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夜游洛带古镇】
古色古香,灯火通明的小镇把夜晚映衬得更加美丽、迷人。此时此刻,我们来到了每逢一有节日成都人都爱去扎堆儿的洛带古镇。
走过刻着“甑子场”,有着悠久历史的大牌坊,我们就进入了古镇。
一过牌坊,就能闻到空气都是诱人的香味,是什么这么香?是好吃的艾蒿馍馍。咬一口,软绵绵的咸面粉配上新鲜可口的艾蒿叶,让你沉浸在这美味中无法自拔。在往前走,你还能看见各式小吃:麻辣鲜香的烤串,酸甜可口的糖葫芦,松软无比的鸡蛋仔,当然更少不了巧夺天工的糖画……渴了吗?那路边上的养颜清热柠檬雪梨银耳汤便是你不二之选。一路走来一路看,看得你口水流得怕是大桶都接不住呢!
除了美食,镇上还有漂亮的服饰、首饰、工艺品铺。虽然有些铺子在这个时间已经关门了,但白天拥挤地人潮留下的余温并未散去……
在中间的石板路上走着,偶尔会看到一组鲜花的景物摆放,路灯柔和的光打在它们身上,为它们添上了一丝神秘而又不失体面的色彩。若是在白天,人们断然是看不到它们这清雅的一面的。
往前走,你又会看到檐角尖尖翘起的字库塔。我驻足于此,赏析这带有浓浓文化气息的景观。字库塔又称“惜字宫”、“敬字亭”“文风塔”。塔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高9。2米,六角双层,通体青灰色,气势轩昂。写有文字的纸物被认为是圣洁之物,须送至字库,“使笔墨化为云烟归之太空,庶文章传于薪火”,“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这就是洛带古镇,我眼中的古镇!既有时间给予的沉淀,也不失现代文化的表现……
【篇二:游洛带古镇】
洛带是成都市东边的一个小镇,早在汉朝时还是一条小街道,从三国的时候逐渐兴旺起来,到了宋朝就成了一个商业发达的重要古镇,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镇上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客家人,它又被称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镇上大多数房屋还保存着很早以前的样子,街道不宽,但很整洁。游玩观光的人群相互簇拥,摩肩接踵,一眼望去弯延的街道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伤心凉粉”!“担担面”!老板站在店铺门前朝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大声吆喝着。卖小吃的伙计手里端着自家的特色小吃,当街拦住游客,“免费品尝!”免费品尝哈!”满脸堆着热情的笑容,不停的劝道。
“哇……,我就要买那个嘛!”伤心得哇哇大哭的小孩,缠着妈妈非要买她喜欢的玩具,怎么劝也劝不住。
南来北往的游客操着不同的口音,跟老板砍价。买到称心物件的人,边走边摆弄欣赏着,不时露出满意的笑。
我紧紧的跟在爷爷身后,东瞧瞧,西望望。捧着刚买的一罐海苔和两盒桃片糕,边走边吃,这是我最喜欢的。但要紧的还是得紧盯着爷爷的背影,找不到爷爷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回到家好半天,我脑子里还是洛带古镇街上热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