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谁在你的梦里】
谁,在你的梦里?
在小时候,我常常看那些动画片,于是,我的梦里常常出现那些幽默风趣的动漫人物。每天晚上,他们陪我遨游梦想的世界。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梦中的景象变成了我心目中崇拜的一些英雄:勇敢雄武的后羿,桀骜不驯的悟空,都在我梦里频频出现,大显神威。
又长大了一点,我梦里就没有什么安详和平的景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腥风血雨的战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悲剧,令人感到痛心。当时,我生活也是充满了背叛、丑恶,被各种黑暗笼罩着。可梦里又会隐隐约约出现了一把剑。
之后的几天里,我一直顽强地与那些人抗衡,那把剑也慢慢地清晰起来。最后,它出现在梦中一位将军的手里,他跃马而上,一剑砍死敌方首级。同时,我还看到了剑上的铭文:BRAVE(勇气)。从此之后,我也像有天神的庇佑一样,从来没有为此自卑过,反而对生活充满了自信。
毕业后,梦里都是和原来同学朝昔相处的身影,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可最后,总是在最美好的时候醒来,使我怅然若失,也感到十分遗憾,而更多的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后来,我发现,梦中的人物见证了你的成长,也体现了你当时的处境,更多反映的还是你的内心世界,在你遭遇逆境时,它是你的指路灯,谁在你的梦里,也说明了谁是你现在看得最重的人。
【篇二:梦里水乡】
绍兴是我的家乡。这儿小桥流水、群鸭嬉戏。这里有说不完的甜美的梦。
绍兴柯桥老街,保存了旧时代风貌的建筑,白墙黑瓦、木门铜锁,还有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窗台石柱。墙壁上的那一痕青苔,似乎正诉说着那份遇见与感动。老街与河道纵横交叉,一位犹如古稀老人般沉稳慈祥,另一位宛若柔美的江南女子般清丽温婉。他们给老街增添了一份古老神秘的色彩。瞧,一座座弯成“C”的水上石桥,透露出时代所带给它的沧桑。但纵使台阶塌陷开裂、风蚀不堪,却依然以“飒飒英姿”诠释着它长生不老的神话。河岸边,一排排高大的柳树,垂下柔柔的枝条,在风中摇曳舞蹈。似乎在告诉人们,她们才是最年轻的、最美丽的!
阳春三月,密密匝匝的苔藓在河底显得欲发浓绿了,似乎铺上了一层软绵绵的绒毯。每当阳光射进河面,金光跳跃、粼粼泛光。远望着像一座金山,又似一座银山。清澈明亮的河水印上水藻的颜色,凑近点儿看,那生辉的银元顿时化成了闪光的翡翠。鸭子们也不甘寂寞了,三五成群地追逐嬉戏。每一条河都是这样,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历史!
有那么多河,走桥不方便怎么办?我们绍兴有一种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乌篷船。它有两三个蔑篷,是黑色的。乌篷船可以航行于狭小的水道,十分方便。听长辈说,旧时的绍兴人,常常驶着乌篷船到各个村落做买卖交易,各种蔬果河鲜才得以送到每户人家。这让我想起曾学过的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怪不得绍兴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鉴湖源头湖塘村,山清水秀酒飘香。”“湖塘”这一鉴湖江畔,就是我出生的地方。这让我对水乡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东西二十里,相望两平桥”这是诗人陆游表达“东西跨湖桥遥遥相对”的诗句。东跨湖桥位于绍兴偏门外,而西跨湖桥就位于湖塘村。
小时候,爸爸牵着我的手,妈妈鼓励着我用小脚跨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当我成功地登上桥面,总是喜欢摆出一个个pose,让妈妈给我多拍几张照片……如今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被保存在我的童年相册里。长大后,每次回老家,我总是喜欢到那里散散步,摸摸桥上那些千姿百态的小狮子。我喜欢把这些可爱的形象画下来,并永远保留在我记忆的画册中。如今“五水共治”让河道焕新颜,偶尔坐上爷爷的小船,船桨欸乃,船声悠悠,真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心情了。爷孙俩乐此不疲,爽朗的笑声在湖心久久回荡着……
绍兴——古镇老街,小桥流水……一个个特有的地方元素编织给我们一个个童年的梦。
梦醉江南,我爱绍兴!
【篇三:《天使飞进你梦里》读后感】
暑假,我读了《天使飞进你梦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白杨》这篇文章。《白杨》是说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回新疆的火车上,向自己的孩子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借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树那样,那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生根、发芽、成长。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到这位边疆建设者有着博大的胸怀,非常伟大。那些边疆建设者们也同这位父亲一样,有着远大的志向,相信通过自己的子子孙孙开发边疆,可以让新疆变成美丽的地方。这样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妈妈。妈妈不仅很关心我,也很关心自己的学生。有一次,妈妈在家两眼无神地盯着电视,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伸手在妈妈面前晃,妈妈还是一动不动地坐着。于是我推了推妈妈,问:“妈妈,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看了我一眼,沮丧地说:“我在想,我的那些学生的英语成绩为什么总是没办法提高呢?”说完,妈妈又陷入了沉思。我看着妈妈那越发严重的黑眼圈,不禁想起妈妈坐在书房工作的样子。妈妈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热爱着自己的工作,总是想办法去帮助学生,教好学生。妈妈就像那些边疆建设者,选择了就去坚持,并且努力做好,边疆志愿者是为了开发边疆,让祖国变得更强大,而妈妈是为了培养祖国的栋梁。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将来我也要勤恳敬业,而现在作为学生的我也要“敬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天使飞进你梦里》这本书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我也从中获益良多,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四:走进芙蓉园,梦里去大唐随记】
繁华一梦梦千秋,千年一叹叹繁华。——题记
来到大唐芙蓉园,感受繁华的盛唐。
从御苑门进入大唐芙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唐遗宝”四个篆刻在印章上的大字。有什么“遗宝”?有些好奇,有点迫不及待。走过长长的桥,眼前出现的是假山瀑布,雾气缭绕,如梦如幻。走近瀑布,凉凉的水汽袭来,顿时叫人神清气爽。继续向前,沿湖行走,淡淡荷香扑面而来。粉红的花苞含羞待放,亭亭玉立在层层荷叶间;还有几朵正开得娇艳,微风拂过,金色的花蕊迎风摇摆,显得更加纤细娇嫩惹人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在此处再贴切不过了。
听说前面就是唐诗峡,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这可是期待已久的地方啊。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唐诗峡的黑铜壁上,“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何等地磅礴大气!不仅有《春江花月夜》,还有好多古诗,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有。她们或是苍劲有力的行书,或是娟秀小巧的楷书,无论哪一种都是那样俊秀、那样迷人,真叫我满心欢喜。
欢喜的不仅有我,还有好多小朋友。他们正在唐诗峡玩耍,稚气的笑脸,动听的笑声,追逐打闹的他们多像蹁跹起舞的蝴蝶,我灵机一动:“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峡谷无处寻。”
虽然留恋唐诗峡,但脚步还是直奔紫云阁——这里最华丽最雄伟的宫殿。紫云阁一共五层,我们从大殿前的石阶拾级而上,在二楼回首,楼下的人都变小了。走上三层,来到观众席,特意挑了个中间位置坐下。俯瞰下方,无论是殿前的广场,还是宽阔的湖面,或是更远的地方,全都一览无余,真叫人心情舒畅!想必古代皇帝就是喜欢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吧。进入三层宫殿,这里正在表演“东仓鼓乐”——一种宫廷音乐。锣鼓铿锵有力,雄浑之中带着空灵,稳重之中不乏飘逸;笛声混合着竽声,悠扬婉转,清新脱俗。静静地听着,我仿佛看到:阳光明媚的天气里,花儿灿烂地盛开,鸟儿欢快地舞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乐曲婉转,回环往复,引人遐想……我仿佛梦回大唐,穿梭在长安街巷,春光烂漫,诗酒飘香……曲终,余音袅袅,游人渐散,我依然坐在板凳上,久久回味,不愿离场。
【篇五:梦里水乡】
乌镇到了。我仿佛马上就能嗅到那传承千年的水汽,听见那千年生生不息的流水声。
下了车,正是早春时节,南国显得格外温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一直都是我喜欢的诗句。水乡,会有我心心念念的红豆杉吗?
没有,我失望透顶。乌镇也不过如此,什么也没有。目之所及,都是写满死气的石瓦混凝土批量生产出的瓦房,一排排被克隆的柳树,站得整整齐齐,墙惨白着脸,触目惊心。
翌日,我们路过一江南小镇才感如临梦中水乡。
青砖,白墙,绿瓦;小桥,流水,人家。杨柳新绿上枝头,几队麻鸭结伴游。纤细的树弯着柳腰,随意站在那里便与身后显得古旧的白墙融为一体,水墨画中的意境被随意挥洒在每一个角落——宛若太清仙境。乌镇也美,但比起此处似乎少了些什么。我踏上小河边的青砖,发出有些沉闷的响声。石块上长有些许青苔,斑斑点点,零零星星,虽少犹青,稀稀朗朗地闪耀着生命的绿意。似乎,此情此景,真的唯有梦中方可见。
在河沿岸漫步,右手边是清可见底的流水,左手边是弥漫着浓郁历史气息的青葱,在枝条交映下依稀可见几片白墙在绿色的浪潮中缄默着。新绿如颜彩初化,渲染出天上地下最轻灵飘逸的风,绿得发亮却又柔和。这水乡——你可是揉合了世间画卷中至美的拼图?你,可是我梦中那片水乡?是,你是,是我苦苦追寻了千百次梦里轮回的南国啊!是天上地下仅此一处的水乡,是天上地下至清至许之所——是你!
水乡中的居民大多是老年人,满目霜叶,两鬓斑斑;他们同这些古旧的青砖白墙绿瓦一起固执地守望,在这片历史的残骸上肃穆着,如同一缕叹息百年的幽魂。这水乡,毕竟我真正走过,也能明白了他们——外界亭台楼阁,已满是尘秽,如何能与这水乡中不染纤尘的小桥、流水、人家相比?人心就使它们差了几重天。云高洁,非地上之物所能攀比。
这途中我们又经过了乌镇,曾经沧海难为水,它所剩下的全部美感我也无法领会。只记得在某个梦中的水乡,我看见了只有梦里才会出现的青砖、白墙、绿瓦,小桥、流水、人家……(汉滨初中初三19班张琛雨指导老师:陈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