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介绍武汉的作文】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星期五的晚上,我观看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的开幕式。于是想起了今年八月在武汉游玩的经历。
我去过的许多省会城市中,武汉是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一个。
武汉是历史名城。辛亥革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留下了“一桥飞跨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名句。老城市一般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建筑规划问题。例如我们沅江,湘北的老区规划较晚,呈现的就是脏乱差,与新区表现出鲜明的对比。作为一座有着3500年历史的城市,武汉对此的应对方法就是“拆了建,建了拆”。在武汉,我看见一座座高楼大厦正在建设起来,我也看见了一幢幢低矮的楼房被拆毁。
建,我们中国人是最擅长的。三峡大坝、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不都是我们中国人凭借汗水与智慧建设出来的吗?拆,我们中国人却有点保守。拆的背后,是技术上的困难,也是人心中的阻碍。毕竟中国人是恋家的,拆房子着实不让人愉快,于是“钉子户”这种东西就出现了。所以大部分城市的政府,不愿意在老区大兴土木。
但是武汉的政府不同,或者说武汉的人民不同。他们有勇气、有魄力面对拆迁,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热情和自信。我觉得武汉是活的,新的楼房建起,旧的楼房拆除,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境。别的城市在我眼中,倒像是只进不出的一只贪吃蛇,后面拖着一条累赘的尾巴。
当然,黄鹤楼可没有拆了。晚上在长江边的大堤上散步,左手边是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江的对面,高大的建筑群绵延到目力所及,黄鹤楼高踞在背后的蛇山上。这样不同历史的激烈碰撞,在一片LED灯光中逐渐融会贯通,组成了灿烂美丽的武汉江畔夜景。
不顾母亲的禁止,我执意下到大堤那边,摸一摸长江的水。江水出乎意料地温暖,轻轻拂过我的手心,匆匆流过。我忽然醒悟:武汉人、中国人没有因为高速发展而忘本!
曾几何时,我担心中国的飞速发展会冲昏下一代的头,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本源。但是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们的发展,不是把我们的根甩在了后头,而是二者骈进,互有补充和协调。你看这江水,也在和我们一起日夜不息地前进哩!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丢的!
武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武汉人也有尚武的精神。今年的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行,它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力量,善于创造与继承,不断超越与完善的国家。武汉,已经成为一张中国名片,被自信地递到世人手中!
【篇二:妹妹的幸福生活】
世界上有很多种幸福,比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和朋友一起去游玩,周末能够睡一个懒觉等等。我感到最幸福的却是一句话和一阵哭声。那一阵哭声是妹妹发出来的,而那一句话是爸爸从电话那头向我大喊说:铠铠,你有妹妹啦!
当我在电话里听到这句话时,我高兴的都快说不出话来了。当时我就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去医院看我妹妹。可是却又两个难题难住了我,一是我还要去上学,二是妹妹是在老区医院出生的。思前想后,我决定周五放学坐101去。
终于到了星期五,我放学回家拿上车卡上了101路公交车,因为兴奋,我都忘记第一次自己坐公交车的害怕了。到了老区医院见到了我的妹妹,她可真漂亮呀!红红的小嘴,白白胖胖的身子,她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当我轻轻地抱起她时,感受到了,这就是幸福!
慢慢的我的妹妹长大了,一个月两个月……九个月,随着她的长大,人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慢慢地学会了抬头,慢慢的学会了翻身,渐渐地学会了自己坐自己爬自己扶着东西会站会走。她现在可厉害着呢!还会和我来回推球玩呢。偶尔我写作业的时候她还扒着书桌站在旁边看着,其实她还没有个书桌高呢,不偏过去头,我都看不到她。
我写完作业和她玩耍的时候,兴奋的她对我又抓又挠。虽然抓的很疼,但我觉得这就是幸福。当我放学回到家第一眼就能看到她对我又笑又挥舞胳膊时,这就是幸福!当我坐在沙发上她爬过来抓着我的腿站起来对我大叫时,这就是幸福!
以后她会慢慢的学会跑。学会说话,叫我哥哥,那时我就更加满意了。
【篇三:家乡新貌】
夏风习习,坐在家门口的爷爷奶奶看着近处高速路上那一辆辆飞速行驶的小汽车,不禁赞叹:“来我们这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内坑老区都变成一片热土了!”放目远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灯光璀璨、规模宏大,两个人相视一笑:“泉州理工学院都变成了真真正正的职业大学了。”
恰好,爷爷的手机响起,他拿起手机一看,一条信息映入眼帘。内坑的公众号又发送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有几张老照片,目光所见到的——是有些泛黄的黑白照片,是尘土飞扬的街道,是两旁有些破旧低矮的房子,是有些浑浊的天空。
“啊?这是哪里,怎么……”
“以前交通闭塞,人称‘晋江山区’。当时的内坑街就是名副其实的‘水泥’路——窄窄的,坎坷不平,稍不留神,常是人仰车翻;下雨了之后,一脚下去,裤子上就飞溅上了许多泥。人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在田间地头劳动着。为了补贴家用,屋前屋后都养鸡养鸭。住的也都是土房瓦房,温饱都是问题……那时总是盼着过年能吃上一顿饱饭……”爷爷收起了笑容,陷入了沉思。
“这是,内坑?”我不禁张大了嘴,“不看不知道,有图吓一跳呀。”“也怪不得你惊讶!毕竟咱们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自然想象不到它以前是这个模样啦!”奶奶一脸的见怪不怪。
“嗯,跟现在一比,估计是天差地别了吧!”
“那当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乡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生活开始改善了!人们提着皮包开始与外商合作,建起瓷砖厂、拖鞋厂、汽配厂……财源广进。从此生活变了样,再也不是那个‘晋江山区’。老天眷顾着勤劳勇敢、奋发图强的老区人民啊!”奶奶笑了,为内坑的蜕变而骄傲着的人们啊!
“21世纪就更不用说了,内坑人对教育也有了更新的想法,懂得了孩子读好书才能走四方,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直至大学,内坑的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们引以为豪的动车站、职业学校正在飞速地‘升级’,这更是让这片红色的土地锦上添花!”爷爷骄傲地说道,看着远方,看着光明的未来。
我家门前的场景,变了,变了……
我不禁自豪地暗暗思考:内坑的变化是晋江变化的缩影,更是中国变化的缩影。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祖国的希望。为了内坑的美好未来,我们不会停下创新、拼搏的脚步!
天色渐暗,高速公路依旧车水马龙,街上的人们依旧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