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相关作文

【篇一:难忘的“第一次”】

在我这十二年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煮饭,第一次被批评,第一次得奖状……但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参观沃柑基地。

在家里,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那次,我突然开窍,觉得要好好劳动,便趁着妈妈要去沃柑基地摘果,我也跟在她身后来到这美丽的地方。

刚下车时,一眼望去,满上遍野的沃柑,看得我眼花缭乱。每一棵果树都像是一个站岗的士兵,直立立地杵在那。风一吹,果树上的树叶随风摆动,像是在向我招手。

我迫不及待地拿上钳子和桶向沃柑地奔去。我仔细挑选了一棵果又多又大的树,便立即开始动手了。刚开始我并没有掌握好方法,总是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剪下一个果,还不小心扎伤了手。但是,这一点点小挫折是打不倒我的。

渐渐地,我找到了方法,开始熟练地剪下许许多多的果。看着桶里的果渐渐满上,我的心里有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即使汗浸透全身,也没有任何抱怨,这也是我成长的一步。

走近时我就发现,沃柑不像苹果、梨那样的树,果长在树的上端。而沃柑则长在靠近土地的地方。虽然它们长的位置不同,但它们的外貌都是光鲜亮丽的,味道也都是清甜可口的。

其实,这也说明了现实社会中,不管是高高在上的领导人物,还是扎根底下的基层人民。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光辉背影是一样的,为人民任劳任怨的辛苦也是一样的。

我们不能说环卫工人只是帮我们扫个地而已,算不上什么大事。如果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劳,哪来的干净整洁的街道?不只是环卫工人,许许多多的基层人民都是如此。

那次摘沃柑的事件,使我印象深刻,还学会了许多道理。不仅仅是让我知道了坚持,还让我明白了人人平等的道理。

【篇二:心目中的英雄】

当下,一提起“英雄”这两个字,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对抗疫情的各类工作人员。但这些英雄隔了一层媒体,让我对他们的壮举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我要写一写在我心目中实实在在的一位英雄——我的爷爷!

就在大家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一下子了吞噬这个盛大节日前所有的热情。这种冠状病毒传播性非常强,目前也没什么特效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隔离。通过新闻了解到,好多人因为不以为然,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意孤行聚会而被传染,有的甚至全家都被感染。这时候能将国家的号召和专家的意见及时有效地传达给老百姓,是多么的重要啊!大年初二,我的爷爷接到要去村里做好宣传工作的通知。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爷爷的工作,他是一位最基层村支书,也是一位党员。爷爷一出去工作就是一整天,因为饭店都关门歇业,我爷爷中午也没地方吃饭,他挨家挨户地去宣传,等到下午回家我听他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他新的口头禅是“为国家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不能出力,绝不添乱”!

后来去村口的防疫站值班,爷爷每天早上吃上满满一大碗面,凭着一碗面的能量要坚持值一天班。有好几个晚上因为要值班都没回家,我打电话问他怎么吃饭的,他就说吃了袋方便面。要知道我爷爷可是谈方便面色变的一个人。我在家吃方便面时,爷爷经常叨唠我好久,说那是垃圾食品又没营养,饿死他都不吃。我的爷爷竟然吃方便面,我不由觉得吃惊,又由衷地心疼他。

再后来,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时候,各小区管控也不得不更加严格,各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一家只发一个出入证,并且每天只能一人出行一次。我爷爷依然雷打不动地去村里值班。出租车也停运,出去打不到车,爷爷就步行去村里。要知道我们家到村里可有十几公里,爷爷就凭着他的脚走到了村里。我爷爷已过花甲,每天从窗户看着爷爷匆匆的步履,我觉得我爷爷真的好伟大!

其实像我爷爷这样在基层踏踏实实干工作的人很多很多。一些人埋怨因为疫情出不了门,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至少还在温暖的家里吃的饱穿的暖,有多少基层工作人员正在寒风中默默地守护大家。就像新闻上说的,武威暂无一例病毒感染的背后,有这一千多位党员在负重前行。在我们看电视,嗑瓜子的时候,他们在宣传,封路,盘查,检疫。我们家园仍宁静祥和,没有被瘟神光顾,离不开这些人的付出。我很自豪我爷爷就是其中一位!

这几天我们这儿解封了,防疫站也撤了。我就问:“爷爷,你这下就可以轻松一些了吧!”爷爷说:“才更紧张呢,因为所有路都解封了从疫区回来的人就多了,我要时刻注意从外面回来的人员情况,做好盘查工作,确保其他人的安全。”我为他如此敬业的精神点一个大大的赞!

这就是我身边最平凡的英雄,他只是千千万万为国家和人民默默付出者其中的一员。愿疫情早日离去,祖国安宁,山河无恙。让我们和这些心目中的英雄一起期待春暖花开!

【篇三:兰】

兰,是普遍存在的植物,但,它绝对不是普通的。

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君子,其中,梅代表傲然挺立;竹代表坚忍不拔;菊代表安逸悠然。而兰,代表翩翩风度。

兰,比不上牡丹的天香富贵;比不上玫瑰的妖娆妩媚;比不上桂花的十里香醉;比不上郁金香的生来高贵,他从来不张扬,未开花时,全身清一色的绿色,就如草一般,甚至与草不分。直到开花,才会有些花篮或其他颜色的花,但是,就算如此,绝不有一丝浓艳,花有清香,但是绝不袭鼻。有时,分不出花与叶,分不出清雅之气。他就一直静静的,静静的。

它是普通的,绝非普通的。

他代表朴实。清一色可以说明,绝不代表奇特的颜色,就连叶片也很无华,长条状,如草,且向上生长。开花也不张扬,花不大,色不艳,味不浓,清香不飘香。他就像朴实的基层人员,不炫耀,只做好自己分内的,少时只用清香感染周围几人。只有开花后,将花种传出。

他代表君子风度。他没有婆娑姿态,只是亭亭伫立,不生侧枝杂叶,整体的趋势就是突破天际,就如君子一般正直。花味清香,淡雅清纯,就如不贿赂,不贪污的两袖清风的人。临寒不屈,烈晒不倒,遇风不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向钱、势低头!

爷爷当年说的话,就像这兰一样陪了我七个春秋。

“你看这兰,朴实无华却有君子像,坚韧不低头。朴实自有节俭,以前的时代,没有太多富贵人家,平民家里的积蓄是节出来的,大家都是从基层干起,就算穷到连锅都掀不起,也没人去干见不得人的事。节俭与正直,加上朴实不外显,是咱们家的根。”

那时的记忆,恐怕只有这些了。从那时起,我保证我要稳扎稳打,正直待事,不外张扬,也是那时,我没有过卑躬屈膝。这才能做一个君子,一个正直的君子!

清风又起,淡雅的清香,又起。

【篇四:令我感动的人】

社会很大,个人很小,但却是一个个小的个人堆砌了整个社会。每一个人都依存于社会,所以我们都应该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而你,亦或是农民,工人;亦或是官吏,富贾,而你却让我们铭记,因为,你让我感动,让社会感动!

——题记

高压输电线上的“特种兵”

你的相貌很普通,放到人群中很难有人能容易的找到你:一对蚕眉横卧在宽大的额头下面,眼睛不大不小,却流露出坚定。鼻梁挺拔,胡须刮得干干净净。你就是郑璐。

你曾经是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现在成为了一名行走在大漠戈壁上的高压电路检修员。你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你在这十年间从未向家里提起过自己的职业。

你十年如一日,用脚陪伴着高压电走过这一千四百多千米的长路,使得这些调皮的小家伙,在4069天中从未捣过一次乱。

你不仅仅是一名尽职尽责的检修员,还是一名工程师。你不但研制了“硅橡胶绝缘清扫器”,还使得电路检修工作更加标准化、流程化,为我们日常用电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正是一个个“郑璐”,他们在一线的兢兢业业,才有了我们现在安全、稳定、舒适的生活。但是再好的工人也需要有人领导,上行下效,只有领导者带好了头,才能让整个整体都变得优异。

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

廖俊波长相普通,可是内心却不平凡。你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当过平凡的中学老师、基层干部,在群众之中打拼许多年,了解百姓疾苦,心系天下苍生。你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心用情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愿意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面对全省第一的贫困县——政和县,你既不打“退堂鼓”,又不当“太平官”,用勤奋、实干、严谨创造了“政和速度”。离开政和县时,全县的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十佳,完成了贫困县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你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有承担责任的胆气。你常常勉励下属:“只要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

同事朋友都称赞:“他浑身阳光,清澈透亮,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行为与德性之美,永远胜于颜色与体型之美。”我们奉献给社会,终有一天社会也会反哺给我们。

你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令我最感动的人。

【篇五:众志成城防疫情】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乡(镇)、各村(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们星夜兼程的奋战在防疫工作第一线。当前,防疫工作已进入关键期,各级党委(党组)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防疫工作要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防“疫”工作做好“攻防图”、开出“对症药”、打好“温情牌”,就一定能剿灭“疫”情。

防“疫”有方,绘图为重。习近平总书记在防疫工作中强调:“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由于春节是人们回家团聚的日子,绝大部分人已回到乡村、社区的家中举家团聚,有人员集中或分散的特点,各级党委(党组)负责人,就要有大“疫”当前的“危机”感和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心中时刻有一张重点交通要道图,重点居住区图、重点商贸图、重点防控图,要科学判断,周密部署,及时把党员干部分派到重点点位,及时宣传和发动广大志愿者、群众积极参与防疫中来,形成群防群控机制,把“疫”控制在家门口,做到有情况及时报告,对疑似人员要及时送医观察,并组织救治。对疑似人员要有隔离图、对左邻右舍坐标图、对隔离处置流程图,做到管控要实、人员去向要明。同时,要未雨绸缪的做好复工图,提前着手准备学生流、民工流叠加返城前期工作,做好上门服务,全面摸排辖区企业,掌握复工时间,明确复工条件,确保学生上学安心,上班人员放心。

防“疫”有方,群防群控。习近平总书记在防疫工作中强调:“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大“疫”当前,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广泛宣传,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共同参与防疫防控中来,形成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同时,也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激活“最后一米”基层末端“神经”,特别是在关键时期,更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关键作用,组织好辖区内的党员、干部加入“党小组长+楼栋街长+户长+乡贤达人+志愿者”的联防群防机制,形成网格化管理小组,开展好划区域划网格盯户盯人头,形成一人动户户知、人人为“疫”而战的格局。

防“疫”有方,人间有爱。虽然“疫”无情,但人间有大爱,无数的医生、警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在逆行中细致周到的服务,目的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健康。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更是彰显党员干部的责任和当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自己也有家人,也需要照顾,但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最需要的前沿,守好属于自己岗位需要的“阵地”,在坚守“阵地”上的同时,已把群众当亲人,“微笑式服务”已经成为一线防疫工作者中最靓丽的风景线。做好防“疫”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千万户共同的责任。也许因为某一户有外地回归人员没有及时到社区、政府进行登记,在社区工作者走访中排查出来了,就有可能多次上门查体温,询问自我隔离情况,这时就需要群众多理解多包容,毕竟在“疫”前没有特殊,也没有例外。同时,通过开展送家书,说一句暖心的问候,拉近与自我隔离人员心与心的距离,彰显人间大爱。

【篇六:致五年前的自己】

五年前的自己:

五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这五年,你长高了许多,与家里的书架一般高了。

今夜,繁星闪烁,你一直都喜欢仰望星空,看见夜空里的一个个“小眼睛”,你常常会思绪万千。今夜,我也禁不住提笔给你写封信,聊聊天。

你知道吗?自从前段时间你心中有了梦想,那可真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真的,你先别急着反驳我,以前得过且过的你真的有了很大的变化。

2015年12月,一篇演讲《黑土麦田实干兴邦》让你心头一颤,获得耶鲁双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秦玥飞毅然回到山村扎根基层。当时,你惊呆了。耶鲁毕业生当村官?没错,他说:“每个人都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而我要让我的村民们实现它。”于是,这个理想让他毫不犹豫地脱下名牌西装,换上胶鞋和蓝布衫,组建团队去基层帮助穷困的人们,用双手托举起他们的未来。

亲爱的,你可知道,他托举起的还有你的梦想。你呆在电视机前久久不能平复,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得有多大的勇气呀?从顶尖大学到田间地头,他为了这梦想得放弃什么、面对什么啊!偏远荒凉的环境、陌生的村民、落后的思想、巨大的落差……秦玥飞的坚持让你内心深受触动。那一刻,你看见了理想给人的身心注入的力量和无怨无悔的坚持,看到了中国的青年,中国的新时代!

冷静片刻,你陷入沉思,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你是否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信念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你参加了义工,成为了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讲解员。那个夏天,你总是对着镜子练习动作、眼神,努力去认识展厅里的每一种化石,与老师一起探讨。讲解稿上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刻在你心里,它们在你的内心不断碰撞,一次次带给你自信和力量。于是,你心中一个强烈的愿望在呐喊——成为主持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向外国人自豪地介绍中国,让他们真正认识一个有着辉煌文化、国民都有强烈责任感的文明古国。

亲爱的,至今还清晰记得,当你第一次真正站在恐龙化石前,接待第一批游客时,你一直在心里呐喊:“加油!相信自己!”虽然双手渗出了汗水,虽然心中充满胆小与恐惧,但是平日的辛苦训练和镇定自若的讲解让你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赞许的目光。你猛然发现,有一股力量鼓舞着自己去落落大方地解说,让你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嘿,这是梦想的力量吧!从此,你遇到难题便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亲爱的自己,你还记得这样一个充满力量的自己吗?

亲爱的自己,还记得上一次写信告诉过你,外公也开始读报了。哈哈,最近外公总唠叨:“外孙,快看看咯。”他指着报纸乐得像个孩子,“党的十九大召开,咱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啦!”他还说,“总有一天,我会去北京天安门看看!”瞧,外公精气神越来越好,老爱提着水杯到公园去转悠。对了,上次忘了告诉你,外婆说,她的梦想啊,就是全家人健健康康就好。这不,活到老学到老,外婆鼻尖上挂着金丝老花镜,正伏在书桌上勾勾画画呢!至于爸妈,他们最近可忙啦,总加班,常说:“大家都在进步,我们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总之,家里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忙活着,全家人都有满满的正能量。

亲爱的,我想,在中国一定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们一样,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家庭。每每想到这里,我总是心潮澎湃。是呀,只要每个人矢志不移地追求梦想,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祖国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亲爱的,请相信自己,相信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你有梦想。

夜深了,亲爱的自己,晚安!

五年之后的自己

【篇七:平凡的岗位】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封住了我们彼此对新年大声的祝福,也挡住了我们回家的路,虽然不能走亲访友、出行聚会,但是人与人心中的距离,依旧是那么的近。

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并不在于需要干什么光辉伟大的事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为国家抗击疫情工作添乱,如果条件允许,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有幸的是,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我的爸爸是一名基层民警,我的妈妈是一名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平时觉得他们都是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在我的心目中从来没有觉得他们的工作是多么的神圣和伟大,可是在这次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他们的默默无闻体现出的是不平凡担当。妈妈在社区积极走访、电话询问、摸清往返人员流动情况,最短时间完成对所管辖区居民的排查。爸爸这几天几乎没有回过家,及时接收、传阅、下发文件,努力争取时间。因为大家都知道,时间才是这场没有硝烟战役中最宝贵的东西,爸爸妈妈演绎出了“螺丝钉”的伟大。由此我为他们深深的骄傲。事实并不止我的父母,还有所有抗击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你们不平凡的付出让人们感受到了冬天里的温暖。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就只有尽量保证不外出,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检查,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期盼疫情早点过去。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我们共同的战“疫”!唯有相信!相信再深重的苦难都会过去,相信我们的春天会如期而来!

【篇八:以根为题】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令我们感动,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令我们震憾……然而,当我们获得一个个的哲理之后,“感恩”一词也应运而生。

有一天,我路过一片草地。那儿的小草绿油油的,十分可爱。这时候,一株红玫瑰映入我的眼帘——那株玫瑰枝繁叶茂,顶上有一朵开得正灿烂的红玫瑰,娇艳的花瓣上淌着一两颗晶莹的、滚动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花朵显得更妖艳、更妩媚了,就连那墨绿的的叶子也是那么的熠熠生辉。玫瑰的下面还有几朵正含苞待放的花骨儿。它们被一团嫩绿的萼片包裹着,露出点点火红的花瓣,增添了丝丝神秘感。让人心里常识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想:这株玫瑰如此娇艳,究竟谁的功劳最大呢?绿叶?阳光?泥土?我的脑海突然闪过一个字——“根”!

对了,是根!根的功劳最大!它每天躲在黑暗、潮湿的地下工作,不断地吸取泥土中的水分和养分供给土地上的花和绿叶。除此之外,它还要在汲取养分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入地底下扎根,那里有狰狞坚硬的岩石和贫瘠的土地,可谓是困难重重。根辛勤地哺育这土地上面的花朵,但人们却把赞叹和光芒留给花和绿叶,而根只能继续工作着……

在生活中,有着无数个像根一样的人——在抗日战争的时候,那些身份卑微、没有任何官职头衔的士兵们,功劳难道比毛主席、周总理小?那些大企业、大集团的底层人员,公司的成功难道没有他们的功劳?正是有了这无数的根,上面的花朵才会开得如此的茂盛美丽;正是有了无数个士兵,我们才会打败日本,成立新中国;正是有了无数个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工人,中国才会像现在这样繁荣富强。

一朵漂亮的花,底下有无数条忠心的根;一个成功的人,后面有无数个团结的团队;一个繁荣的国家,后面有无数个尽职尽责的人民!

所以,同学们,请把鲜花和掌声送给工作在基层的人们,他们正如一节节铁轨,推动了祖国腾飞的脚步,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请让我为你们深深鞠一躬,请让我为你们深情地说一声:“谢谢!”

世界上没有最成功的人,只有最成功的人,只有最成功的团队!就让我们也参与到根的事业去吧,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无数基层人员的恩情!

【篇九:猪眼看世界】

我是一只猪,地地道道的家猪。我在猪圈里和同伴们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丝毫不用像祖先一样为了糊口奔波于山林。当然,到了一定的体重时我就要被送上屠宰场。在我短短四个月的生命里,我发现了人类世界的一些怪象,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的主人十分富有,从他的吃穿用度中就能看到。然而,他的钱却并非靠自己打拼的来,而是靠啃老。他从一出生开始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用为生计发愁。他属于那种不学无术,整日插科打诨的人。而他家的佣工,家境贫寒,却吃苦耐劳,且有一身的本领。那位佣工成绩十分优秀,却因为家境原因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出来挣钱养家。差不多的年纪,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妈妈说过,人类世界竞争残酷,优胜劣汰。只有有本事,能吃苦的人才能过上好日子。我深信不疑,可是看到主人和他家佣工后我却对此产生了怀疑。

我常常听主人家的老管家和几个老佣人谈论所谓的国家大事。在他们口中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触目惊心。好像大战随时都会开展。这些大国之间仿佛很有钱,他们可以拿出大把大把的钞票去研究军事,战争。可是每个国家高层都在嚷嚷的:让全国贫困人民一起奔小康;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虽小有成效,可不少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却远远不如在军事方面的研究。没错,国家需要强大,但不是说人民生计生活才是燃眉之急,人才是国之根本。真令人搞不懂。

县里,市里,省里,甚至国家的领导人都很体恤人民群众。他们时不时就走进基层,或微服私访。但很多潜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他们也看不到地方真正的情况。因为每次只要有风声一放出来,那些基层干部们。就会开始给群众们做工作,整改地方“面容”。说难听点就是做面子工程。领导们都只能看到好的一面。甚至有基层干部,只不过听到了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就开始在各方面做起文章,最后搞得劳民伤财。真看不出来是体恤。

哎,人类的世界,真搞不懂。

【篇十:中国农民展现奋斗精神】

赵日初是一位普通农民,却用画笔当锄头耕耘了一片多彩的田地。500多幅劳动图景的油画展现了他30多年来不懈奋斗的精神。这句“向世界证明,中国农民拿锄头的手也能画好作品。”从一位农民身上展现了我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

凭借热爱走到今天,赵日初诠释的是追求精神富足的能力。古云“仓廪实而后知礼”,在马斯洛需求的底层——温饱解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食粮,为自己充电。这样向好追求的决心从古至今从未中断,我们看“不改其乐”的颜子,“三日弦歌不绝”的孔圣,甚至精神的满足优先于饱腹之感。改革的春风已至基层,精准扶贫的福音传遍大江南北。如此强大的惠民政策更是实现农民作画能力的根本原因。向内有个人向“善”向“好”的决心,向外有大国政策的保障,农民赵日初追求个人爱好的能力展露无遗。

上文提及十九大以来国家的政策实施,然而这样的政策得以践行离不开广大基层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满足于现状的坚持奋斗。国家的强大正是国民的强大,国力的提升来源于国民的动力。

正如赵日初的那句话,中国的基层人民也具备向世界证明中国不服输的奋斗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是留给奋进者,而不会等待畏难者。”在30多年的绘画中,谁敢说他没有遭人质疑,备受打击之时?然而越挫越勇是奋斗精神追赶时代步伐最有力的强心剂。南仁东教授当年意识到了中国与世界顶尖科技的差距,于是那句简单的“我们也建一个吧”在多年后的今天成为了现实,中国天眼闪耀在银河之中,那正是清华老教授为国为民,不断克难奋斗的成果。放眼全国,更有革新的“无人”“共享”技术披荆斩棘,有高中生挑灯夜读面对“苟日新”发展的社会和世界。中国在奋斗,离不开中国基层人民的奋斗。

由此观之,中国农民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式人物,中国农民的企愿“让世界看到”也是中国如今的心愿与追求。他,他们,我们的奋斗精神,是书写出未来的油画笔,是铺展未来的最宝贵财富。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