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欣赏】
四季的变幻,诗词的经典,英雄的气节,女子的柔美。在这世间,有太多太多令人惊叹,值得欣赏的事物,或赞许,或崇拜,或留恋。
美人·傲骨
身为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必然是多愁善感的,她心思玲珑,为后人留下一篇又一篇值得欣赏的词作。在她陷入如何救父的困境时,丈夫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坐视不理,李清照悲情万千,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当她忆起西楚霸王项羽时,联想到自己国破家亡的遭遇,她挥笔题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看清新任丈夫张汝舟的真实面目后,毅然决然的将张汝舟告上朝廷,只为离婚。以至于她重回独守空闺之时,悲伤痛苦难以消退,只能用词来消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道出李清照无依无靠的境遇。
欣赏李清照,只是因为她的傲然风骨,与历代美女词人不同,无可替代。
帝王·谋断
历代学者认为,明成祖时期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涉及领域最广,最全面的百科全书。也许是因为《永乐大典》太耀眼,盖过了明成祖朱棣的光芒。朱棣的成就,一样伟大。作为朱元璋的次子,他与王位擦肩而过,可他不甘心,毅然起兵,攻下京城,夺下宝座,再现唐时“玄武门之变”时的惊心动魄。即位后,他不顾世人的眼光,编辑《永乐大典》并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古建筑宝藏,令后人引以为豪。
欣赏朱棣,只因为他的坚定决断,与历代帝王不同,受人敬仰。
贵族·没落
《红楼梦》的故事,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故事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皆是封建时代的牺牲品,而作者曹雪芹自己,也深受封建社会的荼毒:在曹雪芹年幼时,家境殷实,生活是披金带银,吃香喝辣,好不快活。可好景不长,官场变动,家道中落,曹雪芹渐渐失意,颓废不堪从仙境跌入人间,生活对他的打击击垮了他,他悲痛欲绝之时写下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小说,一下子化腐朽为神奇,惊为天人。
欣赏曹雪芹,只是因为他的细腻文笔,悲惨遭遇,才被历史铭记。
这大千世界,有太多美,太多情感需要欣赏。用赞赏,用崇拜,用留恋欣赏世界,总会有不同,总会赋予你更多,而你,只需学会欣赏。
【篇二:时刻感动】
时间的长巷铺展,一段段的记忆绘于其上。每当你去欣赏、聆听记忆中的心声,便会有一抹难言的感受凝于心头,这便是感动。
感动,从来便是无人去寻找。因为它实在是太过稀松平常,每分、每秒都是凝固了情感,只是你从未留心过。
秋天枯黄的落叶,被风从树上吹下,落到泥土上,最终归于大地。生于树,长于树,死于树。这便是叶子的一生,令人唏嘘,令人感动。
临窗读词,偶然看见陆游的钗头凤,细细读来,仿佛字字泣血,皆是诉说那绝望的爱情,无奈的分别,仿佛自己也同着那首词一同回到了沈园,亲眼看到了他两人眸中的悲哀,彼此深爱,却无法相伴。这段悲哀无望的爱情,令人悲伤,令人感动。
最近几天购得《明朝那些事》,自己在读到成祖回朝,途中驾崩,一时无言哽咽,看罢他波澜一生,对他仿佛有了更多的了解,一代英雄如此死去,难免眼有湿意,手触脸颊才发现清泪两行已经滚滚而下。
读历史,就是用心穿过漫漫岁月,去陪那些伟人名士度过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
豆大的雨滴砸下,刚刚冲进雨中,却发现有人为自己遮雨,回首一笑,与她对视,发现是我们班上的同学。尽管雨意冰冷,却觉得那一刻暖意融融。那一刻的欣喜难言,感动入心。
……
在日常生活中,感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不枚胜举,因为它存在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大事中。
或许只是风雨中一颗为来来往往的行人遮蔽雨滴的大树,便会使你心生感动;或许只是朋友,随口诉说的一件小事,便会令人心生感动,;或许只是史书中提到的小人物的寥寥数字,便会使你心中感动……
我们时刻都在感动。
【篇三:难忘那本书】
我曾经读过许多本书,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一本书,只有那本《明朝那些事儿(二)》。
它主要记叙了从明成祖朱棣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这段历史中间发生的事情,如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变等。明成祖朱棣生于兵荒马乱的元末,却并未死于刀剑之下。他一生立下无数军功,却驾崩于征讨蒙古归来的途中。他真可谓是“生于战火,死于征途。”明仁宗朱高炽与明宣宗朱瞻基开创了盛世,却未能长寿,明英宗朱祁镇一生犯下两个大错,但他是一位好人,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他先是当了十四年的皇帝,又当了一年瓦剌的俘虏,接着当了七年明代宗朱祁钰的囚徒,最后才又当了八年的皇帝。说他不可怜,鬼都不信。
这本书之所以让我难忘,是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写历史的书都是十分枯燥、看着让人哈欠连天的。而这本书却不一样,它写得十分精彩,十分好看,让人兴趣盎然,看了前面的内容就想接着往下看,大有不看完誓不罢休之势。
另外,作者还用上了一些幽默的语言,比如“要你命三板斧系统”、“如果你对这一推论感到不满,也请不要向我丢砖头”“马哈木同志就不要哭了,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其威力实在堪比现在街头斗殴时使用的王牌武器——三棱刮刀。”等。此外,这本书中的各种描写都十分细致,让读者觉得仿佛身临其境。
我认为明成祖朱棣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英雄,他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是一位好皇帝。但他不是一个好人,对于忠于建帝的大臣,他全部处以了残忍的极刑,尤其是方孝孺,不仅被处以凌迟,还被灭了十族。之后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心地善良,不仅赦免了已经被朱棣处死的建文帝旧臣的罪名,还把他们的家属也赦免了,并发给他们土地。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当上了皇帝。他首先处死了一直想造反的他的叔叔朱高煦,然后又把自己的票拟权给了内阁,批红权给了司礼监,接下来的那位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宠信王振,结果吃了败仗,成了瓦剌的俘虏,而那位拯救大明王朝的于谦,是一个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奇才。他既能把朱高煦骂得狗血喷头,又能带兵击退了也先的军队,正说明了这一点。
这样的一本好书,我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