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相关作文

【篇一:觅渡】

一个柔弱之身的白衣书生,一个慷慨就义的革命英雄,他,就是瞿秋白。

秋白的文才折服了一代人。黄埔军校,上海大学的讲台上都有他的身影。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大眼睛与坐无缺席的讲堂,无不衬托出他那熠熠闪光的才华。秋白热爱文学,喜爱探索知识带给他的欢乐。他一生可以浸泡在书斋里,伴着书香气息,创作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学。把文字间的美丽带给后人,成为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并完全远离世俗,脱离战火硝烟,兵荒马乱,不参与一切革命纷争。

尽管如此,尽管文学高于一切,尽管他会在腥风血雨的斗争中受尽煎熬与困苦,瞿秋白仍然选择了革命。在寻觅前方路途的岔路口,将小舟驶向崎岖蜿蜒的道路。

瞿秋白以职业革命家自许。“八七会议”,他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毅然决然的吼声。可随即,被党的“左倾”狠狠地遏制住了喉,等着敌人的屠刀来砍。秋白被捕入狱。他虽为柔弱之躯,却内心纵横交错,有坦荡如砥。秋白明了了生死大义,锋利的刀架在了脖子上,寒冷刺骨也全然不惧。他已获得了最大的坚强,从容。

秋白一生在觅渡,一生也没有泊在好码头。他在无尽的探寻,寻找生命的归宿,探究自己内心的本真。

觅渡,觅渡,渡何处?

【篇二:伟人瞿秋白观后感】

我爱学习名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我爱欣赏名人的英雄事迹,我爱借鉴别人的长处,发扬优点……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在时间长河的洗刷下我们每个人的优点都会像钻石般愈加光彩,显现出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例外,我们应该善于从不同的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伟人瞿秋白的典故。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故事中瞿秋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富有正义感,长大后毅然走上了为党奋斗的事业。

瞿秋白天资聪颖,勤学习,善思考,在考试中遥遥领先,写出一手好字。拥有独到的见解,作文生动形象,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卷面整洁,曾多次被学校表扬,在同学们的仰慕下,他依旧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广泛阅读各种优秀的书籍,大量的充实了自己的学识,为以后当的付出奠定了基础。

瞿秋白虽然只活了36年,可这36年他对党的付出仍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永垂不朽。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品质感染着每一个人,让我们受益匪浅。瞿秋白弘扬革命精神,他的品格鼓舞了成千上万的后人,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我们要缅怀这位伟人—瞿秋白。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把瞿秋白作为前进的模范,好好学习,为祖国效力。广泛宣扬瞿秋白的光辉历程,努力拼搏﹑奋斗不止,成为一个刻苦学习﹑热爱祖国﹑学识渊博、坚强不屈的人。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短片我们可以知道瞿秋白的成功并非只凭一人之力,而是与志同道合的人团结一心。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眼下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的特殊时期,同学们因同舟共济,团结一心。

学习伟人瞿秋白积极向上的品质与高贵的人格,正当一个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祖国,不负党的期望,让祖国因我们而自豪,因我们而骄傲,因我们而蓬勃向上,多姿多彩。现在的你将对未来充满期望,每个人的期待中都包含着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的希翼“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让我们齐心协力,在逆境中成长,相互竞争,互助同行,在历史上添上这辉煌的一笔!

【篇三:伟人瞿秋白读后感】

最近,我迷上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伟人瞿秋白》。这本书讲述了瞿秋白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2009年9月,瞿秋白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1年2月10日,在《人民日报》刊登的“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中,瞿秋白名列第一位。

瞿秋白天资聪颖,爱学习,善思考,而且从小就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有一次,在乡下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光着背在寒风里冻得发抖,瞿秋白就脱下身上的一件褂子送给他穿。

五四运动后,瞿秋白怀着“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志向,投身于为新中国而奋斗的革命浪潮。1935年2月,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瞿秋白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审讯、劝降,他都坚守革命气节,并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最著名的当属《多余的话》,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1935年6月,蒋介石密令杀害瞿秋白。瞿秋白在死神面前毫不畏惧,唱着《国际歌》《红军歌》从容来到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6岁。毛泽东曾为《瞿秋白文集》的出版题词:“他在革命困难的岁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也不愿屈服……”

一百多年前,瞿秋白曾经在江溪小学任教,他的这段任教经历是我们这所学校的巨大精神财富,瞿秋白精神是我们学校的校魂。如今,在我们学校,有手捧书卷的瞿秋白铜像,高大恢宏的瞿秋白图书馆,设计精巧的瞿秋白文化长廊;有声情并茂的秋白故事比赛,有精彩纷呈的秋白诗歌写作,有紧张激烈的秋白知识竞赛;有秋白英雄中队的评比,有秋白式教师的争当,有秋白式少年的角逐……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们追随秋白足迹,为社会的前进、学生的成长照亮一步之路,成长为秋白式的教师;在这里,一届又一届的少先队员继承和发扬秋白的“江南燕”精神内涵,遥望理想,寻求真理,执着高飞……

合上书本,我徐徐走到瞿秋白铜像前,仰视着高大的铜像,思绪万千——秋白爷爷,你是江溪小学永远挺立的一座丰碑,是江溪小学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瞿秋白,这个伟大的名字,江小学子会永远记住,华夏儿女会永远记住。

【篇四:一份好礼】

人生离不开友谊,友谊是上苍给我们的一份好礼。霍姆斯说,名声是无味的向日葵,带着一顶华丽而俗不可耐的金冠;友谊,则是鲜的玫瑰花,褶褶瓣瓣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友谊,是一份真诚的礼物,是朋友艰难时的温暖。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因而被贬颍州。当范仲淹将去颍州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至的官员害怕朝廷以党朋之罪名安在他们头上,纷纷避而远之。而有一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以为然,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真诚待友,是难能可贵的。国学大师吴宓和陈寅恪是一对好朋友。陈寅格死时,正值文革时期,吴宓仍然冒险给陈寅格寄信。

友谊,是一份信任的礼物,是朋友坚强的后盾。大文豪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后他们因共同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鲁迅为瞿秋白安排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写下了由瞿白秋拟写的对联“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是当以同仁视之”。

友谊是一份贵重的礼物,是朋友人生中的支持。恩格斯为了在经济上资助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不惜去帮助自己的父亲经营他所厌恶的职业,当时他和马克思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几乎每天通信,在革命上互相鼓励,支持。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又担任了整理遗稿的责任,完成了战友未完的事业。竭诚相助,亲密无间,乃友谊之最高境界。

如果说世界上除了至亲之外,还有谁是最关心,最了解自己的人,那么一定是朋友。友谊永远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瑰宝之一。如果没有了这份好礼,那么人在现实中是悲哀的,在心灵上是孤独的,在精神上是暗淡的。《庄子》一书中写到:“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一份好礼,一份友谊,足以慰藉我们的灵魂。

【篇五:学习伟人瞿秋白争当四好少年】

一代代伟人在中国出现,一件件伟事在世间呈现,一颗颗真心在世人胸腔。当我们说到伟人、伟事,我想到的是瞿秋白。这位伟人,他也和我们一样,中国万千人海中一个出生平凡的人。但是,为什么我一直惦记着他的名字,他的传奇故事,他的一点一滴呢?

从那天下午在阶梯教室的一段不到40分钟的一个小短篇,我就懂得了,“瞿秋白”这个伟人,他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瞿秋白出生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文化熏陶。但是,事情总是那么让人难以预料。那就是他与家人的永远分别。

从短片中,我认识这样一个瞿秋白:他爱学习,爱思考,肯用脑子思考东西,他同时是一个有正义感,有同情心的伟人。面对敌人,他严词拒绝。面对善良的人们,他微笑对待。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艰难的路,他跪着也走完了……他走的是那么累,那么辛苦,那么让人不能忍受这种痛苦。他一边不分昼夜的学习,另一边心里还承受着失去家人的痛苦。最后,他把身边的一切阻力,统统化为动力,完成了大学的学业。

瞿秋白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某一年的国庆节,大家都在欢欢喜喜,过大节。但他的心中不仅不欢乐,而且充满了悲伤与愤恨。在一气之下,他在他亲手糊的白色灯笼上写了两个字,那两个字力透纸背,令人感到一股悲愤之情。那两个字就是“国丧!”因为在小瞿秋白看来,这一个节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耻辱。而不是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的好日子。

我还敬佩视死如归的瞿秋白。当他被国民党压入大牢时,敌人逼他说出关于密码情报的事情,他却一点也不告诉他们,并且勇敢地与敌人正面做抗争。令人伤心的是,而后,瞿秋白他就去世了,他年仅36岁啊!他的时光过得总是那么快,有多少个春夏秋冬,他就与敌人抗争了多少年。

我希望大家都能缅怀瞿秋白的光辉一生,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建立爱国主义的情怀。

这篇小小的短片对我受益深浅,以后立志要做对自己有梦想的人。我不求像瞿秋白一样伟大,但我希望我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个伟人,在我的心中慢慢的发芽了,萌发了。

【篇六:外曲内直烛照心灵】

他曾经在书里这样写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曾经是鲁迅先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挚友;他曾经说着“此地甚好”,从容就义。他也许会在中国近代史的滚滚长河中被人们遗忘,但他为了更好的明天抛洒过热血,他就是——瞿秋白。

在他的心中,他因为“历史的误会”陷入了政坛。政治上的一切让他觉得痛苦,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做一个“文人”,以至于他不愿意冒充“烈士”而死。虽然这些是他的心里话,但是抹不去的是他为共产党做出的贡献。就义前,他自斟自饮,谈笑自若,虽说他承认了自己的怯懦,但在这一刻,他的淡然,他的无所畏惧更宣示着——即使他的生命与世界告别了,共产党的光辉会一直照耀着中国。“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说他时常感到十年、二十年不曾睡过似的疲劳,然而这一天他要告别这个世界了,终究是有留恋的,这个美丽的世界。一生的精力已耗尽,只剩下了一个躯壳。他的灵魂将会在遥远的天堂看着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将永远不忘今日的生活有瞿秋白的热血。

也许在中国的历史画卷中,有许许多多的烈士为了祖国更好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但在我眼中,瞿秋白必然是一个烈士,即使他那《多余的话》受到人们的正义,即使他总说自己脱离了队伍。如果一个人,整天面临着昏暗的囚笼,还有勇气拿起笔让人们看到真实的他,那他为什么不值得被歌颂?在死神一天一天的压迫下,他不怕《多余的话》被后人讽刺、嘲笑,他只希望更多的有用之才不被扼杀,不要步他的后尘。也许他是怯懦过,他是个“文人”,他只想过一生当个教员,他的心中没有雄心壮志。光是胸有大志的人又有几个能做到瞿秋白这样的淡然和无畏?不惜丢失了形象——但这是一个真真实实的瞿秋白。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他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人,但结果受伤的都是自己。在他的一生中,他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出巨大贡献,他主持过中央,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是如此的不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带领着当时迷惘的群众。他写下《多余的话》来诠释了他的所有,他顾盼自如,从容与世界永别,那样的淡然又让人感到他是那样平凡,就如同一枚烛焰,温暖、照亮了世人的心灵。

瞿秋白就是瞿秋白,历史的瞿秋白,共产主义的瞿秋白,中国的瞿秋白。

多余的话就不说了,懂的人自会寻觅他的足迹。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何必说。

【篇七:伟人瞿秋白观后感】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做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们应当学习所有伟人的品德,然而最让我敬仰的伟人,那非他莫属了。他年纪轻轻,便参加五四爱国运动;他曾参加过中共三大,起草党纲;他曾与上海工人在一起,武装起义………他便是伟人瞿秋白。

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他的精神是永不改变的,那就是光荣的为祖国而死。在敌人的百般劝降阴谋中,他坚强不摧的意志力使他不畏惧敌人的恐吓,向着死神走去。当时,哪怕他只是离死神一步之遥,他也不会害怕。我记得他面临死亡的时候非但不害怕,还大声说:“此地很好!”他的一生向帝国主义分子,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欺辱的!

他之所以不害怕敌人,不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的心。他认为为祖国而死是光荣的。面对瞿秋白这样顽强的爱国精神,那我们这些少先队员是不是应该更爱祖国呢?比起瞿秋白那么贫苦的生活,我们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是不是更应当感谢我们的祖国呀!可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校园里总能看到同学们扔的果皮纸屑,那样浪费资源,总有一天我们美丽的祖国会被我们自己消耗完,如果你以前是这样,那请你从现在开始保护我们身边的一花一草,一草一木,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不拖累祖国向科技发展的步伐。

是的,瞿秋白的身躯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印在中华民族的心中。也许有些人不明白一张恬静的脸,一副斯文的眼镜,一个弱不经风模样的书生能为祖国而死?那么让我来告诉你——因为他有一个爱国的心!各位少年们,各位少先队员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有益的事,一起争做四好少年吧!一起为祖国添光彩!

同学们,让我们像瞿秋白一样对人民,对祖国怀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让我们一起实现它吧!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