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入出之间求和谐】
数不尽的是万世风流人物,道不完的是千古如烟往事。历史的画卷被如沙的光阴悄悄掩埋,残缺的记忆被无情的江水渐渐侵蚀。但那些在入与出之间寻求和谐的人,痕迹依旧那么清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最高理想。生逢其时自可一展抱负,生不逢时自当归隐鲜出。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人,唯有在这出仕与入仕之间寻得一份和谐。
东篱簇菊霞光中静放,花丛中蜂蝶翩跹,山涧清泉浅唱,雾气里一老翁荷锄远去。他便是陶渊明,满腹才情为的是治国平天下,然而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岂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终拂袖而去。作为以为文人,他何尝不想入仕为官,去光宗耀祖。然而,仕途并非顺畅,他得到的却是“心为形役”。终于,“悟以往之不谏”,他选择了退出仕途,远离尘世的喧嚣,归隐田园,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淡看天上云卷云舒,终在这入与出之间寻得一份身心的和谐。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远离仕途归隐得心宽。
江畔边杂草摇曳,江面上水波滔天,疾风中长须散漫,一长者踟躇走到江边。他便是屈原。平生之志便是救万民于水火,岂奈君主不明,不行君道,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眼看与自己的抱负相隔渐远,眼看国家破败不堪。作为臣子,他倍感失望,国家衰亡,自己岂愿苟延残喘。想想曾经的夙愿,入朝为清官,看看如今的满目疮痍,终于选择走向了汨罗江边,放弃曾经挚爱的仕途,亡于国先。终于在这入与出之间寻得了理想与现实的和谐。
屈原面对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终殒命挣脱现实警醒世间。
国之大门终于被打穿,“闭关锁国”终导致泱泱大国没落,可恨的鸦片蚕食愚昧的国民,削减军队的战斗力,他终于决心禁烟,他便是林则徐。面对重重阻力与洋人的威逼利诱,他都不为所动,因为曾经立志入仕就是要保家卫国,终于虎门禁烟他取得了成功,而洋人恼羞成怒,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可怜懦弱的清政府卖国求荣,屈服于洋人。并把禁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贬到了边远地区。在常人看来,他应该一蹶不振,从此苟且一生。然而,他仍不忘报国,在不毛之地将自己的才干施展,在荒凉蛮夷之地撒下文明与活力的种子,沟通了边疆与内地。终于在这入与出之间寻得了自身价值的和谐。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终埋头实干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自古有才之人无不想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得以流芳千古,却也屈指可数,而真正的成功,便是在出世与入世,入世与出世之间寻得一份自然天成的和谐,这也是我们在任何方面都要努力达到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