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相关作文

【篇一:博物馆里的春节】

这个春节,没有刺鼻的火药味、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只有博物馆里静静流淌的历史长河。这里有精美的元青花、有价值连城的金银器、有晶莹剔透的十六节龙凤玉挂饰,有巧夺天工的尊盘……还有让我流连忘返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无论是外形还是质地都令人叹为观止。它的剑身主要由青铜混合其他金属做成的,布满了黑色菱形纹饰,剑柄正面嵌有两块蓝色琉璃片,背面嵌有绿松石。剑格上方有八字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越国的剑非常多,但只有这一把是越王勾践使用过的,这个铭文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剑的底部有11个同心圆,他们一个套一个,错落有致。剑身出土时寒光四射,虽然千年埋藏在地下,仍然削铁如泥,轻而易举地让16张纸四分五裂。当时青铜业高度发达,在没有高科技机器地帮助下,却能制造出连现代人都望洋兴叹地的兵器。

看着这把剑我不禁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吴越之争。当时他们经常打仗,后来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被俘获到吴国,沦为了夫差的仆人,放牛牧羊博得了夫差的欢心,三年后越王被放回越国。越王回国后每天枕着兵器睡在草席上,在房间里挂了一只苦胆,每当他松懈的时候都会去舔舔苦胆,告诉自己不要忘记了屈辱。十年之后,越国变得蒸蒸日上,终于最后打败了吴国。“卧薪尝胆”这个词和这把剑一样为后人传颂。

中国是被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祖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璀璨的中华文明,作为炎黄子孙,我深深的感到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应该时刻不忘: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篇二:华夏之痕】

利刃雕琢着磐石,虽百经风雨,但那铭文亘古不磨,永不退色;碎石激起了涟漪,虽稍纵即逝,但那晕染的水痕却永存心间,浸润灵魂。

华夏民族向来是懂得铭记的。把前人的遗迹视为神圣与珍宝,即使是穿越千年的文物,也要让其熠熠生辉,以为那是历史之痕;把古人的思想奉为准则与标杆,即使人已逝世不返,也要将其精神流传万世,因为那是灵魂之痕。

沿着茶马古道,访着古遗迹之痕。远离闹市,少了几分喧嚣,地处群山深处的茶马古道,至今仍是当地人的生存经商之路。古朴的石板路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台阶上的青荇素数着远古的故事。当外界都已在隆隆的机器声中变得浮躁时,这里依旧古朴清静,不染杂尘。马颈上的铃铛,自古至今,清脆得响着,永不停,永不灭。

中华的痕迹,如那镂刻的磐石,纵沧桑巨变,也不改自古的本性。要寻找探索丰富精彩的文明,就出来走走,亲身感受一下脚踏古路的深沉,手触石墙的震撼。

顺着镂空书廊,寻着显现思想之迹。一幅幅缥缈的山水图,一幅幅刚劲的书法,向我们吐诉着先人的高雅与不羁。手捧几卷书,口中吟诵着。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们领略到杜甫的阔达壮志;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我们感悟着文天祥的爱国正义。渐渐地,先哲的处世之道,育人之方,克己之法,兴国之理,如清流般涌淌着,丰富着我们的思想;前辈的雄才大略,坚韧之志如陈酒般至今仍芳香四溢,感染升华着我们的灵魂。

华夏的精神,如那荡漾的涟漪,纵使先贤身躯已孱弱,亦或远逝,但那高昂的灵魂仍鼓舞影响着现代人,思想的痕迹无形胜于有形,贯通古今。炎黄子孙们寻着古痕古迹,继承着发展着。

斗转星移,铭文不灭;水波虽逝,气韵悠长。古人虽已驾鹤西去,但其传下的有形与无形华夏之痕,都已铭记在后人心中,代代传承。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