟着我闪烁几下,这阳光如同水一般“流淌”,又再次流入我的心房。
风,徐徐吹来,阳光瞬间减去了不少,但过了几秒钟,它又来了,照在树叶、枝丫上的光点更为明艳,在秋千上的我,想:“这太阳很大,几乎可以照到整个宇宙,可有时,他却只能照在每个星球的某一个地方,这阳光也一样,但阳光散落在大地,多处地点都是能照到的——包括那里,榕树下,阳光还是能通过树叶之间,枝丫之间的间隙照到大地,使我们得到温暖,哪怕寒冷也只是一时啊!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在人生的旅途中,总会遇到些挫折、磨难,因为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树叶”、“枝丫”总在无意间被你碰上,但相信不久,你总会找到那些“间隙”,化险为夷。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写得真好,要学习阳光、竹子,只要你经得起磨炼,在不久,一缕阳光肯定会照在你心间,为你引航。
【篇八:就这样慢慢的长大】
清风撩起素帘,露出天空中大片的红云。微风涌进,满屋的墨香四处逃逸。我深吸着这让我迷恋的空气,又缓缓吐出,耳畔只剩书页不安翻动的声音。
可还记得岁月带走的那些日子,那时候我们都还是孩子。渐渐地,不会再光着脚跑来跑去;渐渐地,不会一整天在外头玩耍而忘了回家;再渐渐地,没了儿时纯真美好的笑容,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长大了。
伫立在山坡上,看着漫山遍野的红花。这里一年四季,从盛开到凋落,再从凋落到盛开,每每如此。风迎面吹来,花儿随风摇摆,暮然回首,映入眼帘一片欢声笑语,你追我赶。风中却带着淡淡忧伤。山坡上的树长高了不少,我也长高了不少。我也该明白人是会长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间万物都在生长。我也能透过树叶间的间隙看到成长的自己以及时光依旧美好。
坐在教室里面对着大叠大叠的试卷,记忆逐渐拉远,我想起了小时候一直羡慕着邻居家的孩子有着美味的糖果有着漂亮的衣服。而我没有,就因此不吃饭挨了一顿骂,现在想想也真是幼稚。思绪拉回,看着试卷,不禁无奈一笑摇摇头,低头回到题海中。论现在也断然不会做出这种无理取闹的事了。
有时,拿起尘封的蜡笔却又无法画下,折好了的纸飞机却怎么也不能自在飞翔。再也扮不起童年也再也扮不出稚嫩的笑脸。长大了就是长大了,在你不经意间若有若无,若近若远,慢慢长大了。
漫步人生路,几多芬芳,几朵花红,凭栏暗叹来时路,如花欲滴般娇艳,熏染了一季的凄凉。兜兜转转,却迷失在道路中,随风飘散记忆的模样。凝眸回望,曾经走过的旅程,如今,早已不是儿时的模样,渐渐模糊了双眼看不清来时的步伐。
被时空放逐在荒野的缤纷,经过岁月的洗劫,现在只剩下诀别的诗,圈揽一段承担,一段过往。现如今我已长大,不再是儿时的我,也不应眷恋走过的风景。脚步不停,就这样慢慢长大。
空气中的墨香越发浓郁,窗外红云已不知所踪,却见紫云悠然飘着。我透过树叶间的间隙看到一片辽阔的天空,一片蔚蓝的海。我在看着自己长大的痕迹。
【篇九:碎片化阅读】
破碎的时间,组成破碎的人生。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现今的生活,完全描述了这句话,日益发展的今日,时间变得无比宝贵,所有人都已处在了快节奏的生活之中,每日每夜都要面对大量不同的工作,生活都被排列的没有了空间间隙,所有的闲杂之事,皆用支离破碎的时间来完成,看书,听音乐等等。
破碎式的一切以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严重的影响,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前的我们,读一本书,便是一天,安安静静的修身养心,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而现如今,碎片式的阅读,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总会读不同的书籍中的一段,又或是花费碎片般的间隙时间读上一小段。
碎片化的阅读有利有弊,碎片化阅读能给人带来大量信息,而且可以利用大量的零碎时间,不过,碎片化阅读也使人们养成了惰性阅读的毛病,人们不再深度阅读,更不会去深思书中的道理,也从而使青少年不再喜欢长久的阅读,甚至连思维逻辑与判断能力等都在退化。不光是阅读,音乐,购物,社交,娱乐等等,都在向碎片化发展,可以说碎片化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
现在,在碎片化的阅读中,我们最应学会如何做到深度阅读。现在的阅读,大多为使用手机,遇上问题,上网便可得到答案,所以,当我们选择用手机之时,可试着排除短信电话等干扰,在阅读时不被轻易打断,不使用百度等搜索工具获取问题的答案或不太理解的地方。若是我们选择书本之时,我们应离开嘈杂的人群,将手机放置到一边,让自己静下心来,哪怕只有一点时间,也应做到深度阅读。另外,书的种类也十分重要,若是那些毫无意义的书本,可试着放置一边,毕竟在碎片化的时间之中,读上一些小说书并无多大实际性,更不如在休闲之余读上几页。在碎片化阅读中,我们会遇上许许多多的问题,不妨在问题上做下记号,方便下次思考,若是直接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那么便无法做到深度阅读,也失去了阅读的部分意义。
碎片化阅读中,我们应学会分清利弊,争取多利少弊。
【篇十:浅谈被拆分的生活】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一个名为“碎片化生活”的概念也被逐渐推广,由于它本身的两面性,大多数人对它的评价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认为它给我们的作息乃至身体带来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另一类人则认为它另我们受益匪浅。
固然,正如我刚才所言,“碎片化生活”有极大的弊端。例如“碎片化阅读”,它把一气呵成的阅读,由于要给人们在无事可做时消遣,转变成了另一种大相径庭的零散而迷乱的形式。又比如时间碎片化,使得我们没有足够的机会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南方周末的一篇题为“碎片化造成现代人智商下降”的文章称,这样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处于一种“多任务切换”的状态中,这种“体力消耗极大”的处境,对他们智力的影响竟可暂时达到“智商下降10点”的效果,比吸食大麻还甚。如果长此以往,那么后果会不堪设想。这还不是全部,举一个九年级教材上的例子:借助网络媒体的帮助,儿子逐渐“战胜”了积累多年各方面知识的父亲,一个“万事通”居然这样被打败了,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
但如果从一个更加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这种生活使得意志力更坚强的人更能把握住被拆分的、快节奏生活中的每一个微细的间隙,并把这些间隙平凑整合在一起,变成大量的时间,从而和那些在微信腾讯面前把持不住自己的人拉开较大的差距。某种程度上,碎片化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易地甄别人才。此外,虽然很多人批判在这个时代信息太易于获得和廉价,但恐怕谁也无法否认这个时代增加了拓宽和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与速度。还是那个例子:借助网络媒体的帮助,儿子逐渐“战胜”了积累多年各方面知识的父亲,这足以证明网络的重要性。
因此,我的建议是,扬长避短。利用当今生活的优势来鉴定人才、汲取知识;尽力抹消它的短处,帮助这一代和下一代的人摆脱现在变得数字化的社会的诱惑,让他们有安安心心做一件事的机会,并且教导他们不仅要用网络来搜索知识,还要用心来记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