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静读】
读书,是一生的必经之路,你的成绩都来自读书。
每个工作日中午,学校阅览室就会有两个班级在看书。同学们有的坐在凳子上,专心地看着手中自己挑中的好书;有的正在书架旁,挑不好自己喜欢看的书,忙得看看这本,又看看那本,无法选择;有的还刚从教室中跑来,心急地马上挑好一本书,开始认真看起来……
其实不止阅览室,教室中也是如此。当早读还未开始,每人就都端端正正地坐着,仔细地把从家中带来的课外书中的每个字都看在脑子里,记在心里,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没有一个人例外。老师也趁这段时间,可以好好看手机上的杂志和刚发表的新闻。每个人的腰背都挺得笔直,每个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看向自己的书面,神情都是那样严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隔一个月,我和爸爸就会去镜湖的绍兴图书馆借书,顺便在那看看一本书上一段优美的文字。我挑中了一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坐在阅览区的沙发椅上,悠闲地看起这本动物小说。故事非常精彩,让我看得入了迷,阅览区的人们不发出一点儿声音,都一致地看着自己所喜欢的书籍,目光扫向自己的书页,一起陶醉在“书海”中,阅览区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读书,使你受益,使你成绩得到提升,这么看来,读书不是一件有益的事吗?读书使你陶醉在书海中,读书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吗?
【篇二:我的读书经历】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往事,就经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过去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今年十岁了,我特别喜欢读书。平日里,我只要一闲下来,就会跑到房间读课外书。我有这个爱好,全是因为小时候妈妈对我的教育和引导。
在我还不会说话识字的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读故事书,她悦耳的读书声总是伴着我进入梦乡。虽然我当时听不懂书里讲的是什么,但我依然很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听妈妈讲故事。
当我渐渐会说话、识字的时候,便开始读那些小故事书,看那些只有图、没有文字的书。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妈妈给我在邮局订了很多杂志,有《幼儿画报》《启蒙》《红袋鼠》……这些杂志都十分有趣,使我爱上了读书。我读着读着,便读上瘾了,在家里我一有时间就读书,如果要上幼儿园了,我会偷偷地把杂志放在书包里面,一到休息时间我就拿出来看。只要手中一有新的杂志,我就会如痴如醉地阅读这本杂志。
当我读小学一年级时,我又不满足于只看杂志了。妈妈又带我到沫若书社去买书,当我进入到书店后,我才发现,其实我读过的书好少啊!这里这么多书,我该选那本呢?我一会儿跑向这边,一会儿跑向那边,我觉得我就像商人见到了金山、饿狼见到了猎物似的。我心里还在想着:我到底买那本书呢?妈妈走过来说:“不如你就买这本《365夜故事》吧!”我说:“好,我就买这本书好了。”就这样,我拿着这本书,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便开始觉得家里的书不够我读了。那一天,妈妈带我去沙湾,说要带我去图书馆看书。当我进了区图书馆以后,便发现我家里的书太少太少,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这里的书可多了,有儿童阅览区、报刊类、文学类、政治类、艺术类……各种各样的图书应有尽有。于是,我又在这里扎下了我的“阵营”,如痴如醉地读到图书馆关门。从那以后,每个周末,我都会跑去图书馆荡舟书海。
这就是我的读书经历。这一身,我将会“走遍天下书为侣”!
【篇三:上海文学之旅】
翻了个身,刚想再赖会床,忽然记起今天是文学社走读上海夏令营出发的日子。一个鲤鱼打挺,我从床上蹦了起来,匆匆洗漱吃过早饭,赶往集合地点,带着兴奋与期待,开启了三天的旅程。
行程第一站抵达上海少儿图书馆。这是一栋带有欧式风格的建筑,门前还有宋庆龄奶奶的题词。进入馆内,顺着楼梯向上走,来到阅览区。这时的我们就像一条条回归大海的小鱼,四下分散,畅游在书海里找寻自己最爱的“鱼食”。我来到一排书架前,抽出一本名为《优雅走过下雨天》的书,靠着窗台仔细地阅读起来。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规定的两小时时间就到了,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书,脚步匆匆跟着大部队赶往下一个行程点,可脑海中却还记挂着主人公千子星最后是否能克服困难,走向幸福……
第二站原定在复旦大学听甫跃辉老师的讲座,但由于复旦大学正在维修,讲座地点临时改在了上海作家协会。在阴郁静谧的作协大院里,我们或沿阶而坐,或盘腿坐在草地上,静静地聆听,分享甫老师的写作经历,学习、体会甫老师教授给我们的写作技巧,阅读方法,时间很短,但收益匪浅。
行程第二天,我们走访了多伦路。孙老师拉着一位瘦高的叔叔介绍道:“这位是解放日报的林大记者。”我们盯着眼前这位身穿蓝衣,带着墨镜和一顶棒球帽的男子,小声嘀咕着“大记者?如果再加上一把二胡,就是瞎子阿柄了。”玩笑归玩笑,这位大记者视力可好着呢!林记者很幽默也很认真,为了这次能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多伦路的历史,足足准备了十大页的提纲,再加上他讲解时幽默的语气,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下午,我们还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并举行了朗诵比赛。我们“海之阅”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朗诵的内容,别提多认真了!大家的朗诵都非常棒,赢得了台下听众的热烈掌声。
行程最后一天也是最放松的一天,我们去了锦江乐园。过山车、激流勇进、太空自行车、旋转木马……玩的不亦乐乎,看着周边小伙伴们的笑脸,我想:这就是我们小朋友们的天性吧,有的玩就是最开心的事!
三天的旅行让我了解了上海这座繁华大都市具有文学色彩的一面,尽管这只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知识不一定在书本,一段旅行,也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篇四:我的学校】
四年前,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带我走进一个小巧可爱的地方——铁马小学。铁马小学因为地处步行街,所以面积相对比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为学校的小巧,所以显得更加温馨可爱。
还记得一年级的我,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探索学校的一切时,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存在。中午吃完午餐后,同学们都自由地休息,而在一楼有一个图书阅览区,大家可以自由地去借那里的书籍进行阅读。而阅览区有一群穿着红色小马甲的大哥哥大姐姐,我觉得这群红色小马甲太神气了,因为他们可以安排我们的座位,可以管理我们借阅,还可以管理我们的纪律。在我幼小的心里,穿着红色小马甲的大哥哥大姐姐完全像老师一样神气高大。
渐渐成长的岁月中,我知道穿着红色小马甲的同学是一群志愿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为可爱的校园,为亲爱的同学服务。升入三年级的我,终于有机会穿着我梦寐以求的红色小马甲了。
穿着红色小马甲的第一天,我兴致勃勃地站在阅览区,为同学们拿取不同的书籍,安排他们的座位,时不时地穿梭在同学们中间,提醒他们保持安静。来回地走动,其实挺累,当午间上课的铃声响起,阅读的同学各自走回教室,剩下我们这一群穿着红色小马甲的志愿者,开始慢慢整理被同学们弄乱的书籍。在穿着红色小马甲的一周里,我体会到志愿者其实并不神气,他们有着的是辛苦、包容,甚至委屈。这不,我们刚把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但志愿者临时开个小会的几分钟时间,阅览区就变样了:整齐的书籍变得到处都是,整齐的凳子也是随处乱放。我的心情瞬间变得非常愤怒,喋喋不休地埋怨。我旁边的红色小马甲却淡定地做着整理工作,还时不时逗我笑。而且旁边在阅读的同学,也自发地参与整理书籍,摆放凳子,尽管他们不是穿着红色小马甲的志愿者。那一刻,我不再抱怨,因为美丽的校园之所以可爱温暖,是因为有你、有我、有他的点滴付出。
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伴着迎春花朗读;生机盎然的初夏,我们见证黄桷树的美丽蜕变;五彩斑斓的秋季,我们好奇地盯着校园那一棵皂荚树;寒风凛冽的冬季,我们也不忘去操场撒野。美丽的校园,承载着我们的欢乐,我们的成功,也承载了我们的泪水,更承载着我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