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难忘的南风古灶之行】
春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在这充满生机的时候,我们《小主人报》的小记者来到了位于佛山的国家5A级景区——南风古灶。
刚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最为出名的南风古灶了。这条古灶长数十米,就像一条土黄色的巨龙,神气活现地矗立在那里。从灶头走向灶尾,能看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细叶榕长在墙上,它树干很高,树冠非常的大,听讲解员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树龄了。接着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美丽而特别的喷泉,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和其它喷泉的用材完全不同,它是由许多水缸错落有致的拼叠而成的。
再往前走就是陶瓷的手工作坊,这也是今天最让我们向往的地方了。我们一一进入作坊,找到位置坐下来,还没等老师和工作人员来介绍制作方法,我们一个个都已经摩拳擦掌,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去一展身手了。终于等到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完制作的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项了,大家都兴奋不已动起手来。
其他小记者忙得热火朝天,而我看着桌面的泥板却迟迟不敢下手,既激动又紧张,生怕这样一块平平整整的砖块被我刻得乱七八糟,这可是我的梦想砖啊!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的梦想是什么呢?一帧一帧的画面闪过,忽然一幅荷塘景色浮现在脑海中。荷花,是高洁的象征,我希望我也能拥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好!就是它了。
我一拍脑袋,赶紧拿起雕刻笔,小心翼翼在泥板上慢慢地雕刻着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待放;有的张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已经完全盛开……
接着雕刻一片片的荷叶——有的漂浮在水面,荷叶像一张张圆圆的玉盘,上面还有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而有的却露出了水面,荷叶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小雨伞……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了花有了叶,怎么能少可爱的蜻蜓呢?于是,我赶紧在一朵花骨朵上画了一只展翅欲飞的蜻蜓。
看着一块泥板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了一块带有荷塘景色的梦想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还有满满的成就感。接下来就等工作人员拿去烧制成成品,我们就可以拿回家了。
此次南风古灶之行,不仅观赏了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景,我还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梦想砖,真让我终身难忘!
【篇二:我爱佛山,我为你自豪】
金秋十月,一个天气明媚的周日,迎面吹来丝丝凉风,带着几分秋意。我和家人一同去参观佛山石湾陶瓷的生产基地——南风古灶,这是个让所有佛山人无比自豪的地方。
我踏上了第一次去参观南风古灶的旅程。虽然对佛山的历史文化一知半解,但石湾陶瓷却让我十分着迷。我们走在了南风古灶附属建筑的大街上,到处都摆满了不同的陶瓷艺术品,琳琅满目。各种不同的陶瓷让我大开眼界,看那坐在驴背上朴实的书生,有姿有态;看那凶恶的老虎,明亮的眼珠子狠狠地盯着你,不禁让你浑身颤抖;看那美丽清秀的姑娘,正座在岩石上,梳理自己柔顺的长发……每个不同的陶艺作品都能让你拍手叫绝,无论是每一朵花,每一根头发,都雕塑得是那样细致,那样神似,每个人物,每个细节,都是那么飘逸流畅。不愧是素有“石湾瓦,甲天下”之美誉!果然名不虚传呀!
我们来到了南风古灶,那里的大街小巷都是以前制造陶艺的人们所居住的,散发出浓浓陶瓷艺术的气息。走进南风古灶,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两条拱形隧道像两条巨龙沿着山丘攀岩而上,有人称它为“龙窑”。事实如此,隧道差不多长达二三十米,像一条真正的“石龙”。原来,古代人们都是靠这灶来制造一件件美丽的陶瓷品。我走进隧道的入口,里面是放陶瓷的地方,我摸了摸洞里的墙壁,十分粗糙!真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没有好的灶,就不可能烧出好陶艺作品。这让我更加佩服我们佛山石湾陶瓷,因为在以前人们都是用这样的土灶来烧的,可是,我们的陶瓷却比别人烧得更加精美,漂亮!顿时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为佛山石湾的陶艺而感到自豪,我为佛山的文化感到骄傲!我相信我们的佛山的明天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