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青春年少】
青春似光,青春似火,青春是人生中最素雅的回忆。让你在黑暗里,能够在苦难中怀着赤诚之心,感谢生活。
年少是个很耀眼的词汇。很少有词能在骨子里迸发出一段岁月,落叶飘零而下,北方的节气随着花开花落,渐渐变凉,人们计划着出行。在太阳包裹下的温度让人憧憬,就这样,我开始了我青葱年少时的第一次旅行。
此次的目的地是海南方向,至今回忆起那段时光,我都很难相信,在一点都不准备的情况下,我竟然就要这样草率的踏入另一方的土地。到了海南,首先扑面而来的就是海,而那时的我只读过格林童话的海,童话里的海是悲伤凄凉的,也是有温情的。海的潮涨潮落,夕阳西下的淡金映射,无一不刺激着我年少的神经。不过我只是稍作停留,便融入了海中的贝珍,我的脚步飞快地踏过温软的泥土,掀起一片青春的无限色彩,这时老爸貌似忠良的建议我拍张背景有巨大浪花的照片,不顾我再三推脱的老爸在强烈地向我推销着他的建议,我只好勉强同意。我在海边一直后退后退,再后退,一直退到海中柔软细腻的怀抱里,而父亲呢?他正在距我大约四五米的墙角处,我看他都是模糊的,急着示意他过来,他表示就这样刚刚好。在我无比怀疑的情况下,强硬的笑着,我开始好奇他在干什么,要知道我可是站了很长时间的,等等,他不是要我等到浪来吧!怀着这一想法,我疑惑地站在那里,天空中的云一大朵一大朵的慢悠悠的飘过,阳光洒在云上,形成了美丽的光彩,一切都在变化,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在这刹那间,身后一直寂静的方向,发出巨大的轰隆隆的响声,仿佛在天与地中的间隔中发出来的,震人心魄。我回头一看,仔细看着那间隔,试图发现什么,然而什么也没有找到,试了三次后,我越发觉得不对劲,于是想回头看到浪后立马跑开,可是令人伤心的是,我刚回头,潮风就毫不吝啬的扑在了我的身上。其实我早该想到的,人群向老爸那遥远的一角聚拢后,我就应该明白的。
那天我一直在生气,但日后却成了难以抹去的珍贵回忆。想想那时的事,不由得感觉生活的巧妙与感恩回忆的光芒,让我能够在危机过后重新相信生活自有生活的定夺。
【篇二:贴福字】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会贴上春联和福字。当然,在公共场所也不例外,这样才能体现出过年那红红火火的气氛。
今年,我有幸被社区选到做志愿者,帮社区写“福”字,张贴在社区的会所里。只见那社区会所好大呀!社区的阿姨给我了一大叠写福字的纸,告诉我要把写好的福字贴在两边的墙面上,每隔两米贴一张,这两面墙都是长36米的。听完我的脑子里就蹦出了一个问题,我到底要写多少张“福”字呢?而且这墙的两头都是墙角也不用贴福字呀!我想到了,这不是可以运用到我们数学课上学到的植树问题来解决吗?太好了,我连忙找来纸和笔算了起来:(36÷2-1)×2=34,对!就是34张,这就是利用了双边植树(两端不植)的公式:(总距离÷间隔距离-1)×2=棵数。妈妈见我在算,又考了考我:如果双边植树只植一端,公式又是怎样的呢?我立马回答道:(总距离÷间隔距离)×2=棵数。妈妈高兴地笑着说:“你真棒,知道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我高兴的拿着纸回家写“福”字了,最后我把写好的34张“福”字纸交给了社区阿姨,贴上了会所的墙上,不多也不少,正正好好!
通过这次经历,我更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可以广泛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数学知识吧!
【篇三:把碎片一体化】
人们常说,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
何为碎片化?我认为包括两部分:一为时间的碎片化,另一则为其余一切事物的碎片化。
时间的碎片化自古就客观地存在。无论人做什么事,事与事之间必然存在一个个间隔。它们将时间分割开,形成了较完整的“大碎片”,与作为间隔的“小碎片”。就这样,人的时间不可避免地被碎片化了。为了应对被碎片化的时间,人们尝试开始将其余的事物也碎片化。
古时,欧阳修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这便是他将构思文章一事“碎片化”,分散在零散的时间里完成。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将事物碎片化的能力也大为提升。像微博、朋友圈便是典型,它们将人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网络技术,使信息传播最大程度地“碎片化”,从而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打碎的时间里,都可以获得信息。
“碎片化”的生活是否真的合适,对此许多人提出了质疑。比方说“碎片化”的阅读,大量浅显的概要,挤占了人们深度阅读、仔细思考的时间,便是“碎片化生活”缺点的表现。当我们用“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试图去充分利用那些零碎的时间而提升自我时,是否反而适得其反?
当一切都“碎片化”,你会发现,脑海中许多事物,联系不再那么紧密,很难去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了。而针对此,我们要做的便是,将这些碎片“一体化”。
依靠“碎片化”,我们可以快速而大量的获取信息,但这些信息各自独立,大多没什么关系,在脑海中好似一座座孤岛。而这时,我们要做的便是将它们一体化,在这些“孤岛“之间”建立航线”使所有一切都关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便既可利用“碎片化”独有的“大量”“快速”的优点,有弥补了其“过于分散”的缺点。
将碎片“一体化”,可以说,是针对于这种“碎片化生活”较为合适的对待方式了。
【篇四:一堂难忘的数学课】
自从我跨入这小学的大门,便上过许多有趣的课,有生动的语文课,有精彩的作文课,还有趣味盎然的英语课……不过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堂妙趣横生的数学课。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早晨,在我们教室里,数学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班要上一堂数学公开课,到时候会有外校老师来听课!”大家一听都欢呼雀跃,一蹦三尺高。“你们上课可要听讲呀!”老师又向我提出上课的要求。
语文课一下,就要到数学课了,我的心情随之更紧张了,我握紧拳头,看着外校老师搬着个红凳子,步履匆匆地走进来。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只看阙老师面带笑容、轻松优雅地走上讲台,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还画上了10棵树,说:“现在我在黑板上画了10棵树,那共有多少个间隔呢?”我听后,不假思索地举了手。老师点了我,谁知站起来后,竟紧张地说不出话。看见同学们目光好像在催我:“快点,快点啊!快点说!”同学用细小的声音对我说:“有9个间隔呀!”我连忙醒悟,说出了答案,坐下来后,对同桌眨眨眼,表示感谢。因此我也更认真听讲,把这个难点解决。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一个张导学案,叫我们讨论上面的题目,老师的话音一落,我们教室里就沸腾起来:“应把这棵树植在这。”“像你这样栽就要13棵树,刚刚好呢!”太好了,我们有答案了!我开心地望着老师,举起手,想要老师给我们一次机会,可惜啊,老师叫了另一组同学。后面的题越来越难。我时而激动,时而沮丧,可真有趣呀!
“叮铃铃……”下课了,这节趣味横溢的数学课真叫我记忆犹新,让我认识到了数学的意义和作用,使我终生难忘。
【篇五:陌生的爱】
还记得,老师说过大多数家庭里面的孩子都会比较依赖于妈妈,与父亲比较的疏离。
在这大多数里,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也许是因为爸爸长久在外面工作,就留下妈妈一个人在家里照顾我,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就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依赖感。对父亲呢?只有血缘关系的亲切感,并不怎么依赖他。今天新桥赶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新桥购物。去新桥的路上,爸爸说让我和他坐,其实心里我是想和妈妈坐,但是为了不让爸爸失望就决定和他坐,坐在车上那寒风打在我的脸上,火辣辣的,我看向爸爸的手,即使被冻的通红也不吭一声。我问他你不冷吗?他告诉我冷,但是没办法啊,后面带着你,不敢单手骑车,说真的那时我的心里是十分感动的,在那时我多么想依赖爸爸,可是儿时的间隔开始没有跨过去。
一晃就过了半个小时,我有点待不住了,刚好妈妈也要去工作,我想要让妈妈带我回去,话还没说出口,爸爸就对我说:“你跟爸爸再逛一会。”我这时就有点进退两难,我一边想要回家,一边不想让爸爸失望。最终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和妈妈回家!我说完望向了爸爸,我仿佛在他的眼中看到了失落的神情。我的心有些不忍。但我还是狠着心回到家,在这一路上我想了很多,我也想和爸爸之间的间隔消失,让我对爸爸妈妈的爱和依赖是一样的,我不想让任何一方感到失望!可是我跨不出那一步,我做不到!我的内心很复杂,到现在我也想不通……
我的父亲常年奔波在外,随波逐流,过着平凡不能再平凡的日子,我明白。没有文化的人只能过着紧张而又无聊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儿女双全。最终也只是希望儿女们幸福快乐。而我,作为子女,我不愿意和他多说几句。这是我的性格造成的原因。我资质平平,默默无为。学习不咋样,我怕我考不上好的高中报答他。
新年新气象,我会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