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幸福就是现在】
幸福就是享受拥有的,珍惜现在的。
——题记
幸福是什么?我要说,幸福就是现在。
把握住现在拥有的一切,这就是幸福。父母健在,家庭和乐融融,这就是幸福。亲朋好友都能开心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这就是幸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就是幸福。
我每天平平淡淡的生活着,有节奏的生活着,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倒背如流。生活没有一点波澜,只有偶尔的几次考试能激起我心中的热火。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所有事都突然地赶到了一起。中考了,结束了,我,落选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回过神来,我不敢接受这样可怕的现实。那样的每一天都是恶梦,我感觉糟透了。
时光荏苒,我又坐在考场里,但没有中考时的紧张与激动了,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明白,现在拥有的一切已是来之不易。我没有多少青春可以浪费,我的青春是要为梦想而奋斗,而不是为了过去而悔恨。临近放假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曾经的同学,变化太大了。不过,当再次碰面时,彼此的一个微笑都弥足珍贵。这一刻,我倍感幸福。
下课的时候,和同班的复读生一起,谈论着上一届的乐事,说着别人都不懂的故事,然后,只有说话的人哈哈大笑,旁边的人只有傻傻的问一句:“你们说什么呢?这么开心。”我们便笑得更欢了。
突然静下来的时候,我懂得回忆终究是回忆,是回不去的记忆。人是要向前看的,今天会变成昨天,昨天已成回忆,明天就是现在。每一刻,我都倍感幸福。
是啊!和好朋友打闹是一种幸福,回到家后听着父母的嘘寒问暖是一种幸福,在学校与家的路上来回奔波也是一种幸福。
他人拥有的可能正在失去的途中,你未曾拥有的可能正在来时的路上,不要抱怨你总是遇不到幸福,幸福就是现在。
【篇二:围城读后感】
也许是由于学识尚过于浅薄,初读围城时,竟悟不出半分深意,始终困惑我的是书名的由来,不明白这城,是如何筑起来的,锺书先生这城里所围的,究竟是何物,而这何物又是否足为今人所道。
后来再看时,或许是年岁长了几节,又或许是学识涨了几两,仅是读到那句“把刺刀磨尖当成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便已叫我心惊肉跳。全书看似平直朴实的语言下,藏着的是尖锐而敏感的情愫,撕破平庸的外裳,作者的悲哀是如此锐利,一针见血。宛如斗破苍穹的闪电,割裂天地。那是一个生活在上海沦陷、民族衰亡的年代的作家来自笔尖,最无声的呐喊。随着围城的落笔,我想,先生必定也在这两年里渐渐剥离围住了自己的那座城。
两年里忧世忧生,唯有时间不可挡。
主人公方鸿渐,出生在封建家庭,留过洋,稍稍有些才华,骨子里却又是带着虚荣的窘迫文人。他常常感觉自己被吹成一个大肥皂泡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人一搠就不知去向。迫于父亲给的压力假造文凭留学归来,在经历了与唐晓芙和苏文纨的两段爱情之后,终和孙柔嘉共结连理。纵观全书,在先生笔下方渐鸿绝算不得一个好文人,他身上缺点很多,与鲍小姐的一夜情,因为优柔寡断他伤害了苏小姐,因为好面子失去了他和唐晓芙的真挚爱情,最后选择了孙小姐,婚后的生活也总是争吵不休,两人时常恶语相向。可我始终觉得他身上有另一种和那个年代迂腐文人不同的东西,也许是他对小城市摩登姑娘的刻薄评价打动了我,也许是他说的那句“世间哪有恋爱?压根是生殖冲动”让捧书的我忍不住轻笑了一声,也许是他不愿像大部分人一样过着平庸的生活。总之,我从这本书里,读到了先生对这个人物的另一种诠释。他是围困在城里的可怜人,却也是那座城里难得的明白人与自由者。
他是一个被迫生活在上海的矛盾结合体,也是那个时代许许多多上海男人的写照,他与孙柔嘉的婚姻,何尝不是绝大部分人最终的选择。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角色,我以为作者多半会选择在最后添上一段二人的重逢。数年之后,依旧是上海车水马龙的街头,方鸿渐与妻子从市集买了做晚饭的菜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恍惚受到感应一般地转头,恰巧瞥见唐晓芙施施然从一辆洋车上下来,她的眉眼仍是当年那个稚嫩的如新鲜水果般的小姑娘,只是手上的蓝宝石戒指和她左手搀住的满脑肥肠的中年男人出卖了她,方鸿渐不自觉将妻子的手握得紧了又紧,大步朝家走去。
似是故人,却又非是故人来。
其实作者如果让唐晓芙和方鸿渐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然而我们不难揣测,不管娶了谁,结婚后总会有那么几刻发现娶的并非意中人。故事里如此,生活中亦如此。
而上海,作为一个爆发的都市,从来就没有山水花柳作为春的安顿。
“可能是因为故事中死人太多了,枉死者没有消磨掉的生命力都迸作春天的生意”,不知写出这句话的先生,在那年炮火连天的上海的春天里,是否受到了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如同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一般。
读完此书,更像是体验了一把山中清扰的热闹。
【篇三:待到春暖花开时】
海子得了第三届的人民文学奖诗歌奖,那时他已经逝世12年了。很多人都在惋惜他的离去,在他离开很久之后承认了他,深切的缅怀他——他是自杀的。
海子是个偏执敏感的人,所以他偏颇,他找不到幸福在他生命中存在过的一点儿影子,他与孤独为伴,与苦难为邻。在他的房间中,你会很惊奇的发现之中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他在贫穷中熬过了一个个独自写作的夜。现实与他无关,他与现实似乎天生不容,连小巷酒馆也不愿听他的诗词。
可他是那般有才华啊!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他曾祝福人世中的陌生人,可却把自己视作“尘世”之外的人,他愿陌生人前程似锦,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自己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终于,现实与他再无法共存,死亡,成了唯一的解脱,一列火车开向了他,带走了年轻的生命。
海子终未等待春暖花开,才华是可以积累的,能等到最后才是赢家。海子没能等待,那换作是你,你又会如何?
大海潮汐,春暖花开,我看见海子赤着脚站在沙滩上,回头朝我一笑,似是抱歉,似是释然。
【篇四:倍感幸福的树】
树是一抹彩虹,染饰着我们的生活。树是一泓清泉,润泽着我们的生命。树是一座火炉,温暖着我们的人生。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人,很多事物默默地付出。而在有一些人的心中,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要知恩图报,学会报答。
当夏天炎热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时,那些树像母亲的怀抱把我们拥抱在怀中。
人生如树,树是画面中最美妙的色彩。
人生如树,树是书篇中画龙点睛之笔。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当有情终眷属的时候,依靠在树下,亲密地抱着,这时树也会倍感幸福。
树为人类吸收着二氧化碳,为人类总是默默地付出,它没有要求人类如何地回报它。
一棵无私奉献的树,像一个母亲无私地疼爱自己的孩子。
我们应该和树做朋友,不应该乱砍乱伐。
在宽敞的大地上,每一棵树都倍感幸福,因为有人夸大其词地赞赏它,有人努力地赞美它。
在茫茫人海中,一棵棵树坚持不懈地屹立在路边。站在松懈的泥土上。而我们人类为何要害怕挫折,害怕呢?为何不可以像树一样,坚忍不拔,努力上进呢?
我们要像树一样坚持一懈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要学会接受幸福,感受幸福!
【篇五:囧妈观后感】
家庭成员的隔膜,终究是争执的原因。
一个非妈宝型的儿子,遇到上固执的老妈。想走走不了,不让走哇!
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家?
我有自己的主见,想去做一件事。可是,有裹住我的想法的想法的妈妈出击了。
有时,我不得不费好大的劲儿来跟我妈解释清楚,又要花另一个好大的劲儿来说服我妈。最后,才要花不是很多的劲儿去执行。
但是,万一碰上和电影里情况相似的“扔戒指事件”呢?
那我一定会和徐伊万一样,哭笑不得,神经紊乱。
我有时也会大吼大叫吧?
我有时也会生我妈的气吧?
我有时也会不明不白地要离家出走吧?
但又和徐伊万一样了,解决这事儿的,又是妈妈。
我想起了熊来到的时候,妈妈奋不顾身地说:“来啊,吃我啊!别吃我儿子!”;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害怕,哭的时候,妈妈一把把我搂在怀里;我想起《巴黎圣母院》里古杜尔(妈妈)拼死拯救爱斯梅拉达(女儿)的勇敢无畏。
母亲!
母亲!
我们为什么不多回顾母爱,只回顾“黑历史”?当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时,是否已将母亲置于度外?或许,她打过你、她骂过你、她赶过你,最后危难时刻,母亲是说什么也不会丢下你只保自己性命的。
所以,还等什么,快给妈妈一个大拥抱吧!就像徐伊万一样。
【篇六:与书中人物的密语】
暑假里,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在读《红楼梦》,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我看到一个瘦削的美女,应该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这是“黛玉葬花”吧!我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喊道:“小姐姐,小姐姐,你就是林黛玉吧?”,美女俨然一笑,看了我一眼,“你是谁?”“你别管我是谁,我来自未来,我到这里是想和你聊聊天。”
“你身体不好,要注意保养,多吃饭,增加营养,不吃东西没有抵抗力的!还有啊,你的宝玉哥哥很喜欢你的,你不要患得患失,宝钗姐姐不是你的对手。不过你要防着王熙凤哦,她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会撺掇着宝玉和宝钗结婚的。”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黛玉的嘴巴长成o字型。“你,你说的都是真的吗?我会努力保养身体的,为了我的宝哥哥,我也会多吃饭的,谢谢你,小妹妹!”我开心极了,终于穿越的我,干了一件好事。我对黛玉姐姐说:“不客气,只要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对我的最好的回报!”说着说着,我的梦醒了……在书签上,有一滴晶莹的泪珠,那是黛玉姐姐给我的信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