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相关作文

【篇一:读《西游记》有感】

预知造化会元功,需看《西游记释厄传》,在这个寒假里,我读完了《西游记》,从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你拥有着英雄的气概,不畏艰难,法力无边,虽猖狂过,霸道过,但是终却修得正果,悟空,我崇拜你。

骑马远行,化斋求缘,你曾被妖魔鬼怪抓去过,却从来都没有打破法规,你仍然坚持不懈,一心求佛,虽有时没有看透事物的本质,但这也是你的善心。玄奘,你的一心向打动了我,我爱戴你。

九齿钉耙,降妖除魔,保护师傅是你不懈的信仰,修得正果是你心中的愿望,虽然你多次提到分家,但是最终仍然坚持下来,还用“激将法”把大圣请回来。悟能,你憨态可掬的本性让我不得不敬佩你。

徒步万里,任劳任怨,你总是师徒四人中最安静的那一位,默默付出,使你成为人类的榜样,你在求佛中,不曾有过任何贪恋,你一点也不愧于你:“金身罗汉”的称号。悟净,我景仰你。

悟空、玄奘、悟能、悟净你们对我的启发不是能衡量的,这些财富足够我受用一生。

【篇二:中华精神华夏文化】

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中华文化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那中华精神,在华夏大地生酝酿了几十个世纪,最终成为溶于华中。中华精神,我为你自豪。

唐玄宗雄心壮志

雄心壮志乃中华精神之本,唐代唐太宗意识到了。不然一个与太子无缘的皇子怎敢在玄武门将太子与齐死怎能造就那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呢?怎么会中华精神—华夏文化

有那贞观之治呢?中华精神在那征战中不断成长。

玄奘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乃中华精神之根,在玄奘眼中,中华精神是什么呢?也许你会说;是那能使座落庙中的佛祖大悦吧!是啊,早中国古代,能有及个僧人真正痴迷佛经呢?可玄奘不然。取回经书与翻译经传的责任早已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了。不然,他怎能甘心舍弃自己青春的岁月,把人生全部置于那苍凉荒芜的沙漠之中?他怎甘心舍弃寺中的香火旺盛,把汗水滴在沙漠的戈壁之上。没有坚定不移的精神,常人也难恐胜任,而中华精神,也在取回天竺经书的路上应运而生。

文天祥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乃中华精神之精华,试问世间能有几个人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毫无疑问,文天祥乃豪杰不论是宁死你降金,而还是闯入金宫之中无不体现着他坚强不屈的中华精神。好一个将强之将,好一个不屈的中华精神。

中华精神历来被人们所赞爱,中华精神也未停止过成长的足迹。只要我们用淡泊喜书写,用灵魂未谜继承,无数中华精神会在华夏之中,被华夏儿女装点的更辉煌。而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坚强不屈的中华精神也会化为永恒,直到永远。

【篇三:西安之旅】

一放暑假,妈妈就带我来到了西安旅游。

到西安的第一站,我们就直奔古城墙外的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长安城晋昌坊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是唐朝和尚玄奘为保存从天竺带回的经书而修建的,最开始为5层,现有7层,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南广场有玄奘的雕像。只见他双目紧闭,一只手竖着放在胸前,嘴里仿佛还在念着经。整个雕塑惟妙惟肖。

我们跟着导游进入大雁塔了。一进塔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洞壁两侧镶嵌的多座历代名人题写的石碑,它们是当时“雁塔”风光的写照;二层塔内,供奉着一尊金身的佛祖释迦牟尼像,这是大雁塔的鎮塔之宝。

随着人流我们一口气爬到了大雁塔的顶楼,向外远眺,在它的前面是西北最高的建筑物——电视塔,左端是气势宏伟的小寨饭……整个大雁塔气势雄伟,具有浓郁的名族特色。

参观完大雁塔,我们又爬上了古城墙。在西安市内,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觅到古城墙的踪迹。西安古城墙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建筑。

我们从南门拾阶而上,站在城墙上往下看,西安城方圆几里尽收眼底。走在宽阔的城墙上,我看到了城墙的一边开了许多规则的小孔,而另一边却是平滑的。妈妈告诉我说:“那是垛口和观察孔。垛口是用来射箭的,观察孔是用来监测敌人动向的。”我摸着墙上的砖头,心潮澎湃,仿佛每一块砖都沾满了历史的痕迹。

城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周长11。9公里。古城墙有四座门: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我和妈妈在城墙上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不知不觉,天黑了,城墙上亮起了五颜六色的灯光,真是美不胜收!放眼望去,整个西安城成了一片灯的海洋,美得让人眩晕。要不是肚皮发出抗议,我真的不知道身在何处,仿佛穿越到了唐朝……

西安不仅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还有很多美味的小吃,比如: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饺子宴……喜欢吃羊肉的我点了一碗

,哇,真是名不虚传。汤汁鲜美,羊肉嫩滑,特别是那个馍,经过羊肉汤的浸泡,软中带硬,鲜香可口,让你回味无穷!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还去了大唐芙蓉园,华清池和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它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回去的路上我对自己说:西安,以后我一定还会来的!

【篇四:那就是我,一个沙漠中的独行者】

“我从哪里来?”

“我是谁?”

“要到哪里去?”

人生三大终极难题,莫过于此。其中看起来较为简单的,应该是第二个问题。画家常玉生前寂寂无名,他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象;谭嗣同在临死前仍豪迈吟诵“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成了一股视死如归的信念;李白也曾大胆地向众人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么,我是谁?

两三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看过的《大唐玄奘》,里面无《西游》之玄幻,而是彻底还原了他取经的历程。其中,最艰辛的,是穿越沙漠,缺水的危机,心理的折磨,同伴的背叛,一件件事打击着他的心灵,但他坚持了下来,为的是心中的期盼。近处,他盼一场雨;远处,他盼一片绿洲;尽头,他盼取得真经,普渡众生。

此时此刻,我仿佛又看见,玄奘,在一望无际的沙海尽头,执一根竹杖,牵着马,踽踽而行,目光平视前方,他看不见我,也不会转头寻找,他心中,只有一个方向——梦中的天竺。

一霎时,我惊奇地发现,我不正如这位沙漠中的独行者?往事的回忆涌上心头。

我不是一个合群的人,在小学时,我的身体瘦弱,许多活动都没能参加,甚至于课间最“火”的撕名牌、抓人游戏也被撤出圈外,在班级中,没人能真正跟我讨论艰深的题目,或慰藉那颗敏感的心灵,也许有过一句关切的“你怎么了?”我只能与题目、书籍打交道。我经常感到孤独,但这也许是必要的,独行。

升入初中,身旁的人都换成了同我一路的“货色”,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然而,没有哪两个人能共享一片沙漠,没有哪场甘霖能滋润两个人的心田。那匹白马,那根竹杖便是外物的一切,要在沙漠中踏出一个个脚印,只能独自踽踽而行,那也许是最真实的我。

渐渐地、渐渐地,我意识到,背后的一切,都迟早会被风吹散,坚持的、不变的,是那个迈步的我,那个心无杂念、平视前方的我。

我是谁?

一个沙漠中的独行者。

【篇五:遇上碎片化生活】

不知不觉中,我们进入了碎片化生活。碎片化也无时无刻存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比如在学习方面,碎片化是我们少不了的好帮手。以前,在贞观3年,年仅29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到天竺游学。直到贞观20年,47岁的玄奘才带着657部经书回到了长安。而现在呢,则大有不同了,我们只要轻轻点一下鼠标,一敲打一下键盘,短短几分钟,就能查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让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知识理解更深了。同时还可以学到了许许多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生活的节奏变得多快捷,不仅提高我们学习效率,还让我们视野开扩了。瞧!碎片化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轻松更便利的世界里。

要我说呢,我觉得碎片化生活把世界变小了!每逢佳节,哪怕相隔千里的亲人,也可以通过高科技术进行视频电话,既可以听到对方声音,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模样,甚至还可以长时间谈心。不用千里迢迢的乘火车去探亲访友,与玄奘西天取经,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整整华了18年采取得真经。那么我们是幸运的,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舒舒服服的享受着碎片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数不胜数的资讯。

如果,这种碎片化生活你并没有好好利用,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又比如在碎片化生活里,我也看到了许许多多青年人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低着头一边看手机一边过马路,过马路时偏偏还不走横道线,结果酿成了十分可怕的惨剧。

还有许多人24小时把手机捧在手心里,总是心不在焉的刷屏,吃饭刷,上厕所刷,连工作还在刷,每个人都再看手机,难道这不是表面现象吗?渐渐地,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生活开始被破成诸多碎片,透过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让我深深感受到现在的人是被碎片化了。

碎片化生活原本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充实,更便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现在碎片化生活,却给了一些人一种错觉,还让他们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即便,我们遇上碎片化生活,也不要被它给碎片化了。

【篇六:唐僧在2019】

“师傅,这句是什么意思啊?”一位弟子跑至唐僧面前,唐僧接过弟子手中的经文,反复诵读,却发现自己压根就看不懂,顿时脸一红,心道:“我这学问还是没研究透啊!”此后,唐僧便下定决心,再次西行。说走就走,整理好行囊,唐僧便跨出长安城门。

遥见大雁塔,于是唐僧登上塔顶,拜别长安。就在下塔的时候,突然感觉楼梯旋转起来,唐僧一个趔趄,跌了下来,就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后,唐僧落地了。待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的一切令玄奘惊呆了:鳞次栉比的高大房屋随处可见,有的看上去都要插进云霄了,马路上一溜烟奔跑的怪物,东一个,西一串的,突然一个还冲到唐僧面前,“滴滴滴”地响了起来,吓得唐僧差点晕过去,莫不是什么妖怪?

这时,一阵狂风吹来,一只巨大的“飞鸟”徐徐降落,鸟肚子里居然还走出一个人来。唐僧定睛一看,是一位男施主,于是斗胆上前,问道:“施主,在下玄奘,请问您姓甚名谁呀?”

那人和蔼地回答:“我是C919大型客机的总设计师吴光辉。”

“请问这是哪里啊?”

“这是西安呀!”

“敢问,天竺要往何处走呀?”

“坐飞机去印度,不就好了吗?”

“飞机,又为何物呀?”

“飞机就是可以飞行在空中的交通工具啊!”

“那不是和我徒悟空的筋斗云一样吗?”

“不,它们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飞机是利用……”

与吴光辉的一番对话下来,唐僧发现这些知识太深奥了,一个套一个,一环扣一环,简直是永远也学不完。谢过吴光辉,玄奘决定即刻启程,去求真经,去学知识,去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

学无止境,我们祝福唐僧一路走好,待归来之时,成为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篇七:毅力是成功的基石】

马云在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时曾这样说过:“在创业的路上,很多人不是栽在了今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栽在了后天的晚上。”

马云的话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渴望着成功,然而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让你最终走出困境通向成功的法宝是什么呢?那就是毅力。

古今成大事者,没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无论是天竺取经的玄奘,窗下的福楼拜,还是监狱中的柏格尼尼,正是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进而成就了各自的精彩人生。

玄奘自幼便出家为僧,刻苦钻研佛经。为获佛家真谛,25岁那年,玄奘只身一人往天竺取经。一次,他在沙漠中迷了路,烈日炎炎,水尽粮断,他多次因饥渴而昏倒在地,但他一起来便继续西行,正是凭借着心中那种对佛家经典的向往才使得他到达了天竺。

他在天竺一待便是14年,白天跋山涉水四处游览调查,晚上便钻研佛经,只是获得极大的丰富,他回到长安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翻译工作,为我国佛教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学家柏格尼尼,年轻时在音乐上的天赋便锋芒毕露,由于政治因素,被当局嫉妒并遭逮捕入狱,在20多年的监狱生活中,尽管监狱看守对他百般刁难,但柏格尼尼始终勤学苦练,凭借仅有的一根G弦的小提琴,它练就了一首登峰造极的琴技。知道直到今天,《一根琴弦的柏格尼尼》这部书还是意大利中学生必读名著之一。

法国著名的大作家福楼拜通常在夜里写作,书房里彻夜亮着灯,知道晨光熹微时才熄灭,他的窗户自然便成了赛约河上夜间船只的灯塔。他一生有20年中是夜以继日地在书房写作,从经过赛约河的掌船人都知道,在这段航道上航行,要想不迷失方向,最可靠的“航标”便是福楼拜的窗户。

如果玄奘要是被天竺路上的困难所吓倒,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历史上也许就没有唐朝著名僧人玄奘了。如果柏格尼尼因狱警的百般刁难而放弃了音乐梦,那么就没有后来登峰造极的琴技了。如果福楼拜没有20年如一日的坚持在写作这块沃地上辛勤耕作,那么也就成就不了他的文学事业。

无论是天竺取经的玄奘,还是窗户旁的福楼拜,无疑都在告诉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寻,唯有超人的毅力才能助你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前进。

是的,很多人不是栽在了今天,也不是明天,而是后天的晚上,但我相信,只要勇往直前,不停止追求的步伐,成功定会向你抛来橄榄枝。

【篇八:以遇见为题的作文】

【篇一:遇见】

宋嫣然

在两个星期的忙碌之后,终于迎来五一小长假了。

午后我和妈妈来到购物公园,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走到了室外,漫无目的地闲逛,突然一家装修风格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店铺进入我的视线。它的外墙被墨绿色覆盖,散发着复古的气息,与周围现代化的店铺截然不同。那一刻,仿佛被定格,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像是找到了这世界一处净土,它竟然让我躁动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我走近一些,才看清门口的小字招牌:“西西弗书店”。我并没有停下脚步,书店里面像装了磁铁,把我一步一步吸引进去。里面的格局与一般的书店也不一样,很复古。喜欢地理的我,第一眼就看到正对面的地球仪。我快步走向地球仪,它不同于其他地球仪,它没有绿色的陆地,没有深蓝的大海,只是一块一块用黑线描绘的没有颜色的大陆板块,一个个板块上标着令人费解的英文字母,它的色泽有些泛黄,仿佛把我带到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时代。

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书店里找到的东西似乎都与地理有关。没过一会儿,我看到了一本叫《耶路撒冷的故事》这本书,我不由得想起了那段已背的滚瓜烂熟的耶路撒冷的介绍。这是一个坐落在西欧的充满宗教色彩的三教圣城。而我好奇于它为什么会被三个宗教都视为圣城,这在我心里也一直没有解开。

在我试图从书中解惑之时,我发现我旁边站着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孩,她也端着一本地理学的书在仔细阅读。我靠近了她,我发现她也正好在看耶路撒冷那一部分。我的轻轻地走到她身边,用轻轻的语气道:“你也喜欢地理吗?”她有些茫然地转过头,又微笑着回答:“是啊。”我开心极了,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与她开心的聊着,我向她提出了一个疑问:“耶路撒冷到底是巴勒斯坦的还是以色列的呢?”她回答:“我也不清楚,耶路撒冷这个地方在国际上是有争议的,两个都说耶路撒冷是他们自己的。”我思考了一下,说:“国际上大部分声音不认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那就暂且认为是巴勒斯坦的吧。”她认同地点点头。一会儿,她便先走一步,与我道了别。

从书店出来,我急切地去查找书店的资料,我了解到西西弗书店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而我对希腊神话也感兴趣,也查找了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曾一度绑架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后来,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于是他只能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看到西西弗斯的故事,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崇高的敬意:这块巨石连同这座高山,唯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努力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他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西西弗斯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生的踏板。我愿意做这样努力着不放弃的西西弗斯。

这假期遇见了西西弗——一家与众不同的书店,它带给了我无限惊喜,我想它将是我今后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给我方向,给予我力量,给予我生命中温暖的阳光。

【篇二:遇见】

黄碧紫

小时候读《西游记》,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三借芭蕉扇”故事里的火焰山:“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此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换成汁哩!”怀着对火焰山经年累月的好奇之心,去年暑假的新疆之行,我们特意安排了去近距离接触一下火焰山,一睹它的真容。

离开绿意盎然的葡萄沟,车向北开,车窗外尽是广袤无垠的戈壁滩。车行不远,一条狰狞可怖的山脉巍然耸立于戈壁之中,山体雄伟壮观,蜿蜒起伏。在毒辣的阳光曝晒下,山上腥红的砂岩,酱紫的砾石,灼灼闪光。山上那些粗犷的褶皱和沧桑的沟壑,或明或暗。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远看就像整座山在燃烧,烈焰熊熊,火舌撩天,火焰山,果然名不虚传。

初次见面,我着实被火焰山那雄浑壮阔的气势震撼。想当年,唐代诗人岑参就曾对它有过描绘:“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站在山前,我彻头彻尾地被太阳炙烤,被热浪席卷。我的头脑中浮现出孙悟空借芭蕉扇的情节:悟空拿着借到的假扇,挥舞着扇子狂扇,不但没有扇灭山火,山火反而越来越大,大圣两股毫毛都被烧掉,只剩下血红的光屁股。火焰山,连齐天大圣也奈何不得。

说不清楚是想征服这座山,还是想追寻一下古人的足迹,我径直奔向前去。

坡度很陡,手前无物可扶可攀,刚上去一点就支撑不住滑下来了,根本爬不上去。后来导游帮我找了一条缓一点的山路,我重整旗鼓再度出发。太阳将岩石晒得如炭火般滚烫,干燥的热浪扑面袭来。我才爬高不到百米,便被这无情的热浪击溃,汗流浃背的我再也走不动了,只能坐下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抬头四顾,发现上面不远处有一座高大的石碑,心里鼓励自己一定要爬上去看看究竟。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碑前,仔细阅读才知道,原来石碑上记录的是玄奘西行的历史。

不同于《西游记》那般浪漫的想象,石碑上记载了一个真实的取经故事。玄奘为了找到经书原文,毅然踏上西行之路。但等待玄奘的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大自然的挑战,是那无尽的长路、沙漠、雪山,还有此处的火焰山。玄奘在沙漠中四夜五日滴水未进,却说“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

读完玄奘的取经经历,我由衷地钦佩他的决心和勇气。他舍身忘我只为求得真经普度众生。反思自己,我怎能就被眼前的这座山吓倒呢!我抬头看了看远方的山头,红色山岩似热浪滚滚,绛红色烟霭蒸腾缭绕。火焰山,阳刚,炽热,坦荡中带着几分神秘,有它独特的美。我要到山顶去!

看到有别的游客光着脚从我身边走过,我也索性脱了鞋子,光脚踩在被晒得烙铁似的沙土地上。这一烫,倒蛮舒服,于是我便“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站在滚烫的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天地间只剩下各式各样的红,深浅夹杂。从浅红到褚朱,层次分明,毫无斑驳,美不胜收。无限风光在险峰,此言极是。

回到山下时,夜幕已经降临。回望火焰山,山峦起伏,优雅流畅,展示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婉约的美。我们一行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火焰山。我在心里默念着:火焰山,谢谢你,我会好好珍藏这次相遇。遇见你,不只让我遇见了孩提时代的梦与想往,更遇见了一个长大了的勇敢的自我。

【篇九:这是我的责任】

萧萧大漠,四下尽沙;蓬断草枯,浩风阵阵。在这条连接大唐和天竺的路上,一直只是我一个人。

其实从大唐国界走出时,我就意识到了此行的危难。“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正值贞观初年,国内一片太平盛世,人人安居乐业,又有谁会去崇拜极乐世界?可一腔热血的执念让我坚持了自己的内心:我是传播佛学的使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佛教,我一定要去天竺求取佛经,这是我的责任,这是我身为大唐圣僧的责任!怀抱着这样的豪情壮志,我收回凝望大唐的眼眸,叹口气,走出了玉门关。

一路上少见绿色,四处皆为荒漠,日头曾把我晒晕在沙地上;越过天山山峰的嶙峋石块把我割得鲜血淋漓;越过了天山与葱岭,前头竟还是大漠……心灰意冷的我跪倒在地。天竺,还有多远?如今,又是何年?这么做值么?四下无人际,只有玄奘落下的眼泪。

不行!我还不能停下!前方是信仰,背后是大唐,我肩挑的可是大唐子民对我的希望啊!我怎么能倒下,我还要对我身后的人民负责,这,可是我的责任!我一咬牙,起身,向前踉跄地走去……日复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已经辨不出时间,只有一双坚定的眸子,仿佛看见彼方的天竺。我的耳边梵语低响,我知道,快到了……

终于抵达天竺,我发现我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佛教博大精深,宽广如海,我所知道的只是算其中的一滴水而已。于是我在那烂陀寺潜心悟佛,一过,竟是十年。

当我打顿好一切准备回大唐长安时,我不禁想起了来时的种种绝境与危机。真的还要冒这个风险吗?这十年,我名声大噪,天竺无一不识玄奘之名,我全然可以在这安然度过余生。再费尽心思,回到那个人们不懂佛不信佛的大唐,值得么?我动摇了。

不,我怎么忘了呢,我可是大唐的子民,为大家普及佛教,我责无旁贷。我的初心也是如此,曾经立下的豪言壮志,穷尽一生,我也要去担当,因为这是我的责任,这是我对大唐的责任!我背上了重了太多的行囊,奔向我魂牵梦绕的长安。

一路上的苦,只不过是将来时的磨难倒放罢了,谈不上什么稀奇。只是脚一天天的沉重,已经没有了知觉。可我仍向前走着,只是为了我的责任。

远远地,我看见了玉门关,我看见了长安,我看见了大唐,我回来了……

【篇十:遐想远方】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题记

“远方”这个词,对我有着无穷的诱惑,无论是北国的慷慨悲歌,还是江南的烟花细雨,或是边陲的茶马古道,都让我对远方不胜向往,可我家境普通,父母目前还不能满足我踏足远方的愿望,只是为我找来一摞又一摞书,并告诉我,其中就有我向往的远方,从此薄薄的书页便开启了我对远方的遐想。今夜,凉风习习,窗外,银星点点,我翻开《摩破大地》随着余秋雨先生的文字去触摸远方……在不知不觉中我一枕书而眠……

夜间,我被一阵风声吵醒,睁开朦胧睡眼,面前是几座圆寂塔,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左手边远远望到一个身影正向我走来。许久,他走到我跟前,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看看他、又看看圆寂塔,我内心猛然一惊,他不就是王圆篆吗?莫非这里是莫高窟?

王圆篆是一个小人物,却让历史发出浓重的叹息,他开启了敦煌文化最重要的一扇门,却出于玄奘取经故事的崇拜,毁坏了部分壁亘和雕塑,又在无奈中把中华瑰宝贱卖给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掠盗者,成为敦煌文化的罪人。

恍惚间,王圆篆已快速从我面前经过,直步走向莫高窟内,叫了几声,从窟内走出几个工匠模样的人,王圆篆吩咐了几句,又从怀中掏出了几块碎银递过去,工匠们连忙接住,随后步入窟内,我也移步入窟,看见工匠们正抡起铁锤,砸毁塑像,将洞打通,又用草刷把古代壁画刷白,再画上去玄奘取经的故事……我目瞪口呆,心如刀绞,仿佛整个身心都被抽空了。

我挣扎着呐喊“住手!住手!”可没人理我睬我,于是我更大声叫到:“请你们住手,我出钱将它们买下。”王圆篆转过脸来,满脸不解与贪婪……但随后又转过脸去,因为我摸遍全身,也没有掏出一块银子。于是他们继续砸、继续刷、继续画……我脑中一片惨白,只剩下眼前不断捷挥舞的铁锤……

那个黄昏,我目睹了王圆篆站在那,目送斯坦因的车队走向沙漠深处,消失在远方,留下一串杂乱的痕迹,像一条丑陋的伤疤,让人触目惊心。天边,是如血的残霞,那里一个古老的民族伤口在流血……

就这样,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无价的珍宝,一部分在愚昧中被毁,一部分被大摇大摆来自文明国度的强盗劫掠,从那一刻起,莫高窟,刁既是文明延续的象征,也是文明受辱的象征。

晨风徐徐,微微带些凉意,我伸了伸压的发麻的胳膊,心中感慨万千,此次旅行,我不但走向了遥远的沙漠,而且还走向了历史的深处,王圆篆的愚昧固然让人叹息,但更令人痛心的又何偿不是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呢?一个民族能否守护好他的文明,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国力的强弱,刹那间,我耳旁响起周恩来稚嫩又坚定的声音:“为中华崛起布读书”。

我移目远方,天际,一轮红日下冉冉升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