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互联网】
从世界上拥有第一台电脑为止,到现在,互联网大为发展,随之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使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阅读、购物、社交等都能在家用一部手机完全代替。网购、电子书、聊天软件的创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自己想干的事。
后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许多以往一定要亲自干的事都能一一被取代。毫无疑问,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之处。在做事的闲暇之余可以利用互联网干另一件事,那剩下充沛的时间可以用来干另外一些事。
但其实互联网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好的。
将时间充分利用是我们的本愿,但因此失去的东西却比这些更为重要。
如今近视人口比重比几十年前的多了不止一倍,长期的使用电子产品对人体有害,这些先不说。
以往拿着一本书,在阳光正好的天气,专注地看着,时而微风袭来,这个比拿着一个电子书有趣的多吧。
古时“对影成三人”的景象在如今这个环境中更是少之又少。
平时节假日约上几个要好之人,在人来人往的商业街购物也是一种乐趣。现在网购一键送至家的服务层出不穷,利用碎片的时间即可完成。
我还记得小时候与友人一同嬉戏的场景,那时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受可是真真实实。
如今的社交方式很是方便,连上网络即可闲聊,寒暄一下便又恢复宁静,因而选择干其他的事。我认为,这已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没有温度的问候总也比不上多日未见的一声问好。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正步入智能化发展的先列。如今我们的生活也正在逐渐改变,生活方式也逐渐的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这些都是今天互联网发展的产物。
例如购物,以前,大家购物都是去实体商店购买商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挑选有限的商品。现在网上购物的兴起,人们只需要拿出手机,随时足不出户便可以挑选各式琳琅满目的产品,两者相比之下,一眼就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要便利的多。对实体店购物和网购的商品价格而言,因为牵涉到房屋租金、人力成本等因素,网购的价格也是相对实体商店有着较大的优势,例如同样一包“奥利奥饼干”超市的价格是7元,而网购只需要5元。显然网购比实体超市有着极大的优势。
而在有些方面,实体店购物也有着比网购更加好的购物体验,比如购买大件商品和价值比较高的商品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实体购物,因为服务人员的详细介绍和直观的触摸商品,能帮助我们更加满意的挑选到合适自己的商品,而网购只能通过商品的图片及文字介绍了解商品信息,对于这种情况,你只能通过商家的信誉来判断,有时你收到的商品与往往与实际图片不符,显然在购物体验上实体购物更胜一筹。
互联网的发展正将我们过去所熟悉的购物模式碎片化,人们有了更多的购物方式选择,既有随时随地购买各种生活用品的网络购物,也有购买高价值商品、个性化定制的实体店购物,未来生活方式将是多元化的、碎片化的、个性化的。总而言之,互联网的发展碎片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人们的选择将更加丰富。
【篇三:21世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阅读是心灵升华的垫脚石,如果阅读破碎了,那我们的心灵又该以何种形态存在呢?支离破碎吗?
我的父亲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他经历过大饥荒;巧的是,我出生于千禧年初,也经历了大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似乎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范围——继4G后已有了更高级的5G,光是看看苹果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吧,互联网的发展更胜一筹!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好处当然有很多,但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的生活不只受惠于互联网的发展,其弊端早已悄无声息得一步步吞噬着、撕扯着无数深陷于互联网中无法自拔的人们的生活。
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会有成千上万条新闻讯息传到每台连接着互联网的手机上。提示音叮叮铛铛响着吸引着手机持有者的注意力。互联网中传递的信息简洁明了而且快捷实时,所以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一探究竟。
我一直很羡慕几个世纪前生活着的欧洲皇室——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一家人围坐在燃烧着木头的壁炉边每人手捧着大部头的书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木头燃烧声阅读,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喜欢纸质书籍更胜过电子书的原因之一。也不是说电子书不好——这只是另一种阅读的模式,完全因各人的喜好来定。
纸质书就不用说了,上架的电子书大多数都应该是尊重原著、从未修改过的,可是最让我震惊的是,竟然有人将一本500页的名著浓缩成了一句包含了起因、经过、结果的句子!于是原来要花费几天阅读的书,只要花费1分钟不到的时间看看这句话就算看完这本书了!这样的话,阅读所谓的“超级浓缩版名著”的人就有了多余的时间去阅读更多的“超级浓缩版名著”。
我认为如此碎片化的简洁版“文字”简直就是不可理喻。所谓的“浓缩版名著”怎么可能覆盖到原著里所有的一点一滴呢?经过减缩的“那些书”根本不能再以原著名命名,因为这不再是原著了,其参考价值只是缩句者的读后感而已,其准确性有待考证、参杂着因人而异的个人观点。而且这些浓缩过的书籍只会增加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从而摒弃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原文作者笔触的良好阅读习惯。
就算其他的东西被碎片化,阅读也不应该被碎片化。纸的触感和油墨的清香才真正可以涤荡心灵、带着读者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虽说陶渊明曾作文:不求甚解,我想他的意思也绝非是以阅读偷工减料、千删万删的材料来等效于看一部完整的书。如果一个人在阅读方面还偷工减料、图个方便,那他也许在做很多其他事情上都会有偷工减料的影子。
无数古今中外的哲人、文人都提倡读书的好处,但是他们一定没有想到21世纪的人们居然会因为追求阅读速度这样欣赏他们作品!
为了防止阅读这个修身养性的习惯继续支离破碎,让我们重新抱起纸质书,在墨香中沉淀灵魂吧!
【篇四: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我们所做的事变得越来越片面;我们与他人的社交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当今社会,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人手上都有手机。手机中使我们的生活愈加便捷,但同时它也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前段时间微博上曾曝出一段视频,视频的背景是同学聚会,然而本应是同学之间重温情谊的机遇,却因手机使得大家变得冷漠。视频中人人拿这一个手机,低着头,没有太多的交谈,好像在履行公务一样来参加这场聚会。手机使大家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使大家的对话变得越来越简短。
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游泳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式。但在今年暑假有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尚且不会游泳的小女孩在浮桥行走失足落入水中的事。在世人皆以为是小女孩自己顽皮而落入水中的时候,一名目击者说小女孩落入水中是因为家长在用手机上网而忽视了小女孩。可见人们对手机着迷的程度都战胜了身为父亲的责任心,与危机意识。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友情撕成碎片还将亲情撕成碎片。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近年来社交软件的推广,使分居在两地的亲人、友人或爱人们能及时了解对方的动态,并能与对方进行视频通话。虽然这只是碎片化的交流,但碎片也能拼出一幅优美的画卷。那我自身举例,我与外婆分居在上海和杭州两地,每年也只有寒暑假才能碰面,我甚是想念外婆。自从社交软件普及,外婆与我在每个周末便能见面。虽然只能看,不能触摸;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却也是见上一面了。这碎片化的交流方式虽不持久但也让我和外婆的感情越来越好。
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网校行业也变得越来越火热。网络课堂这种新型的上课方式虽然不能让老师特别直观的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却也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知识,其效果并不比在机构中上课的效果差。网络教学使学生碎片化的吸取知识,让学生积累碎片化的知识,让学生将碎片拼凑起来。
互联网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有时对我们有利,有时也对我们不利,关键取决于我们怎么使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