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可爱的老师】
刘老师是我们一至三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教的语文可谓是生动有趣。就连平时上课总是搞东搞西的学生,都会静下心来认真听课。
在我的印象中,刘老师是又淡又细的眉毛,衬托一双眯眯眼,这样的眼睛和眉毛,让人感觉刘老师的脸略微有点圆润。
刘老师是可爱的,性格是温和的。刘老师总是笑眯眯,即使我们惹刘老师生气了,刘老师也只是笑笑,并告诉我们说,“……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下次要改正!”听了这样的话,谁下次还要惹老师生气呢?刘老师说话也带一点儿话音,总是把卷舌音的字带上一点儿调了。
我非常喜欢听刘老师讲课,她那温柔的语气,风趣的话语,叫谁听着都舒服。另外,刘老师非常尽职尽责,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她都会细心辅导,从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上课时,你有不会的问题,她一遍一遍地教你,直到你会为止。讲重点内容时,刘老师还会给我们普及一些课外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
刘老师还是一位爱穿裙子的“小仙女”。一年四季,几乎没有几天是穿裤子的。“小仙女”的裙子有很多:夏天穿纱纱的,春天穿不厚不薄的,秋天穿长长的,冬天穿厚厚的。而且刘老师不像其它老师化妆,连个眉毛都不画,就是纯素颜美。
我非常喜欢我们的刘老师,只可惜她已经不教我们了。不过,刘老师和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篇二:古灵精怪的妹妹】
我有一个小妹妹,她只有三岁,但却很有心机。
她大名薛一琳,但我们都叫她棉花糖。她会经常拍别人的马屁或向别人撒娇。妈妈说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像她那么有心机。
有一次,爸爸理了头发回家,一开门,棉花糖看见了爸爸就冲了过去,抱着爸爸的腿就说:“爸爸,你的发型真帅!”这马屁把爸爸笑得合不拢嘴。还有一次,楼上的阿姨来我们家玩,她刚一进门,棉花糖就马上跑过去给她拿拖鞋,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她又给阿姨搬了一个小椅子,并让阿姨坐下。阿姨给她竖起了了大拇指,说她以后的人缘肯定特别好,是啊,谁会不喜欢那么有爱心、有眼色的孩子呢?
每次我给她零食时,她也会肉麻兮兮地对我说:“姐姐,你真好,你真是一个好人,姐姐,我喜欢你!”每次都让我哭笑不得。
她长得很可爱,所以很多人喜欢她。每次去张家港公园跑步时,总是会有几个老爷爷和老奶奶围着她,夸她聪明可爱。她还会背古诗,3岁多就会背二十几首了,其中还有曹操的《短歌行》、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种很长的诗歌和散文。不过她说话时总是口齿不清,前后鼻音不分,卷舌音和翘舌音不分,我们都想尽了办法帮她纠正,但是没有任何效果,这也让妈妈很头疼。
棉花糖在熟人面前比较活泼,俗称“人来疯”,但她在陌生人面前就乖得像只小猫。
她的脾气也很倔,因为她的头上有两个旋,脾气就像驴子一样,每次跟她打口水仗都以我失败而告终。她脾气虽然不好,但对我却非常有爱,每次去超市买东西,总要帮我拿一份,如果我不在家就会把好吃的放到我的抽屉里。
这就是我的妹妹,一个人见人爱,古灵精怪、聪明可爱的妹妹。
【篇三:我教妈妈学说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接触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由于语言不通,常常闹出许多笑话。有时一句话,要比划半天别人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我决定教妈妈说基本的普通话。
万事开头难。教一个没有语音基础的成年人学普通话,这难度不言而喻。我从基础开始,平时在家里我主动用普通话与爸爸妈妈交流,在家里形成说普通话的氛围,让妈妈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意识。还找来学习普通话的教材,像辅导小学生一样,耐心地教妈妈发音,让妈妈掌握发音的技巧,弄清楚前鼻音、后鼻音,并帮助她区分平舌音和卷舌音,并让她多加练习。有时为了纠正一个词语里含着的英山语调,我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示范,反复纠正,直到妈妈读标准为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妈妈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了。我不满足于妈妈的一点进步,继续强化妈妈学普通话。我教妈妈朗读我课本上的文章,发现读音错误及时帮助纠正,还让妈妈每天坚持半小时跟电视上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学说普通话。这样,日复一日,妈妈现在能说一口基本的普通话了,走南闯北,再不怕闹出笑话。每当妈妈说起学习普通话的经历,她逢人便说:“多亏了我的好老师——宝贝女儿。”这时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