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相关作文

【篇一:给感动截图】

不妨按个暂停,给感动截个图,存进心灵的相册里。

冬至日,那是个我年年都期待的日子,在那天,奶奶总是会给家人包上几大筐的饺子,猪肉馅的,虾肉馅的,韭菜的,白菜的,做个满满一桌饺子,小孩子抢着往嘴里塞,而大人们总是看着我们疯抢。

可就是那个冬至日不一样,我退出了“小孩”的行列,为庆祝我“长大”这一次包饺子的不仅有奶奶,还有技术青涩的我。

我仔细盯着奶奶的手,一点点记在心中,放馅料,沾水,在一捏一捏,折出饺子褶子,一步步下来,她的手就像舞台上的钢琴家一般灵活,我还正发着呆,她便已经包了大半筐了。我可得赶紧加入,我笨拙地学着她的动作,折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丑饺子”。

包得正在兴致上,我手一抽,感觉一道冰凉的口子在我小臂上绽开,我没来得及回头去看看,就已经感觉到从口子里流出来温热的液体流满了我的手臂,正往地板上一滴一滴地流着。

我不觉得痛,亲人们一哄地围在我身边,大人们抓住我的手为我清理伤口,而弟弟妹妹也凝视着我的手。

“哥哥流血了。”

小孩子们追着我的手臂,一个劲地朝伤口吹着气,腮帮子鼓得又大又圆,帮我轻轻擦着地上的血迹。

暂停吧,现在。

世界为我的感动截了图,一群人围着我,有人拿着创可贴,有人皱着眉头盯着我,有人一点点跪在地上擦着,有人小心翼翼地为我处理着伤口。

这一幕被我截图下来,保存进了我的心里。

【篇二:母爱如树】

我最想感恩的人就是妈妈,她就像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保护着我。也像一只辛苦的蜜蜂,为我着日夜辛勤地劳动。

母亲是最疼爱我的。记得那是一个寒冷孤寂的冬至日。那天,我家里却阵阵欢声笑语,都在等待着主角“饺子”登场,可是当妈妈打开冰箱时,发现里面饺子一个也没有了。妈妈只好遗憾地对大家说:“对不起,冰箱的饺子一个也没有了。”爸爸立刻说:“没事!少吃一顿饺子没有关系。”“虽然爸爸不想吃饺子了,可我和弟弟想吃啊!”于是我和弟弟跑到妈妈的面前,撒起娇来:“妈妈,哪有家庭冬至日不吃饺子啊!”妈妈无奈地看着我们,说:“放心,妈妈一定让你们吃到饺子!”说完便穿上大衣,走出了家门。我们只能日送着母亲的背影在寒风中慢慢离开。

时间艰涩的一分一秒地过去,可母亲一直沒有回来。九点。九点一刻。九点半。九点五十。眼看要十点了。终于,走廊上响起了母亲的匆匆的脚步声,我和弟弟急忙冲过去搂住母亲,母亲气喘吁吁地对我们说:“刚才我去了小卖部,可里面的饺子都卖光了”。我只好打车去了大超市,好不容易才买来了一盒速冻饺子,吃着妈妈买来的饺子,嘴里全是母亲的厚爱。

妈妈总是上夜班,要上十几个小时,时间远超正常人的上班时间。所以母亲常常对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上好的大字,找到好的工作,收入高工作就不会太累。不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劳累,也不要像我一样后悔读书时不够努力。”我一直记住了这一些话。

母亲!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疼爱,也感谢您一直对我的谆谆教诲。母亲!我一定会感恩在心,您就等着我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吧!

【篇三:冬至,一场“吃货”的交流会】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使同样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城市印象。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来自祖国的不同角落,于是,本周我们利用班会开展了一次关于冬至的“吃货交流会”。

先听我来说说吧,我的家乡在贵州毕节,那儿峰峦叠翠,独有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融山、洞、石林为一体的岩溶景观。因为气候潮湿阴冷,贵州人的冬至,便少不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看!妈妈熬制很久的红油锅底,在锅里咕咚咕咚地冒着热气,配上枸杞红枣,萝卜青菜和那肥瘦相间的牛羊肉,一口下去,暖心暖胃寒意尽消。如果你有机会在冬至日来到贵州,我一定会邀请你围炉而坐,在欢笑中祈求来年都如这日,黑夜渐短白昼长,苦难渐消甜蜜长。

班长汪鑫瑶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没错,她的家乡在大东北。“温上水,把面和,接着就把饺馅剁。皮儿薄,馅儿多,香喷喷地端上桌。”班长这一吆喝,可把我们馋得口水都来了。别看这小小的饺子,听说就连馅料的选择都有着不同的寓意,最常见的韭菜馅预示着“久财之意”,白菜猪肉馅即“百财”,真是太有意思了!

在杨与航的记忆中,四川的冬至总伴着瑟瑟发抖的寒冷。他们不吃饺子,而是一家人呼啦啦地都聚到街边的羊肉店里去了。雪白的汤头,称重卖的羊肉和羊杂,一股脑地全倒进汤里,随着咕嘟嘟上升的热气,再来一碗炒羊肝,这大概是小杨同学最珍贵的家乡记忆吧,不然怎会将这令人垂涎的冬至美食讲得热泪盈眶呢?

这一堂班会课,“吃货”集结,欢笑连连。尽管各地风俗各异,但关于冬至的美好无不因美食而串联;尽管我们来自祖国各地,但都在这个冬季的下午感受着班里涌动的阵阵暖意……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