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相关作文
我有属于我的光芒作文750字01-30
想想如今的自己,属于我的光芒有多少呢?存在吗?或许我也不知道。每个人都应熟知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可我的优点又是什么呢?除了学习还可以外,恐怕也没了吧!显而易见,我不是自信的人,我长得不怎样,又有点肥胖。我的光芒究竟是什么呢?想着想着,思想又飞出窗外,飞到了过去。两个小男孩正在争吵,原由是其中一人不小心踩到另一人的笔,而那人见状却拿起他的笔用力地踩了一脚。争吵好似一座火山般爆发了,阵阵言语犹如滚滚岩浆...
端午时节忆屈原作文400字01-30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小区里很多人家的门上都已经插上了艾叶,那独特的香味弥漫开来,让端午节的气息一下子变得浓烈起来。在这一阵浓似一阵的独特香味中,我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的屈原独自站在汨罗江畔,长长的一声叹息之后,带着满腔的忧思,纵身跃入江中。而此时,楚国的朝堂之上仍旧是花天酒地,尽情享乐,丝毫不顾及百姓的死活。画面一闪,数不清的百姓成群结队地来到江畔,他们划着龙舟,到处寻找屈原的身影,...
门外与窗前作文1000字01-28
人间有味是清欢。——题记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人生于世,犹如鸿雁踏雪飞泥,珍惜身边的所有,门外景致、窗前物事,无一不是我们繁忙生活中的惬意之境。曾读到过徐志摩一首诗:但凭人生是幻是真,地球存在或是消泯,太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他的门外,有今晚沉默的康桥,伴着别离之中那悄悄的笙箫,静谧之中成就了他的才华横溢。“世界那么大,而我却把自己的天地布置得这样狭小”,多年抗战,萧红与萧军这对革命伴侣...
观《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作文1500字01-27
一部《哪吒》,有人看到了亲情;有人看到了友情;有人看到了规则;有人看到了教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每个人都能看见,每个人都有所获得。看完此片,不断反刍、回味,从泪眼婆娑中凝望。我又看见了什么……我看见了龙王无奈地对儿子说:“人的偏见一旦形成,要想打破,是多么的艰难。即使我们镇压了妖魔,也得不到天界真正的信任。与其说是龙宫,不如说是天牢……因为,我们是龙族...
平等创造美好作文800字01-26
人人生来平等,没有所谓的丑与美、善与恶,他们都是神创造出来的吗?在我看来,不是,是我们自己的习惯创造出来的。在以前,妇女希望得到平等,但是黑暗的社会打破了她们的希望。而到了现代,男女平等了,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二十一世纪,就是因为人类的平等,才创造了这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平等是我们每个人有所期待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向往的标准,平等对我们百姓来说很重要,对国家领导人来说也至关重要。能否维护平等,代表他有...
我想回到古代去作文600字01-22
现代人快生活快节奏,而古人却悠闲自得;现代人在职场上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而古人却挥毫洒墨抒壮志豪情。我想要回到古代去,去度一段潇洒人生,过一番神仙生活。我想与你采菊在东篱夕阳,飞鸟;青山,明菊。我与先生你在那简陋的屋外共采黄菊,东篱之下,三两朵菊花泛着微光,举手采下嗅一缕芬芳,看一眼青山飞鸟,踱羊肠小道,冲一杯清凉菊茶,我与先生你共诵诗文,琅琅上口,捧一杯菊茶热气环绕,品一口人生荡气回肠。我不禁抬头...
杜甫为话题作文作文750字01-21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
你也来读读这本书吧作文350字01-18
在我心目中有许多好书,比如:杨红樱的《笑猫日记》、沈石溪的《狼王梦》《会跳舞的棕熊》等。但我最喜欢的书是《穿越报》。《穿越报》这本书写了从远古到清朝时发生的事情。塑造了许多人物的形象,比如:盘古、武则天、诸葛亮、林则徐等。当你拿到这本书时,你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去读,因为它内容生动形象、插图幽默,相信它一定会做你的良师益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你翻开这本书时,就仿佛坐上了穿越时空的时...
得民心者得天下作文700字01-16
纵观悠悠华夏五千载,每一个盛世背后的明君,都心存同一个信念;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世人皆谓;成功易,守功难。历史上雄才伟略的英雄不胜枚举,且各个智勇双全,德才兼备,但能名垂青史的却寥寥无几,只有那些懂得体察百姓,得到民心的人,才守得住他的来之不易的功业。秦末,二世残暴专横,百姓苦不堪言,终于农民起义,火烧阿旁宫,一举灭秦,这正是帝王的不正之举使自己丧失了民心,最终失了天下。而后雄起的是刘邦项羽,他...
以和为话题作文650字01-16
说到“和”,不免让人想到“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和”是人与人关系的调节,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要和谐,要和睦,这才是生存之道。“和”生爱。“唐山人当知恩图报,特别是震后遗孤,最知失亲之痛,倍感灭门之苦,虽然有些人仍困难重重,朝夕为衣食而争,但人之爱心,不会磨灭。”汶川地震后,唐山孤儿张有路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募捐帖子,不到半个小时,共捐款了9万多元。唐山孤儿的团结,点亮了千千万万颗热血的心。“...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