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芒种】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外婆家,芒种时节,外婆总要买上一些糯米淘洗、用碱水浸泡,还会从箱底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捆竹笋壳,我就雀跃着,因为外婆又开始包粽子,我既可以玩又可以吃。外婆也总给我包裹几个一口就能塞进嘴里的小粽子,然后在小院靠墙一角,支起一个大锅,煮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粽子,直到粽香飘满整个院落……晚饭的餐桌上,一大碗粽子,几小碟白糖,让我们大快朵颐。
每当蘸着白糖吃粽子的时候妈妈总会说起自己小时候关于粽子的那些事。那时候外婆家的生活是清苦的,但外婆的一双巧手,使孩童时代的妈妈多了普通人家不曾有的口福。就连吃,小孩儿也是要玩点花样的,粽子也不例外。妈妈总缠着外婆裹如同小拳头大小的粽子,那粽子啊,总是要长出几个奇形怪状的角出来,因为妈妈是最喜欢吃粽子边角地方,说一口下去,滑滑的,膩腻的,连带着那股香味,直入心底。裏这样的小粽子是既费时又费力的,但外婆总是顺着妈妈的心愿,从没流露不耐烦的神情。
直到后来我们才慢慢知道,山里的嫩竹笋在生长成竹子的过程中,包裹在外的竹壳会逐渐脱落。每年芒种前后,外婆会大清早去娘家山里,挑选带露珠的、质量上乘的竹笋壳,放到溪坑边仔细洗净、晒干,然后用土办法密封起来,待来年拿出来使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箬壳”。
外婆慢慢变老,很少亲自去山里制作箬壳,或是让山里人家带来,或是去菜市场买。虽然仍有粽子飘香,但吃起来似乎少了些什么东西,现在我才发现,原来,竹笋壳上已然没有外婆那粗糙的手抚过的痕迹了。
今年的端午要比往年来得早,与芒种仅隔一天,而那些散落在记忆中的香味和甜味,若能再品尝一回该有多好呀!
又是一年粽飘香,那缕缕清香可否带着我的思念,飘向我所想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