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清明节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清明》,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在每年的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扫墓祭拜,给在阴间的祖先捎钱花,并求得祖先保佑平安。
今年的清明节和往年不同,我并没有去我的祖先那里扫墓,而是去了我八年未去的曾姥姥坟上祭拜。曾姥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只能隐约想起她是一个很善良、肯吃苦、一心一意对孩子好的天使!
我们坐车来到了曾姥姥生前的故乡,然后把车停到一个院子里,便带着纸钱等东西下沟了。下沟路上的景色非常美:粉红色的小花,郁郁葱葱的树木,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山峰……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的脑海里全部都在“放映”着曾姥姥的点点滴滴。
我们抄小路向曾姥姥的坟走去。走了一会,终于看到了墓,我迫不及待的跑了过去。在大家都到齐后,我们便开始烧钱了。我们先在曾姥姥坟头挖了个小坑,插了一面小黄旗,接着我自告奋勇拿着镰刀给曾姥姥的坟头“整容”,也就是把坟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在烧纸时,我们先在坟前划一个圈,防止别的鬼来抢曾姥姥的钱花。我们还拿出牛肉、面包、苹果摆在坟前给曾姥姥吃,因为曾姥姥生前最爱吃这些了。最后,舅舅拿着鞭炮给曾姥姥送上默默的祝福,希望曾姥姥在天堂过得好一些……
时间滴滴答答地过去了,我们要走了。可我还是依依不舍,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啊!曾姥姥!我一定会来看您的。
【篇二:猫狗之间读后感】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看了好多书,最令我爱不释手的是关于动物的一本书,名叫猫狗之间,这本书很有意思。主要讲的是关于猫和狗之间的事,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在云南的一个偏远农村住着一户人家,家里面养了一条狗叫土白,由于家里老鼠太多,主人从集市买了一只猫回并取名叫黄琪,只从黄琪进门后家里日子没太平过,这两个家伙每天打打闹闹,谁也都不肯让谁,而且都争着爱向主人撒娇,更爱吃醋。
有一次,主人上山砍柴留下黄芪和土白在家看门,这时老鼠正在偷吃大米,黄旗看见了,急忙扑过去,狡猾的老鼠急忙逃跑,黄琪紧跟其后,经过几大圈的回合,老鼠溜到厨房的水缸,黄琪一不小心被水缸边上的青苔滑进了水缸里,土白看到了在一旁急得汪汪汪只叫,急忙奔到山上,主人知道家里肯定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快速赶回来,立马从水缸里救出半死不活的黄芪。
从这以后他们关系有了缓和,还有一次就是,农村发洪水,由于,土白刚刚生了几个宝宝,洪水眼看就要漫入家里,还好聪明的黄琦有这个本领,用它的嘴一个一个的把小狗叼到了屋檐上,这样就避免了洪水冲进家里。否则这几条小狗肯定没命了,经过这两次两件事以后,它们终于成为好朋友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知道,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要相互帮助理解。追求美好的生活,更要去做到一个明事理,宽容的人,就像书里所讲,猫和狗本来不是一路人,可到了关键时候,还是体现了本身的善良,这样才有了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得救的结果。
【篇三:珍惜】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与生俱来,血脉相连。淡得看不见,浓得化不开,一路走来,一路收获,一路感动。
自我来到这个世界之日起,她便与我形影不离。她是姐姐,我是弟弟。暖黄的灯光下,清秀的字迹在纸面上流淌,像极了一首哼唱的歌谣。灯光洒满纸面,映衬了她微卷的短发,清新的面庞。还记得刚上幼儿园时,那个哭着找妈妈的我,同样泪眼婆娑的她,啜泣地对我说:“妈妈一会儿就来接我们了。”
日子就这样,随着我们一起的欢笑,随着我们一起的沮丧,开始变得多姿。
一直以来,姐姐都比我学习好,这让我变得处处跟她作对。有一次,我跟姐姐为了争一只玩具打了起来。“都站好了,好好想想为什么罚你们站着,谁想好了,谁就来告诉我。”妈妈生气的吼道。我和姐姐站了一会儿,商量着怎么给妈妈承认错误,然后互相推让着谁先去。最后,我们俩一块儿找妈妈承认错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妈妈的这种方法也在不知不觉间离我们远去了……
想到这,我不禁失声笑出了声,妈妈问我:“想什么呢?看把你给美的。”我不好意思地说:“没想什么。”妈妈提醒我说:“别走神,认真写作业,有不会的,让姐姐给你讲讲。”
记得那是一个蝉鸣的午后,我们一前一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姐姐举着班级的小黄旗在前面走,班级里以调皮赫赫有名的小白,嫌姐姐走得慢,从后面推了姐姐一下,瘦小的她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我想保护她”,念头闪现在我的脑海。尽管我连夜路都害怕走,但是担忧、害怕她受到伤害的想法早已使我顾不上那么多。“我家里是男子汉,我要站出来”。我抓起小白的小黄帽,以我自己都诧异的速度,飞快的消失在了操场中。记忆中的那个午后,只留下边跑边喊的声响,满身的灰土,和一个个妈妈姐姐担忧的问询,和自己成为“英雄”之后的傻笑……
这段时间,我总喜欢跟姐姐拍合影,身边有个姐姐,我感到很幸福,我把每一个片段珍藏,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这也使我渐渐的懂得了,在世界上除了父母亲情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手足之情,这也许就是上帝赐予我最温暖的礼物,它都是我心里最温暖的记忆。
【篇四:野菊花】
花种类很多,但是我最喜欢的是野菊花,它虽没有牡丹、月季那样鲜艳,却像小草那样拥有不甘堕落的信念。
初春,我在门口种花,我把种子从袋子里拿出来,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草,什么花,我只是把它种在土里,任凭它们生长,不料,一粒种子滚落到了石缝中间,我没有管它,只是感觉它不会生根发芽,那里的养分实在太少了。
我看着那些小草,一个接一个发芽,那一株丝毫没有生机。然而,那一粒种子却在石缝中努力挣扎着,努力吸收石缝中那少量的养分,它迫切看到阳光,它不想在土地中一直待下去,它生出了根,它正在努力向上生长,一场春雨过后,石缝中的泥土松软了许多,它一鼓作气,露出了小脑袋。
它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但心狠手辣的石头却把它割的面目全非,但它并不放弃,长出更多的叶子,石头终究打败不过它。
到了深秋,它竟开了花,那是一株野菊花,它举着鲜艳的黄旗,毫不向寒风低头。现在,它从石缝中一泻而下,整片土地呈金黄色,虽如瓶盖大小,却密密匝匝的。
我看到了,我也明白了,野菊花就是野生的精灵,宁可切碎入药,也不任人玩弄,它不向石头屈服,也不向寒风屈服。它毫不拘束,有香就尽情散发,有花就尽情开放,今年有一株,明年必定一片,星星点点的,总会连成一片,仿佛一缕阳光,被造物主随意倾撒在这里。在深秋,连檀竹都变得落魄,连松柏都变得暗淡,唯有它,举着黄旗,在山坡上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从山顶一泻而下,在河岸上大放光彩。你侧耳细听,会听见奇妙声音,那是野菊花野性的呼唤。
野菊花影响了我的一生,它告诉了我,别向困难屈服,一切困难只是通往世外桃源路上的一些磨难,虽然现在有可能“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只要克服了困难,就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未来。啊!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只因它影响了我,我才能克服那么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