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水韵】
清茶
有时,看钟祥的水如同品一杯滋味悠长的香茗,初入口时,一股微苦的味道,而后便是一股甘甜的滋味回荡在心中。
你看那镜月湖,初见时平淡无奇,水面波光粼粼,可是当你一路沿湖走来,伸手便可触及那碧玉般的湖水,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湖边的翠柳将自己的倩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湖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湖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和谐宜人的画面!
水因茶而香,河因桥而美。镜月湖上的一座听雨桥,使得湖更加动人,“烟雨满桥”等如诗美景,成就了古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烈酒
喝酒不像品茗。品茗,只有啜一小口,细细体会,方能体会出其中所蕴含的滋味。而喝酒,只有大口酣饮,方能体会出酒的香醇。
酒时时刻刻都散发着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气息,它能冲击我们的心扉,激发我们的情感,给我们以最直接,最强烈的震撼。
钟祥的水并不总是一如女子的妩媚温柔,它也有男子豪情的一面。
在下大雨时,镜月湖里的水咆哮着,总击着湖岸,湖面上空电闪雷鸣蔚为壮观。湖中旧浪推前浪,卷起千堆雪。岸边的杨柳一反往日的样子,不再是那杨柳依依,千娇百媚的姿态。它们生气了,震怒着,杨柳枝左摇右摆,有一些柳叶散落在岸上,楚楚可怜。
咖啡
钟祥的水亦如咖啡一样香浓。
同样是一杯咖啡,可以随饮着的心情演绎出万种风姿,如那九曲黄河十八湾,湾湾不同,滋味不一。香浓的咖啡经常使人联想到古典一词。
当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中华文明历史长卷,荆楚大地上风华绝代的英雄豪杰,贤人逸士,才子佳人,层出不穷。钟祥是大文学家宋玉的故乡,是龙诞之地。
镜月湖历尽沧桑,见证了历史,但是,因为历尽沧桑,才使它显得愈发古典、高贵、含蓄。
其实,无论是清茶,还是烈酒,咖啡,它们都需要以清水为基础,所以钟祥又具备了水的清纯。
钟祥水的韵味复杂多样,有茗茶的淡雅,有陈酒的浓烈,有咖啡的香醇,多变的外表下,依然是那个美丽不变的钟祥!
【篇二:闻香品茗】
我是一个喜欢茶的人,或许是因为从小就与山花野草结伴的缘故,我对茶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它仿佛成为家乡的代名词,每次看到它,我好像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春日的午后,太阳暖烘烘地照着大地,我挎着小竹篮和奶奶一起走进那片绿的海洋。我迫不及待地飞进绿的怀抱,将鼻子靠近茶叶,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仿佛是吸入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一般,“哇,好香哦!”我赞叹道,可是马上我又发愁了,这么多茶叶,什么时候能采完回家?于是,回荡在春日上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奶奶,怎么还没采完啊?”
如今,在学校喝着奶奶采的茶,我总想起与奶奶一起采茶的日子,可是,自上初中以来我已不知新鲜的茶叶是什么感觉了。
茶,在当代青少年中似乎并不受欢迎,更有甚者没有品过茶。当我拿着一杯清香扑鼻的茶走进教室,前面的同学好奇地问我:“你喜欢喝茶?”“嗯,还好!”“你怎么喜欢喝茶呢?它一点也不好喝。”我没有再说什么,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一样的,或喜甘甜之味,或喜淡淡的清白,或喜亦甜亦苦的刺激,难道我的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喜好吗?其实,我想告诉她,我喜欢茶,喜欢它的一品清淡,二品香浓,三品苦涩却回味无穷。
总感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少了点什么,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现在猛然想起,对,是茶,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大地是一张上好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绿意的笔,在微寒的春日的夜晚,只需轻轻一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江水静静地向东流去,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悠远的故事,月色如霜,与洲上的白沙融为一体,宛如进入白色仙境。“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他站在江边,看着含情脉脉的月亮,思念着远方的人儿。如果此时能有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诗人的情感会不会表达得更浓烈,更深远些呢?古人云:“喝茶用水,品茶用心。”心中是何物,茶亦是何物,千江水,千江月,流不尽,道不明的是诗人深深的情,一泻千里,绵延无期……
“漠漠轻寒上水楼,晓阳天赖似穷秋。淡烟茶水画屏楼,自在飞花轻似梦。天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重挂水银沟。”繁华的都市,吹来的却是令人寒冷的阴气,马路上车水马龙,人们大多行色匆匆,摩登女郎,时尚青年,表面的浪漫新潮,鲜活气息却掩饰不了心中的落寞与悲哀。或许,精神的苦涩让他们渴望寻求物质甜美的慰藉。他们热衷于各种各样甜美的饮料,橙汁、酸奶、红茶,唯独没有人喜欢自然的茶是因为它的苦涩吧!其实,他们都还太年轻,忘记了茶水下肚后的美奶,当岁月的磨难磨平少年的棱角,当时间的年轮演过几十载的岁月,他们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回首身后或深或浅的脚印,感叹自己走过一生不平凡的路,此时,他们愿意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泡一杯清茶,回味自己曾走过的路,此时他们会惊讶得发现,原来人生就在这杯茶中。
人生如茶,百转千回,起伏不定,二品那样香浓的快乐人生当然诱人,但平淡、苦涩也必不可少。
拿一撮茶叶,冲入一杯开水,茶叶便开始舒展开来,浮浮沉沉。就如人生一样,缺乏信念,缺乏动力的支撑永远只是一撮干皱的茶叶,只有经历开水的磨难,才能不断完善自我,爆发极限,看茶叶的浮浮沉沉,也如人生在逆境中游离,“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水中茶落茶升”。
又如品茶吧!清香是早晨,浓烈是中午,淡如开水就熄灯就寝。喝茶顺道看茶,蜷缩是婴儿,收敛自如是青年,肥硕即是阳寿终尽。
朋友,让我为你沏一杯清茶,闻香品茗,感悟人生。
【篇三:读诗品茗的感觉真好】
一卷诗词,沏一壶清茶,在斜斜的阳光下,细细品味着茶的清香、书的墨意。摊开书本,选一首我最喜欢的词,与古人一同进入那清幽的山谷,那忧愁的客栈,或那沉浮的官海……
找到了!那我中意的词篇——苏轼的《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苏轼,他几度沉浮于官海这趟泥水,却“只因名太高”而被卷入乌台诗案,打入大牢。从虎穴龙潭中夺得一条命,带罪贬官黄州,“得罪以来,深自闭塞,不敢作文字。”曾几何时,他也有“门庭若市”之景象,而今,皆乃黄粱一梦。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他清白之身,却硬被戴上“讽刺陛下”的帽子,险些被杀。他虽不平,可如今孜然一身,带罪贬往黄州,又有谁可依靠?只得幽幽一叹:“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末了,只得借酒消愁,醉于酒中,全身避祸。只叹“借酒消愁愁更愁”。此三万六千场酒,故能远祸,何能消愁?只得寻欢它物,忘忧于生活。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官场上的沉沉浮浮,“妨”了生活的无忧无愁,官海这趟浑水,又有数千人搅和,何必踏入?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汝若踏入,便定得安分守己,又何必抵死,说个功名俸禄,品级高低呢?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被贬官黄州,变得苦中寻乐,了却了这妨碍欢乐的官场,于大自然内洗净满身泥点,与欢乐重逢,相拥。解开了心结,又幸得这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但可细赏这无边风景,亦是一大乐事。
所以,“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远离了那“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生活却又别样好,赏那明月薄云,观那竹柏苔茵,做个飘逸旷达的闲人,亦不是一大乐事?千钟美酒,伴那一曲《满庭芳》,岂不妙哉!
翻过这篇文章,别过那飘逸旷达的苏轼,伴那清幽甘甜的茶香,我进入了另一位古人的世界,去寻那另一片洋溢书香与茶香之间的美好……
【篇四:一路书香,一路成长】
秋天的黄昏,陪伴着我的只有书页轻轻翻动的声音和飞虫老气横秋的叫声。远处音乐学校传来了悠扬的琴声。我手里拿着《堂吉诃德》,书页有些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刹那间,我的眼前一片模糊,四周云雾缭绕,我只好艰难的摸索着。一个身影突然闪现出来,身边的云雾层层剥开,便看见了那个头戴铜盆,骑着一匹老马的骑士和他的侍从。我快步向他们跑去,快要抓住时,眼前白光一现,周围还是那熟悉的摆设。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刚刚或许只是我的南柯一梦罢了。我脑中一片空白,不知自己在找寻什么。也许只是像一匹渴极了的小鹿,想要一些心灵的慰藉吧,迷迷茫茫的,熟知青春之路上陪伴着我的便是这书香。读书如品茗。各人所爱的茶不同,自然对书的喜好也是如此罢了。有人看书就像他喝茶一样,一饮而尽,囫囵吞枣;而有人则是慢慢品着,细细回味茶香的绵长。自我儿时起,家里人便有意无意的培养我读书的习惯。虽说那时还只是个无知稚子,但也终究学了点东西。家中有客时,自然我是十分乐意为他们摇头晃脑的背上几首诗文,迎来阵阵笑声。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便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心中偶尔有些想法,也会渐渐被琐事所扰。心里倍感苦恼之时我便翻开一本书,一页,两页……,它会让我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品茗只有慢慢品味,才能晓茶之底蕴;读书只有细细咀嚼,才能悟书之魅力。
读书带你走出心灵的迷惘。读不同的书,便会有不同的心灵感受。书一直陪伴着我,一路指引我前行,如盏盏明灯。每读一本书,便好像面对面与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畅谈,受益匪浅。读一读《论语》,使我懂得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仁德魅力;读一读《孟子》,让我记住了大丈夫能屈能伸,舍生取义的万丈豪情;读一读《红楼梦》,使我领悟到“满纸荒唐言”背后的“一把辛酸泪”……读完一本书后,它的字字句句定会启发你思考人生的真谛,探讨人生的目标。书在这时便替你拨开心中的阴霾,重现生机盎然,就像掉进了无名的溶洞中,突然又出现了一只闪烁的萤火虫一样,带你走出迷境。
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我读懂的不仅是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书真正的价值和它的素养、意义。在我的人生道路中,一路书香,一路成长。
【篇五:品茗】
繁忙的学习之余,品一杯香茗,舒缓疲惫的心灵,驱走内心的阴霾。因为爱茶,在我四五岁之时,妈妈就教我学习茶道。
刚开始喝茶,入口时感觉苦涩,当我越发爱它时,觉得是那么甘甜。
周末时坐在宽大的阳台间,我拿出铁观音乌龙茶,初见白茶,桂圆王金骏眉,武夷岩茶大红袍……开始依次品尝。
带着满满的期待我小心翼翼的把烧开水的壶放到了茶台上,再把公道杯,茶盏,茶漏等用开水温热(俗称温杯),稍后取出3~5克的茶,放入盖碗中,茶叶就像一个个勇敢的小士兵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并稳稳的落入了碗底。接着开水像瀑布般一泻而下,躺在碗底的茶叶立刻浮出水面。然后迅速出水倒掉。第一次是醒茶,目的是激活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香气。待水初沸30秒后,向盖碗中再次倒入九成水,(其中有百分之十)会被干茶叶吸收。这时茶叶一颗一颗下沉,水会发出一点“嘣、嘣、嘣”的声音,同时泛起许多的小泡泡。盖上盖,再闷上3--4分钟最后把茶漏放在公道杯中,迅速出茶汤,第二次就可以品茗了。伴随着缕缕茶香飘入鼻中,继而茶香飘满整个阳台。一杯香气浓郁的茶就泡好了。
第一口有点微苦,觉得不是很喜欢,第二口茶香留在唇齿之间,香气充满咽喉。第三口,才真正的品味到茶的甘甜。
生活如茶,有的茶滴滴醇香,有的茶苦涩无味。正如生活有苦亦有甜。谁能初尝到苦涩的滋味,也会品尝到最终的甘甜。
【篇六:母亲小传】
列车是这片旷野唯一的战士。在它疾驰的同时,窗外的景色开始扭曲,汇成一片树木翻涌的海,将角落的虚无彻底湮没。和着星零阳光最后的光亮,列车桌板上那口紫砂壶隐约镀上淡薄的金边。母亲细细把玩着壶柄的磨砂,用余光淡淡地瞥了我一眼,嬉笑着接受我的访谈。
“我的家庭呢非常和睦,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怎么好,后来在爸爸妈妈努力之下,各方面的条件慢慢好转……”
“我小时候幼儿园都没去,就因为学费交不起……”
列车略微颠簸起伏,母亲谈吐平静,好似她与童年的缩影早已完全背离。可在淡然的记忆深处,也曾经存在着漂泊背面的彷徨。似那口早已望破世尘的壶,也曾受尽千锤百炼的苦寒。
“在求学过程中,我最难忘的是在上初中时与好朋友一起骑自行车到学校,你追我赶。”
是啊,她追逐着前方的彼岸,在父母白首起家的过程中挑灯夜读,日复一日地磨练自身,用拼搏去仰望天边的尽头。
“再后来,我小学和初中都是以全校第二的成绩毕业……于零六年获得硕士学位。”那壶终于浴火重生,完成由泥土至近乎成品的蜕变。
古有九雅,焚香,品茗,听雨,赏雪,侯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她钟情于品茗与听雨,在那如戴望舒《雨巷》淅淅沥沥的断肠深处,远方的霓虹与灯火被冲刷得朦胧。雨点之下,苍生无言。
在我的印象里,她与茶、壶似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喝茶对她来说有种特点的仪式感。或是龙井,或是普洱,在午后沏一杯茶,再静候着阳光爬上紫砂壶口,直至茶的初苦在嘴角彻底渗完,慵懒地享受这独属于自我的时刻。
壶之清润,非浮华可拟。
车厢的尽头是四起的争论,两种极端的论点被闲暇的乘客无限放大,我持有疑惑的心态与她对望,她方才看似敷衍却又郑重地回答:“你要允许不同人发表不同的观点,这世间本就没有对与错的言论。”
她是坚守的一角。在这个高脚杯,香水瓶盛行的时代,纷纷攘攘的人群喧嚣着穿梭,各种古朴的器皿陆续动摇,以精美的装饰添上新的标签,增上新的噱头,而壶却未曾改变一分一毫,用坚守在万般繁华的盛放中坦然含苞,用初心昂首踏过时代的变换。
以壶之清,赏世尘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