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班相关作文

【篇一:苦儿流浪记读后感】

苦儿流浪记主要讲了:主人公雷米的悲惨命运和他的流浪历程。他开始被狠心的养父卖给了维泰利斯戏班。戏班不过是由一个班主,一只猴子和三条狗组成的。于是,雷米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但在几次不幸中,师父维泰利斯和两条狗相继死去,他又开始一个人的流浪生涯。

当我读到“你师父维态利斯已经死了!若不是有一条白狗给你传递热量,你也会死的”时我的眼睛不由的流下一串冰凉的泪水。我想:师父维泰利斯死了,雷米以后怎样生活呀!

当我读到:“有狼,两条狗出事了!小雷米的声音不由的颤抖起来!”时,我潸然泪下。我想:把他当作亲人的师父死了,这时又死了与他相依为命的动物朋友。我真担心雷米的承受能力,他的亲人和伙伴相继失去,他的内心肯定肯定是无比的痛苦和孤独。于是我带着同情心和好奇心继续往下读。

当我读到:“雷米轻轻拿起小猴的手,竟是冰凉的。雷米惊叫道:“噢!小猴子,你不要死”时我黯然神伤,声泪俱下。我想:小猴子死了,那雷米和小狗怎么生活呀!他的生活犹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落脚点在何方,谁都不知道。

但到最后时,他在将近20岁时,在长达十几年的流浪生活中找到了亲生父母。

这时,雷米的生存能力令我感动。他从小流浪,也没有因为受苦而一蹶不振。而是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结果终于回到父母的怀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雷米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令我感动。我们现在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盆花。起床妈妈为他叠被;吃饭妈妈为他端碗;上学爸妈开车接送。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为终究有一天,父母要离你远去,到那时候即使能勉强生存下去,也决不是一个强者。人的意志是靠困难磨练出来的,我们从小应该学会自立、自强。也应该像雷米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通过读?苦儿流浪记?我有很多感触,“苦儿”的这种精神一定回激励我前进!

【篇二:爱唱歌的妈妈】

妈妈说唱歌、唱戏是她从小的梦想,到现在都没有放弃。

妈妈和我不一样,她喜欢七八十年代的老歌,比如《十五的月亮》、《牧羊曲》、《血染的风采》等。妈妈喜欢用手机K歌软件唱歌或唱戏,录好了之后,把歌分享给朋友,她的歌声一直都是被大家认可的。

渐渐的,称赞妈妈的人越来越多,妈妈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从手机里走到了各个场地。丽阳门公园里经常有人在拉二胡,妈妈就尝试着去那里唱戏。没过多久,妈妈就成了丽阳门公园的名人,只要妈妈一开嗓,立马就有许多人来围观。

后来,妈妈认识了一个戏班里的奶奶,奶奶把妈妈带到了戏班里,通过戏班里阿姨们的帮助,妈妈总算是登上舞台了。之后很多表演,他们都邀请妈妈参加,妈妈可高兴了,仿佛成了一个职业唱戏人。

妈妈最拿手的是婺剧《三请梨花》里的《守边关保中原》,《辕门斩子》里的《我祖上本也是簪缨之家》,她没事就会唱两句,这些婺剧选段的音都非常高,可是妈妈说这些高音她都可以轻松拿下,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就是我爱唱歌的妈妈。

【篇三:又听见儿时的声音】

冬雪初融,日光熹微,院里老辈人正笑谈幼年。一片喜滋滋暖融融里,仿佛有拨浪鼓声绕耳,有老镇的戏班搭台唱曲,那思绪便在柔软日光中逐渐渺远起来。穿堂风过隙,又听见儿时的声音。

我对幼年的记忆大约只剩了街尾老媪摇着拨浪鼓卖酸甜的糖葫芦和周末总来唱曲的戏班。那时是连牙都还疏松的年纪,却整天吵嚷着要吃甜味。街坊四邻的孩子生性顽皮,总爱一块闹腾,最欢乐的莫过于顶着酸甜葫芦串偷溜到院坝里听曲。

那哪里是正儿八经的听曲啊,不过是瞧着唱曲人厉害,听着那戏腔难懂但新奇,便心生喜欢。今天跟着台上姑娘捻捻兰花指,明天准是要装腔作势学功底深厚的戏子耍小杂技的。

至于老媪的糖葫芦串,其实就是裹了糖衣的当季山楂,跟普通糖葫芦实在没什么两样。但不管是老媪还是糖葫芦串,都惹的街上人们喜欢。一来她温柔和蔼,二来她卖糖葫芦时总会摇着拨浪鼓,引得小孩子们争抢。

清脆的摇鼓声,和实在难懂的戏腔,就构成了儿时最悦耳的声音。它们像一群蝶,翩翩然拉开了美好的序幕,让乏味的日子也平添欢喜。

长大后离开家乡就意味着淡去儿时那些声音带来的欢喜。年间回去想找那老媪买糖葫芦,站在街尾,却再听不见那清脆的拨浪鼓声。问其原因,她只摇摇头:“现在哪还有小孩子玩拨浪鼓呢”,一支玲珑的拨浪鼓,比不过一箱颜色缤纷的玩具。这时我才惊觉,戏班其实也早在几年前就不唱曲了。都说曲终人散,可那一曲还未终,听的人就早已散开。

时至今日,那些记忆仍令我欢喜。但或许要等到某个开春,山尖尖上积雪消融,世间万物欣然,幼童争相把玩拨浪鼓,酸甜葫芦在嘴里化去糖衣,戏班子重新搭了台唱曲,台前是满当当的人群。此时,又听见儿时的声音。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