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棱相关作文

【篇一:你好朋友】

陌生的教室散发着陌生的气息。初中开学第一天,我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偶尔飘落的树叶,这新的开始,给我一种莫名的恐惧,心里有丝丝忐忑。

“啪”地一声,门开了。我看到一个女孩莽莽撞撞地冲进来。她脸上挂着汗珠,头发胡乱地散开,站在原地喘着粗气,半晌,抬起头来,晶亮的大眼睛里透露出不安。“老师……”“坐下吧。”她慌忙低下头去,向前走了几步,坐在了我身边。

我细细地看了她一番,她眉宇间有一种灵气,斜斜的刘海服服帖帖地乖顺地趴在她的额头上。看着她,心中升腾出一种莫名的情感。“你走的这样急,有什么事吗?”我问。“啊,哦……”就这样,我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和她相识的瞬间,好似有股清泉缓缓地一点点渗进我心里。缓缓的,一点点渗进我的心里,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她叫鲁星妤。

下午,大扫除过后。天已经很晚了,教室里,人已经走散了,四周很静谧。凉风透过窗棱,悠悠地吹进来。

我提着清洁用具,另一只手拎着沉重的书包。嘴上虽不出声,可心里却在呐喊:“重死了!”怎么办?想到路途遥远的补习学校,再看看外面。我面露难色。“要不?我陪你走一段。”她慢慢走过来,手搭在我的肩上,眼睛定定的看着我,似乎我心底的秘密都被她看穿。有人帮我分担,我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一只白净的手伸了过来,拉住我的手,还有一只手,接过了沉甸甸的袋子。抬头,看见她如花似的笑颜,如细柳般柔软的头发,在背后一甩一甩,双脚轻快地踏着步,仿佛列队仪式似的,脚步很有力。从她身上我感觉到一种无可言说的暖意。

她陪我走到了巷子口,转头问我:“你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我似乎能感觉到她的声音里有一股力量,怀抱着我。“好啊!”嘴角45度上扬,笑容蔓延开来,融进我的心里。

你好,朋友!这似曾相识的感觉越发地清晰。

【篇二:童眼看家乡】

南通素有近代第一城的美称,而濠河就是镶嵌在这第一城里的一颗明珠。

刚进入濠河风景区,我们就看到一个游船码头,便决定坐船游濠河。

游船逐渐驶离码头,向着河心开去。我把头靠在窗边,观看岸边的风景,远处,水光潋滟,树影婆娑,城市被斜阳的逆光镀上一层柔美的淡金。近处,各色的植物柔曼多姿,把飞檐斗拱、屋角窗棱衬托得一派古雅幽深。一切都是那么的如诗如画。濠河水面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着金光。有人说:“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波光粼粼的濠河就宛如一串串金色的项链环绕着南通城。不时有几条顽皮的小鱼跳出水面,打破了河水的宁静。濠河水十分清澈,连河底的石子也看得见,水是碧绿的,好似一块翡翠。

船慢慢行,天也渐浙黑,河面上星星点点地亮起了灯,沿岸的美景在彩色的灯光的映照下更加美丽动人。河正中有一个音乐喷泉,看那喷泉的水柱高高地喷向天空,水珠晶莹剔透,从高处落下犹如散落了满地的银子,激起一朵朵水花,洒在身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濠河的美,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我们学校的创办者,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曾经就住在濠河边的濠南别业里,每天都能看到这美丽动人的濠河。

濠河,她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天上人间。我们身处这座喧嚣的现代化的大都市,面对濠河这一汪恬静的碧水,我们早已沉醉在其中了。

【篇三:我与月光不期而遇】

推开窗,看看今夜的月亮。

似乎很久不曾细细看过月光。今夜,直到它如潮水般漫上窗棱,铺开一地幽幽的白,我才转眼凝视,任它悄然落入心中的深潭,浮起阵阵清凉。

这寒意使我拉开忧伤的心帘,像见一位旧时的朋友一样,举杯与你,相视饮去,你不动声色,清亮的光因那一杯香茗而有了温度。我邀你举杯,却只能回敬你我的崩溃。一杯,两杯,你的面容渐渐变得昏黄,像喝醉了一般,柔光缓缓溢出,围绕着我的是十里茶香。天真如你,皎洁纯净。想要低声告诉你,这是赠予你的,不用还……若茶凉了,我再为你续上。

远山含月月栖鸥,清风揽露露孤舟。

更有霜枫落如雨,云袖孤洒染城洲。

沉沉地凝望着你,窗外几棵高大的树遮住了你的身影,把你从我的视线里分成几半。感伤你不再是曾经高照大漠的模样,有人为你谱一曲动人的乐章;却感激你洗净尘世间的污秽与苦难,正如同这一刻,让我享受你的温暖,卸下狼狈的伪装,抛开沉重的行囊,从此不再流浪。就让你化作一串串写着思念的银贝,随波荡漾,被沙滩上嬉戏的孩童拾起,让他们仰着泛红的小脸,猜一猜这是来自何处的思念。在清晨逐着海浪,要把它们新送回大海,渐行渐远,忘了来时的方向。

而我视线里的另一半,被树影映衬得别有风姿,隐隐绰绰,仿佛是谁把墨韵挥洒,化成一缕薄纱,轻笼在你身上。又嫌不够绚丽,于是用几枝树影,绘成斑驳几行?今夜,就让我熄灭苍白的灯盏,与你久久为伴。

任月光匆匆地流淌,我穿过你的发香。

纵寒风吹拂你的面庞,江雪点亮你的清眸,那里面,是否也映着我的瞳孔,如果有,请允许我热泪盈眶。

我欲长歌一曲,却找不回熟悉的音调。晚风催人老,孤影萧条……相视一笑,我竟与你不期而遇。

【篇四:梅花】

清晨,身体还未及窗户,就已感到刺骨的寒意。下雪了。窗外白皑皑一片,风裹着晶莹的雪花扑向树枝,枝丫啪啪的撕打着窗棱,行人裹着厚厚的衣服,身影匆匆。

昨日,那枝头还有几片颇为清新的树叶去哪了?此刻也沉睡于泥土之中了吧。依然记得,花围里的菊花,那般婀娜多姿,娇羞可人。如今却也惧这寒冬三分,任凭大雪履住了芳姿。灰土土的一片,似是老人破旧的棉衣颜色。我不禁颦蹙眉头,冬,着的便是这颜色的吧!收回目光,室内娇惯的花朵依然是盛开,与外面的萧条相望。这寒冬,只有室内的花才能绽放了吗?

蓦然回首,一抹红,火一般灼伤了花的眼。是什么?探去,是以,梅开了。寒风中,即便是被吹得花枝摇颤,却依旧倔强地立在枝头,舞着独一无二的绝唱。没有蜂围蝶阵迷人眼,却有晶莹霜雪衬傲骨。来吧,风雪!虽无斑斓色彩,却有热烈如火的红;虽无牡丹般瑰丽,却胜在峥峥傲骨;虽无金桂飘香十里,却也是清香萦绕。自古,繁花渐乱迷人眼,但就是这点点艳红盛在寒冬,盛在清晨,亦盛在吾心中。

不需什么关照,不需什么关注。即便风雪交加,即使在逆境中,我孤芳独自赏。

【篇五:用脚做梦】

“1615……”我一边默念着一边在手机上输入我的准考证号。或许是紧张,或许是激动,加载分数的空档,我的心跳得无端剧烈,思绪渐渐飘回从前。

一个月前,我报名参加了课外班的零模考试,这是在一模前的最后一次演练,我分外重视。

还记得曾经的许多个夜晚挑灯奋战的煎熬,滴滴嗒嗒的时钟在黑夜中好似跑得格外快,窗外静得能听见远处地铁驶过的轰响。

擦了又擦的图纸、密密麻麻的草稿本、添了又添的辅助线,二次函数、圆、正方形让我近乎急躁。可这题依然顽强的立在那里,像一座不会倒下的石碑,暗示着我对于数学的无能为力。

“唉——”我闭着眼晴长叹一声倒在床上,经历过无数题之后的我筋疲力尽。

心中一个极轻的声音响起:算了,早点睡吧,明天再想。内心也唱起了顺从的催眠曲。可是脑海中的另一个声音响起:你还想像从前那样只是对着目标卡发愣,而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难道遇上一点挫折就要放弃自己前进的步伐?

心中像被什么击了一下,睁开了迷迷糊糊的双眼,瞥见立在书桌上的目标卡,格外刺眼。

重又坐回书桌前,拿起演算纸投身于题目之中,心中的梦想是一首曲子,哼着,激励着我一步一步迈向目标。

“叮”,一声提示音把我拉回面前的手机屏上,数学、物理、化学……那每一门充斥着我努力的分数显示了出来,内心充满了激动与喜跃。

想起了从前夜夜的挑灯奋战,想起了每天清晨耳机里阵阵英语听力声,原来那么多天的脚踏实地的努力,分数都知道。

正午的阳光从窗外撒入,温度正好,鸟儿扇翅拍过窗棱的声音是那么美好。我将一步步努力前进,用脚做梦,通向中考明媚的彼岸。

【篇六:挨打的滋味】

作为一个平时被老师较为看重的学生,挨老师打的滋味可是第一次尝到。

那是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下午。普通是因为照例是一个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下午,亮黄色的阳光滑过窗棱,轻轻踏入教室内。老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着课,同学们有的认真听着,有的直愣着双眼想着什么,靠窗的同学在阳光下享受着,有的还不时打个哈欠,伸个懒腰。不普通的是这是月考后的第二天。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慢悠悠站起身,纷纷走向门外透透气。我刚想站起来,数学老师冲进班里。说是冲进,可一点都不夸张,一股“杀气”破坏了原有的宁静,我本以为又是某个同学不写作业,可是没想到这尖锐的矛头划开慵懒的空气、温暖的阳光,指向了我。

老师二话不说,把我拖到了办公室。我起初还不知道是什么事,还未站定,老师一把抓起了一张月考试卷,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旁边是鲜红的分数。我从来没有考过这么低,我心里想。平时数学老师可是最最爱笑了,这时却因为气愤脸变得扭曲,他冲我吼道:“你这个学期到底是怎么学习的?我见过多少的年级优等生,还从没见过你这么差劲的!”接着,老师一边指出我卷子当中的问题,一边翻出了另几张卷子,是我们班其他几名学生的卷子,上面的分数与我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该有的失误,刺眼的分数,再看看年级排名,我的心在被刺痛后又一次跌下沟里。

接着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本以为老师这么生气,气完了也就结束了。但是他突然抄起了旁边的棍子,照着我腿上结结实实就是一下。当时我不只感到火辣辣的疼,而且感到自尊心被击了个粉碎,这一棍是实实在在打在了我的心里。这可是第一次挨老师打。我当时鼻子一酸,几乎要哭出来。老师放下棍子,语气缓和了许多,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我打了你,是让你好好的记住,没有一个人不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你这个月的状态不好,回去好好调整。如果你能改变现状,努力起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能扳回来。”

回到教室,我想到老师的话,想到那一棍子,觉得这一棍让我警醒,要想成功必须坚持努力不松懈。于是,我领悟了挨打的滋味——是酸的,是苦的,更是甜的。

【篇七:努力与重生】

窗台上飞落的一只小虫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一只长约一厘米的小飞虫,六条纤长的腿轻轻摇动,一对灰沉沉的翅膀透着无力与苍白。他的两条前肢搭在石台上,奋力想爬上窗棱,翻过屏障。在黄昏暮歌的肃穆场景下,他徘徊的身躯好似一个孤冷清洁的勇士。

夜幕已然降临,点点灯光勾勒出窗外如画的绚丽夜景,窗台冰冷的石台上唯有它悄然移动的身影,他的信心,会随着夜晚的来临一分分消减吗?

他看起来十分虚弱,稍稍爬动一会儿便要喘吁许久。只见它的前肢奋力勾住窗棱,后肢将身体慢慢撑起,触角不停摇动,试图向上攀登,可他刚准备向上迈步时,却一个趔趄,滑落在原地。他并不灰心,毫不犹豫地上前,前肢不停颤抖两侧的腿也在一旁努力撑着,可还是久久僵持不动,他仿佛急躁起来,扇动翅膀,向上蹿去,可还没等前肢搭到窗棱之上,就摔了下来,翻了两个滚,瘫倒在一边。

一株吊兰在一旁静静地瞧着,沉默,无声地表达出她冷眼旁观漠不关心的意愿,招摇她随遇而安的态度,那可是无声的嘲笑。只见那小飞虫在石台上休息一阵,又重新忙碌起来。这回他似乎找个好办法,他不再剪直线向上攀爬,而是斜着走,左侧三条腿撑着,右侧三条腿勾住,然后慢慢匍匐着,终于爬上了窗棱。

可是抬头放眼望去,往上的路更加艰难,笔直光滑的玻璃隔开了他的生存希望,他试图还用刚才的方法攀爬,结果却摔下了刚才经过千辛万苦爬上的窗棱,前功尽弃。他无力站起,只是趴在冰冷的窗台上,摆动着触角,仿佛在痛苦地呻吟,绝望地看着窗外。

我很想帮助他,于是将一株吊兰伸到他跟前,可是他倔强地躲开了,留给我一个坚定的背影。

窗外华灯璀璨,那黄的灯下聚集着许多他的兄弟姐妹,他苦涩的泪滴在石台上,却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他低头思索良久,凭着他对窗外世界的向往,他毅然决定再试一试,他缩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借力往上窜,这时的他已是筋疲力尽,每跳一次都是使出浑身的劲儿。熬了大半个钟头,他终于胜利在望了,可是又一次,肆虐的冷风将它无情地推下窗子,他拼命扑扇翅膀想要挽回,可风裹挟着他微薄的身躯,狠狠丢在石台上。

他终于醒了过来,依然是躺在冰冷的石台上,他望着那片昏暗的天空,抛下所有的抱怨和烦恼,没有挣扎,只是默默站起,有默默走向那唯一的生路。

坚定的背影,出现在长满荆棘的道路上;佝偻的身躯,移动在百经波折的现实中。只有一颗坚毅的心能斩断荆棘,闯过磨难,获得重生。

——后记

【篇八:我想握着你的手】

我想拾一朵落花,思量盛唐的繁华;我想听一曲箜篌,感受晚唐的壮烈;我想紧握你的手,我的大唐传奇。

走在繁华的盛世唐朝,览一幅大好锦绣山河的图画。日出的金辉撒遍大唐的每一寸土地,给每一张橘红的瓦片都镀上碎碎的金粒,让每一块青砖都揭开了纱衣。齐整的大理石街道通向一幢幢鳞次栉比而又造型别致的小楼。通向花琅阁的桂花糕的袅袅清香,通向春泰院鸳鸯双炙的浓郁,通向茗茶坊的茶香四溢,通向米麦行的盈车嘉穗。且不说这一幢幢红瓦青砖的小楼,每院内的格局构造各有千秋,单单从外面见到的:雕着凤凰的红木窗棱,万绣坊缫制金丝银丝的窗纱,镂花的象牙门手挂在铜黄的大门上,四角翘起的飞檐下叮叮铛铛作响的银铃,便无一不向世人道尽了这盛唐的奢靡与浮华。当然,还有那些各具特色的小楼内,有的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翠松柏中,有的竹花坛盆景点缀嶙峋石山间。又各有各的意境了。

走在唐朝的街道,你会更深刻的感受到她的美丽与开放。许多身材丰腴白皙的女子,外置鹅黄品目氅,内衬橘红锦银裹胸衫,点着红火鲜艳的花钗,绘着翩若流云的斜红,款款在街上行走。几个胡人牵着矮马,披着兽皮的外裳向西市走去。赶马的车夫斜着身子坐在舆(车厢)前伸出的木板上,挂饰的八只銮铃清脆的响着,小贩的叫卖声,老爷们的马蹄鸣声交错混杂。一派祥和与开放。

走到晚唐的肃穆凋落,听一曲商女凄婉《玉树后庭花》。当我看到大唐百姓流离失所,看到金碧辉煌的皇宫中仍旧歌舞升平,我便知道这颗璀璨的明珠终将陨落。像几粒星子坠入深海,如几滴清泉落入空谷。安禄山、史司明的铁蹄踏碎了精致的琉璃窗阁,节度使的权杖击落了皇帝的九旒帽帘。我看见浮萍一样的百姓游离失所,我看见不知从何传来又未将何去的一封封家书。我看见战争的烽火持续燃烧三月,我看见娇艳的花儿溢出苦涩的泪水,我看见多少楼台在愁雨中哭泣。但当我我看见多少将士在夜中望着家的方向却还是坚定地向前行走。我便知道,这就是大唐,她从未改变。

我想握着你的手,我的大唐传奇。

我想让历史永远握住你的手,我的大唐传奇。

【篇九:不长大该多好】

此刻正坐在书桌前挥动着笔,身处于作业浪潮的朋友,你是否会常常放下笔,在心里默念一句:“如果我不长大多好”?

的确,那个无忧无路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唯一能够用来纪念的,只剩下那些老照片,被随意丢在抽屉之中,窗棱之边,墙角一隅,这都是非常宝贵的回忆。

随手拾起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男人半蹲在一个摇篮前,一手拿一个奶瓶,一手一个拨浪鼓,使劲地摇晃着拨浪鼓,两颗系着红绳的小槌一下、一下的有规律的撞击在鼓面,引得鼓面一起一伏,振动不止,发出“咚咚”的乐音,同时腾出另一只手,握住奶瓶的瓶身,在哭闹的婴儿面前摇来晃去,试图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可那婴儿非但没有停止哭闹,反而闹得更厉害了,一声声洪亮的啼哭在整个房间内回荡,男人顿时乱了阵脚,将拨浪鼓摇地更急促了,婴儿不断地伸展这手脚,将盖在身上的被子踢开了好几次,男人连忙将拨浪鼓一扔,去给婴儿盖被子,被子没盖上,手和脸确是给婴儿踢了好几脚,这便是年轻时的父亲和处于幼儿时期的我,想想我当时也是实在任性,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完全不顾其他人的感受,俨然是一派“一家之主”的风格。

在母亲的账本中又翻出一张照片来,照片是前几年照的,如今拿出来,表面上却没有半点灰尘,反而如刚打印出来似的干净,拿到灯光下细细观察,电灯的光在照片表面映射出一条条清晰的光路,那张照片照的是我与母亲,那个时候的我天天想着玩,不想吃饭,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嘴角挂着三两颗饭粒的小孩,在前面颠颠的跑着,脚尖不时磕在地板的突起上,身体向前倾去,险些摔倒;后面跟着一个妇人,以手掌面相上,拖着一个小碗,一手抓着一个勺子,从碗里舀起一勺饭,追着孩子,想把这勺饭送进他口中,然后咽下去,再吃下一口,这样的画面始终在我脑海里飘着,这是记忆的结晶,讲述了那时我是多么不愿意吃饭,只想着玩,母亲又是多么辛苦地逼着我吃饭,现在想起,何等温馨。

而今,随着学业的加重,作业的增多,我与父母之间的感情逐渐的,有些淡了,我是多么渴望回到过去那个无忧无虑的时代啊!如果我不长大该多好!

【篇十:明窗照世界揽镜修自身】

清代张潮言曰:“人为君子,外则忧心家国,放眼寰宇,内应兼修其身,慎独自省”,古人睿智的言语告诉我们,生于当下,我们不仅要开阔视野,着眼世界,也要不断反省,检视自身。

正如林清玄关于“镜子”与“窗子”的生动比喻,我们要从镜知人知优劣,从窗观物观得失。

以镜省己,是不记辉煌落魄仍正确定位自身,在完善中发展。

《论语》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金无足赤,人物完人,生来便近臻完美的人并不存在,我们要做的,是在一天天的自省中收获,从点滴的积累里完善人生,孔子贵为“第一大圣人”,却从不固步自封,师从老子、郯,并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他的谦虚与自省闻名于世,若无自身的“思齐”与完善,何以教化三千弟子,创立封建正统思想儒学?

正如三毛所说“人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自省自悟也绝非一日之功,那注明教育家梅贻琦,以教育兴国为理念,常常劝导学生要学会每日去反思、探索,他常道,真正的教育,是学生自身的“删改”教育,若能做到日日“删改”,那么离教育的真正理念就不远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若只看到青天的辽阔,就妄想一步登天,结果也只是望洋兴叹罢了,自省亦然,只有日日完善,点滴积累,璞玉才能成为温润闪烁的珍宝。

以窗观世,是打破局限开拓眼界,着眼世界的宏大壮美。

透过窗去,是“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的寂寞,透过窗去,是君臣相隔是“文死谏、武死战”的激昂正气和赤子忠心;透过窗去,是六朝风雨城墙耸立的千般凝重与万般沧桑……窗外的世界,有悲喜,有圆缺,有烈日离家的征人,也有七月流火里叹息的良妇,若局限于一屋之内,见到的只有几尺见方的天地,只有放眼窗外,着意世界,视野才能更加开阔,才能品味这世界的多姿多彩。

如余秋雨所说:“经历过风浪的人自有一种气定神闲的韵味”。什么都没有经过,什么都没见过,见识自然浅薄,麻雀永远无法体味雄鹰所征服的蓝天,而不拒于室,着眼世界的人自有一派广阔的胸襟与谈吐。

乔叶说:“不出去看看,你永远无法想象世界的广大和自身的渺小”;亦舒言:“修明自身,自省之人更能领悟生命的真谛”。而我要说:唯有内外兼修,自省同事视外,生命价值才能以充分展现,才能不留遗憾绽放光彩。

阳光下,窗棱明亮,镜洁如新,它们于徐徐微风里,静候人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