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噩梦与美梦】
今天要登娘娘山,却迟到了。到处坑坑洼洼,布满滑石、滑沙,经常让人留倒,摔在旁边的沟里。像这样的话,什么时候才能追上大部队呀!
由我、妈妈、何熙杰、他妈妈和卜芳芳老师组成的小分队,只能力挽狂澜,拼命的追,并引出了下面的事。
上山的时候,放眼望去,只是错杂无章的黄土和白雪,再加上疲惫,仿佛是一个噩梦开始了。
跟上大部队了,却更加可怕了。小路,险峻的小路,山风吹着,能把人吹跑。
一路上抓着杂草,脚蹬着黄土,摸着石头,只能小心翼翼的往上爬。到小山顶了,却被风刮的往前面跑了好几步。我被困在噩梦里,只能到处徘徊。
走着走着,忽然看见黑乎乎的一片,便产生了疑问:那是什么呢?一问才知道,那是山着火了。想象着那个场面,噩梦更加可怕了。
放眼望去,噩梦立马停了。转变也太大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山下却是一片错杂无章的黄和白:
望着那蓝色调的景,再加上云雾为山披上了一层浅蓝色纱衣,仿佛到了人间仙境。天、山、水,融在了一起,变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到了娘娘庙,古典的气息又一下子渲染了四周。某个老师的经历,也让人感到敬佩,这个美梦更加的美丽。
娘娘山真是一个梦幻的地方,爬山,需要经历噩梦;到了山顶,就可以享受美梦。这更是体现了,经历磨难,才能有收获!
【篇二:守望和平】
愿和平从我的笔墨里飞出,穿透那重重叠叠的黑暗照亮苍穹。
——题记
守望和平是妻子不尽的等待:“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带着‘蓝盔’回来见你和孩子”。为着这句约定,母子俩不知多少次捧着鲜花看着一架又一架的飞机起起落落。然而等来的却是你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你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你的嘴是张着的,仿佛在向全世界呼唤和平!此时我不禁想起那句刻在墓碑上蕴涵着亲人哀痛与悲伤的话语: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悲,悲,悲……这难道不是战争带给人类身心的创伤吗?
守望和平是镜头下令人心痛的画面。片片狼籍的城镇,满目苍痍的市郊,当镜头对着只有3、4岁的难民营的儿童时,她竟以为是一把枪,神情紧张的举起了双手,眼神里充满令人心痛的恐惧,稚嫩的小手紧攥,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把死亡从自己身边赶走。本应在父母怀抱中撒娇的年龄,却毫无选择的独自面对战争。看那紧咬双唇,是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痛、痛、痛……再不停止战争,人类将会被无情的毁灭!
守望和平是毕加索画布上的蓝色调。当我站在普拉多美术馆壁画《格尔尼卡》前,我被残暴、痛苦、绝望、恐怖震撼。画里虽没有飞机、坦克、枪炮,只有木然屹立的公牛是妖怪、恶魔,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和不屈服的人民。我的心被那浅青、浅灰黑色调中抗争的人民所感动。此时它已不在是简单的一幅画,它是文化与暴力的对抗啊!叹,叹,叹……无知的人类啊,何时你才能清醒!
守望和平,我愿人类铸剑为犁;守望和平,让我们与和平鸽共同享蓝天。
【篇三:五彩鱼】
10月1号去外婆家,我和舅舅、舅妈还有弟弟一起去游乐场玩。这次最吸引我的是那里的钓鱼池,我居然短短几分钟内钓到了七条鱼,其中一条是池子中最大的鱼。带回家后,通过这几天的观察,觉得有必要说一说我的发现。
五彩鱼十分漂亮,头上红红的一块,就像是母螃蟹肚子里的蟹黄。身长大概十厘米,身体却是十足的蓝色调,这在众多金鱼里算是“鹤立鱼群”。五彩鱼的尾巴是分叉的,就像两条彩带。在它游动的时候,两根“彩带”就随着扭动的身子在摇摆,好像在跳古代宫中宫女跳的舞蹈。
我钓鱼时,鱼饵用的是面团。而爷爷给这些鱼吃的都是鱼食。它们吃的时候,总是找别人看不到的时候。
下午,我去看鱼吃食。不知是鱼儿们这个时候都不饿,还是这些小家伙们不喜欢当着别人的面吃,总之对抛下的鱼食不闻不问。不吃就不吃,看你们游动总成。我蹲在缸边看五彩鱼,没想到五彩鱼正张着嘴在喝水,不对,别的鱼也在喝,为什么它们喝水都不闭嘴巴呀?还有,它们身体都那么小,喝这么多水,怎么消化呀?我去问爷爷,爷爷指给我看,鱼都靠着水缸喝水。其实这些鱼不是在喝水而是在呼吸,旁边的泡泡就是它们吐出的气。爷爷走后,我继续研究,怎么才能准确地说鱼是在吸气呼气呢?我一边思考一边看着五彩鱼。突然,我发现,五彩鱼游动的时候,会把一些食物和着水一块吸进嘴里,过了一会儿,这鱼食又原原本本地被它吐出来。这不就代表它在呼吸吗?
终于证实鱼为什么一直在“喝水”了!原来它们是在呼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