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手心的温度
手心的温度
发布时间: 2024-09-11 17:17
阅读:

【篇一:手心的温度】

人们常说爱是心灵的港湾,爱常与激情相伴。爱常表现在那些难忘的细节,譬如说,手轻轻一握,那是爱的嘱托,而那手心的温度则是爱的感化。

因为快中考的缘故,学校放的假很少。好不容易盼到放假,同学们都拖着疲惫的身体、提着书包三五成群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回到家我就到处找吃的,就像一只饿猫一样。过了几分钟,爸妈从外面回来了,但我发现他们的脸色都不怎么好,似乎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妈妈,你们到哪去了,发生什么事了么?”我问。“没什么,你还没吃饭吧!我去做。”妈妈回答说,后来我也没有再问了。第二天,我还没有起床,妈妈就走到我的房间,坐在我身边。我发现她的眼睛通红,而且脸色苍白。于是,我就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告诉了我,原来前几天外祖母的身体突然变差了,而且这几天已经无法正常吃饭了……听到这里我哭了。

吃完早饭后,我们全家一起回老家看望外祖母。在去的路上我的心情很差,也很难受。我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那种悲伤的场面……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祖母家门口,家里坐了许多人。妈妈直接带我来到了外祖母的房间。一进房门,我就忍不住开始抽泣了。因为我看到的不再是那个整天挂着笑脸、充满活力的外祖母,而是一个瘦骨嶙峋、干瘦如柴的老人。她软弱无力地躺在床上,微微地睁开眼睛,妈妈也流下了眼泪。她轻轻地走到外祖母床边,对着祖母的耳朵告诉外祖母我来了,于是我坐到了外祖母身边。只见她伸出手来紧紧的握住我,冰凉而苍老的手一下子让我的泪水汹涌而下。

“你来了,快要考试了吧!你应该在家复习的,干嘛又往这里跑?考试要好好考,知…知道吗?”外祖母吃力地对我说着。她的手一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我能从她冰凉的手心中感觉到她的虚弱无力,而更多的是一种特殊的东西,那就是爱。平时,外祖母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而且我是外祖母从小拉扯大的,所以我们的感情非常好。我真的很想很想能一直这样握着外祖母的手,陪她过好她的余生之年,让她能吃好、睡好,永远开开心心的。但我知道,人生中必有很多时候像落叶般寂寞和无奈。虽然我们都不想经历,但它却又偏偏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存在,没法躲避,唯有直面,就像这生离死别一样。从老家回来后,过了四天,外祖母就离开了人世。那天夜里,我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了一整夜。

现在回想起那天的景象,我依然记忆犹新。尤其是那双紧握我的双手让我明白:手心的温度能让爱升温,而心有在爱中融化。

【篇二:碎片的温度】

如今信息时代的洪流不断压缩着我们的时间与空间。细细研读一本书已是少有之事。碎片化阅读在此兴起,评价褒贬不一。我认为,碎片化阅读是利大于弊,它是有温度的。

武史学家博士廖峰说:“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这一警示已成为现实。在高速发展的世界里,碎片化阅读是快速了解文章的方法,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是适应快生活的必备。正因如此,我们才成为了碎片信息化的奴隶。

碎片化地阅读是快建了解文章的方法。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使我不用看完整篇《将进洒》也能快速了解李白的乐观;一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使我们快速了解鲁迅先生内心情感;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我们立即感受到慈母恩情……正如我们日常引用名人名言一般,虽是众多言语中的一块碎片,但其温度是炽热的,使我们顿时感受到其中无穷的情感

碎片化阅读是社会发展的必需。现“快餐”,“5G快通信”等词使用频繁,顺之应和的是当今的快生活。首先,人们所拥有的空闲时间减少,碎片化阅读能帮助人们快速抓住重点免去长篇叙述,达到减时而不减质的效果,使我们更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其次,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更需要抓重点、更便捷的阅

读方式。而碎片阅读正符合人们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充分利用时间。也正是一枚有温度的碎片,正在温和地影响着我们。

碎片阅读是扩大阅读面的好方法。中国人均阅读量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仅仅因为字太多,抑或看不懂而不愿读书是十分可悲的。反观微博等网站小段式文章却十分受欢迎。不难得出,碎片式阅读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使读者快速读懂一篇文章,用更少的时间扩大更大的阅读面!碎片化阅读可能被认为不够深入文章。诚然,碎片阅读只是浅层面的阅读,但是碎片阅读可以帮读者理清思路,是激发读者细细研读文章的关趣。碎片阅读虽只是阅读方法中的小块碎片,但它是一块有温度的碎片,待人细细感受。

从一片落叶里回味盛夏,从一件唐三彩中感受盛世王朝。从每一段文字碎片里感受精神的温度,不再拘束于整本通读,运用碎片阅读,感受碎片的温度。

【篇三:手心的温度】

从小到大,我牵过很多人的手,印象中,父亲的手是粗粗的;外公的手是大大的;外婆的手是凉凉的;但唯独妈妈的手是暖暖的,她手心的温度也是最让我依恋的。

小时候我总是爱牵着妈妈的手,跟着她一起四处游逛,因为我觉得那样很幸福!每个夜晚我也爱让她在入睡前拍拍我的背,因为她的手总是香香的,暖暖的,有着一股神奇的魔力,能让我迅速进入梦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少牵妈妈的手了,每次当她想牵我的手时,我也会不着痕迹的躲开,那一刻我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再需要这种幼稚的安抚。

记得那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没带伞的我和同学挤在一把小伞下,鞋袜全湿透了,裤子也湿了一大半,难受极了!到家后,妈妈看到淋得象落汤鸡的我就关切地问道:“宝贝,怎么了?你是在外面洗了个澡吗?”不等妈妈说完,我就不耐烦地皱起眉头没好气道:“问够没?你知不知道我浑身难受啊?还不赶紧帮我拿一条干裤子!”妈妈怔了怔,二话没说地走开了。换好衣服的我一身轻松地开始写起作业,可是不知怎的,我脑海中突然想到妈妈一声不吭转身的背影,我开始后悔,做作业时也有点坐立不安……不知是不是妈妈察觉了什么,她走了过来站在了我的身后,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又握住了我的手,我焦躁不安的心瞬间平静了下来,但就在那一刻我感受到这双手变得有些粗糙,手心的温度也不似从前那样温暖,不过我依然喜欢它……

【篇四:手心的温度】

每次我站在溜冰场时,那位和我不相识的姐姐的面孔,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去溜冰,本来胆子就小的我,只敢小心翼翼的扶着栏杆走,可尽管如此,我还是差点摔跤,刚好一个姐姐从我身旁经过,看到我,冷冷地对我说“小心点,别摔了,不会滑就别滑”。

“我摔了管你什么事,又不要你赔医药费,疼的又不是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说的这番话使我十分的愤怒,但同时,我也很沮丧,扶着栏杆滑都摔跤。唉!哼,就算我现在不会滑,但我待会儿就会滑了,你说我滑得不好,我偏要滑得好好的给你看。

于是,我开始不扶栏杆慢慢的滑,没过一会儿,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飞了。在我滑的时候,突然一股寒风吹来,我打了一个冷颤,从窗外一看,刚刚的小雨变成了倾盆大雨,我发了一会儿呆,继续滑。

我开始挑战往中间滑,那里是最难滑的地方,不过,我还是很快就滑得得心应手了。

我开始得瑟起来了,看到没有,我滑得好吧,谁说我滑不得。

可正是因为我太得瑟,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这里是很难再次爬起来的,天啊,这下完了,起不来了,那个姐姐要来看笑话了,怎么办?我身旁溜冰的人并不少,可他们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有的人还直接从我的身旁滑过去,摔在冰冷的溜冰场上,我的心更冰更冷。

也就在这时,那个姐姐也过来了,“完了,她肯定是来看我笑话的…”可是,她却把手伸向了我,“她这是要扶我吗?不太可能吧,怎么不可能呢,她也许是将功补罪吧”。我犹豫了一会儿。把手伸向了她。天啊,他说话那么冰冷,手竟然如此温暖,在她的帮助下,我又站起来了。

没等我说谢谢,她就又把手伸向了别人。

她的手扶过那么多双手,能不温暖吗?更暖的是她那内冷外热的心呀!你瞧,乌云也变暖化了……

【篇五:停留在手心的温度】

妈妈的手,虽然没有那么纤细白嫩,甚至平时做一些家务活手上都长了一些茧,可在我的心底里,妈妈的手是最神奇、最美丽的。

那时,我被老师选中了参加朗读比赛,我的心里既忐忑又兴奋。妈妈一听到这个消息,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拉着我的小手说:“女儿,不用紧张。只要自己努力就好,不要错过这个展现你自己的机会,妈妈支持你!”那一刻,我觉得妈妈的手是那么的神奇。瞬间!我的心充满了自信。

在准备比赛的几天里,我整天除了背稿之外就没有什么让我做的事情了。有一次,我背到一个很难的古诗,背了半个小时都还没好。我懊恼地把书丢在一边。这时,妈妈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来到我身边放下,抚摸着我的头说:“女儿,把这牛奶喝了,助脑力的。背这个古诗呢,难度虽然有点大,不过!你该这样背,先把整首古诗读一遍,然后想象那个内容情景,边想边背,一会儿就会背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老师也说过,背古诗不应该死记硬背,要想象着背。用了妈妈说的方法后,我很快就会背诵了!妈妈的手真灵!抚摸着我的头,头突然间就不紧绷了,反而变得轻松多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朗诵比赛这天给盼到了。那天天气突然转凉,妈妈把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我的肩上,把自己热乎乎的手握着我那冷冰冰的手。不管天气多冷,妈妈手里总是一股热气。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的手心便暖和起来了,一股强大的自信从妈妈的手心传到了我的手心,又从我的手心传到了心底里了。

该我上台了,我手握着话筒,按照妈妈教的那样,有模有样地朗诵。当我读完最后一个字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把话筒轻轻放在上面,冲下楼梯去找妈妈。妈妈抱住了我,说:“真不错!下次再继续努力”。

过后,我听见我获得了二等奖,我挺高兴的!在这过程中,我从来都没有忘记,曾经有一个人,她的手虽然有点粗糙,手上有些小小的疤痕,指甲有些微黄,可握在她的手上很踏实。那就是妈妈的手,不管在什么时候,妈妈的手总有停留着母爱的温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