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感】
知道张海迪的人,都把她当榜样,知道张海迪的事迹,人人都像她去努力学习。妈妈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张海迪的事迹,一次,我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张海迪的书。
从书中写到张海迪童年故事,在她五岁的时候,一次意外,让张海迪造成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从此双腿不能走路。亲人都以为她要靠别人来生活,张海迪没有伤心,反而在生活中很快乐,她开始自学。张海迪先从小学课本学起,后来,又自学中学和高中课程。
张海迪爱帮助别人,在十五岁的时候,她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生活。在农村,生活条件差,患病的人有很多,她用零花钱,买来《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等医学书,钻研苦读。后来张海迪成了一名乡村医生,为乡亲们治病,得到他们的好评。
1993年,张海迪又完成吉林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考试。张海迪又开始创作小说,至今出版作品有,《绝顶》、《轮椅上的梦》等等,还翻译一部部作品。
张海迪以自学的勇气证明自己,身上的障碍全然不顾,用生命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上学梦!
【篇二:看见】
有一个名词,它其实比较抽象,我认为它的意思就是不愿意乱七八糟,蝇营狗苟地生活。--题记
上周五,我依旧看了我的偶像周国平的书,至于书名暂时保密,可以告诉的信息——周国平大学修的是哲学系。那一次的阅读,我真真切切地思考了,心领神会。我印象最深的,是看见了“哲学”二字。
“哲学”谈的无非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那我能不能调换一下顺序:观“人生”,观“世界”。
我看见的“人生”。是的,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当然没有多么多的阅历,也未经历过人世沧桑。但在我看见的生活中,大多数人无非是保持忙碌的常态,不过,的确,辛苦乃是生命之常态,但是,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人呢?上课睡觉、说话、烦扰那些渴望智慧的人,上班主任的课成缩头乌龟,上其他的课就成齐天大圣了。我能不能猜测,我看见了你们这些人的人生,就完全是俗的无畏,雅得轻狂,没有一点意义与价值。
我看见的“世界”。这个范围确实过于大,我不是高官厚禄者,也不是国家总统,更不是什么卫星,还是一名在小县城里安静上学的学生,但我想象一下,在此时此刻,世界上不同的人都在做些什么。习总书记应该在某一地区进行检查,或是在某一极贫困地区建设工程或是为了国家在召开什么会议,我无从知道,但我清楚习主席一定在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谋福利。那些有志向,有梦想的人一定在奋笔疾书,不懈奋斗。与此同时,你、我在做什么?
我看见“哲学”二字,心潮翻涌,思考。进一步,我体悟到了读书的巨大力量,一个人倘若在青春期通过阅读,写作,宁静,思考来充分领略内心世界,那么一定会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成长。这时,你一定能够成长。
周国平说:“成长的真理是自我教育”。是的,通过自我教育来进行阅读,进而看见某一事物,一定能成长,一定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篇三:经典之窘作文】
【篇一:经典之窘作文】
最不应尴尬的经典,如今却陷入了窘境。
建筑,自文化形成之始,便伴随人类一直走到今天。如秦之万里长城,清之宏伟皇宫,近代之朴素胡同,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人类遮风避雨之地,也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但如今,因为人们对经济的过分需求,经典建筑,或已被毁成残砖烂瓦,只剩几处地基记忆着曾经的存在;或被不伦不类的安插在现代建筑之上,体验着“高处不胜寒”的孤寂;或早已被人遗忘,如那幽怨宫女,每日着华绡罗裙,戴钿头银篦,却赢不了“帝王”一顾。曾经的经典,却被人们利欲的价值观贬低至极。
经济发展不可或缺,但文化才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对于民族而言,要尊重经典建筑,须衡量清楚经济与文化孰轻孰重。
名著,乃是历代立德立言之高超文人耗尽毕生精力所著。它们凝聚了文人的心血,结晶了文化的精华。《论语》《资治通鉴》《战争与和平》《管锥编》,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朴素名字,却是文学上无可替代的经典。时至今日,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尊重。君不见,那厚重的经典封面,如今却只被细尘抚弄;君不见,那一部部似与经典名著有牵连的电视剧和电影,却只是贻笑大方,愚弄稚儿之作。名著之所以为名著,是因为其著书出名,思想无邪,有教育意义;而今日却被浅薄思想之众人封存于府库之间,不见天日,而有时被拿出借用,也只是众人扭曲其中情节,娱乐大众罢了。
越来越浮躁的今天,人们注重外在的感官享受,忽视了心灵宁静与幸福,热衷于浅薄娱乐的碎片文化,遗忘了高雅深沉的名著。唯有超越现实,与书为友,体验那洗尽铅华、穿越流年的经典之作,才可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安栖。
窘迫的经典,却也似映照了窘迫的人心。在这利欲熏心、金钱至上、浮躁喧闹、功利世俗的社会,再精彩的经典,也失却了应有的光华。真正可怕的,不是经典的遗失,而是人心的不古。我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明白,真正的愉悦,不是浮躁的感官享受,而是经典带来的心灵的洗涤与升华;真正的财富,不是那浅薄的一张张纸币,而是经典所沉淀的历史精华。
【篇二:经典之窘作文】
当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时,人们一片拍手叫好,毕竟当今人们的阅读现状堪忧,同样堪忧的还有那些人们口头上从未忽视、行动上却一直忽视的经典——它们也陷入了窘境。
经典是前代人们的思考和创作,它们穿越了时间的风沙走到今人面前。大浪淘沙的时间,在浩如烟海的书作中去芜存菁,把前代文明最完美的产物呈现出来。然后人们走近经典,阅读经典,了解经典,这很好,不是吗?
看起来确实很好,而实际上全然不是设想的那样。不然的话,教育部门也不用费心费力在课本中加大传统文化的比例,让下一代们更好更系统地接触经典——至少接触中国的经典吧。叫好声和质疑声同在,往往是无奈之举。
是教育部门的无奈,其实也是经典的无奈。提及经典,人们立刻想到的或许就是卷帙浩繁又厚又重的书吧。相比于砖头一样的书,对现在的人们来说,似乎还是手机比较令人愉悦。物质社会里,每个人都很忙,闲了,心里也还是乱的。读不进书,干脆便看电影玩游戏,唱歌喝酒,生活中充斥了各种娱乐,经典自然也没了容身之地,只能尴尬地畏缩在一角,像个冷宫里的妃子。
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应当是接触经典最多的人了,曾见过一种说法:大学不应该开设哲学系,因为哲学那三两句话,都是先贤们的毕生经验,学生们理解不了。这或许也是经典的一个窘境吧。人们说:这是好书,可惜太深奥,我看不懂。看不懂,是因为看不进去。从前简单的农业社会,晴耕雨读便是一生,心如止水,阅读中与作者神交,岁月静好,一天一天慢慢品读。如今却不行了,打开手机便是各种娱乐新闻,狂轰滥炸之下,心中浮华喧嚣,哪还能静下心来品读经典蕴含的妙处?经典是安静的,浮夸的内心和经典格格不入。一个人浮夸不要紧,整个社会都浮夸,经典只能被抛弃。这令人惋惜,却也谈不上“时代的悲哀”,只是“人心不古的悲哀”。
人心不古,经典遇窘,而洗涤内心,又恰是经典最合适。从下一代开始吧,让经典从他们年幼时便滋养他们的心田,让浮华喧嚣之风离开他们,再由他们为这个世界洗去铅华,重回一个心宁静的社会。人心宁静,经典也能走出窘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