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记忆中的桑树】
童年,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桑树。我至今也不知道它当时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它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时,树冠如盖,超出我家的屋顶,枝丫遮盖住瓦片。每到采摘桑叶时,父亲总要爬上屋顶,费了好大的劲,才能砍下一捧下来。
因此,每当春末夏初的时候,是父亲最忙碌的时间。因为桑树枝叶是极好的治疗感冒的药,我家附近的邻居们一有头疼脑热的,就会上我家来要桑树枝叶。奶奶热情慷慨,总是吩咐父亲帮忙采摘,父亲也就如实照办,邻居们得到桑树枝叶都不断感谢,而我们家人也都很欣慰,毕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一件特幸福的事。
等到我上了小学,桑树真正是令我自豪的树。那时,每到初春,同学们就开始忙着养蚕,大家知道我家有一棵桑树,就整天鞍前马后地围着我转,当然最终是要我给他们桑叶,后来,我直接把同学们带到家里采摘桑叶。开始时,父亲总是爬到屋顶帮我们采摘,可是时间久了,他觉得累了,就帮我们备置了一样“武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系着一个铁钩,让我们自己站在树下钩桑叶,我们总是好久才钩下几片树叶,着实辛苦。不过,看着采摘下的桑叶,心里还是颇为满足的,再看着同学们得到桑叶后高兴的神情,我也很得意,小小年纪的我还是有些许的虚荣心的。
最为开心的更是每年四、五月份,桑椹成熟的时候。桑椹果实熟透的时候看上去是黑色的,但其汁却是紫红色的,当它掉落地面时,总留下紫红色的痕迹;有时它们也掉入庭院的小沟里,或者掉落在树底下的土堆中,土堆是用碎石块筑起来的,我常和父亲爬上去捡果实,真心的不容易。捡拾了一大碗的桑椹果,奶奶用温水洗干净后,我和妹妹们就会抓一把往嘴里塞,于是满嘴甜滋滋的味道,吃多了,舌头也变成暗红色的了,有时还残留在牙缝中,弄得满嘴黑乎乎的。我和妹妹总是你笑我,我笑你,互相嬉笑着,或者跑进房间里照镜子,瞧瞧自己的模样,笑得更欢了,这时甜蜜不仅在嘴上,更是在心上。但是,不是每年桑椹都会大丰收的,总是一年收成好,第二年收成就不太好。桑椹极为少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树下抬头仰望,不断寻找桑椹果的踪影,如数家珍,数完后都异常激动,等待吃果子时刻的来临。最难忘的是有一年,台风早早地来临,这一年桑椹本来就结得不多,这下,我们就期待台风一刮,把果子全部打落下来。于是,我和妹妹就坐在大厅的门前,说笑着等待着……等啊,等啊……终于,有一颗掉下来了,我们欢呼雀跃,再等……
当然,桑树于我的记忆也不全是美好的。记得大概五年级时,由于我和妹妹都上了小学,家里开销也较大,而单靠父母亲那微薄的工资收入养家糊口,照料三代人的生活也是颇为不易的。那年春天,母亲突然打起了桑叶的主意,她让父亲采摘了一麻袋的桑叶,带到小学的校门口兜售给同学们,一片桑叶究竟卖多少钱,至今我仍不清楚,我也从来没问起。因为当时的我打从心里觉得这是极为丢脸的一件事,我总觉得我们家还算是读书人,读书人的家里去做买卖的行当,似乎很不光彩,而且我那曾有的一点点的虚荣心也荡然无存了。可是,我哪里懂得父母亲的苦心呢?还好,母亲只是兜售了那么一麻袋后就再也没继续了……
一棵桑树承载了我童年的欢喜与哀愁,至今想来仍回味无穷。如今,桑树在城市里是极为罕见了,桑叶对现在的孩童来说也是极其珍贵的。多年以后,他们或许还有养蚕的美好记忆,但像我那样关于桑树的记忆应该不多。
【篇二:我爱我美丽的校园】
我爱我这美丽,迷人的校园。她在我心中,充满芳香,这就是我骄傲的理由!
每次来到学校,我都会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因为我深深陶醉于校园的美景!
轻轻踏进校园,一眼看到的便是我们记忆犹新的那几个大字“兴华小学”。两棵大树衬托着用洁白的油漆粉刷的门口,真不愧是锦上添花啊!高高的大柳树,垂下万条柳枝,为人乘凉。柳树碧绿无比,犹如翡翠一般。我深深思考,心想:正所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啊!
校园的桑葚树尤其招人喜欢,小朋友们经常在树下嬉戏。每到夏天,树上就会结出大大小小的桑椹果,一个个小桑椹上有小圆粒粒组成的。紫紫的嫩嫩的,就像一个个活波可爱的小精灵挂在树梢上,这紫紫的“小精灵”把我们都馋的垂涎欲滴了!我们也真想把这些美丽而又美味的小桑椹摘下来送给我辛勤的老师呀!
踮着小脚尖跑进教室,油墨的书香扑鼻而来。看到了我的同学,我很兴奋也很激动,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上课了,便听见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都融入了书的世界。老师极细心又有耐心地将开启只是大门的钥匙传授给我们,我们也认真的倾听。
下课了,走向窗前,俯视楼下的世界。我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在下面玩耍,有跳绳的,有打羽毛球的,有跑步的,说笑的……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块长方形的花坛了。那个花坛有好几种花组成,突出的是那几个英文字母“AXHXZH”,意思是“爱兴华,兴中华”。这几个亲切同时让我眼前一亮的英文字母,让我深深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我决心要对社会做出有用的贡献。
我爱我美丽的校园,你让我骄傲,你让我自豪,你让我的人生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