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坚守底线】
成功是一座堡垒,只有修身养性,坚守底线才能不断向上攀登。
——题记
每个人都要有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便是你的底线。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最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人人都有做人的底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坚守法律底线。
北京丰台检察院处理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盗窃案。刘某某因为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刚刚执行完毕。不料,与自己关系非常要好且同样因盗窃曾被判过有期徒刑的王某,突然来邀其一起盗窃“赚钱”。刘某本不想再去盗窃,但又顾及面子,不好意思拒绝。正在为难之际,刘某某的父亲得知了此事,担心儿子再次误入歧途,便主动答应王某,愿意与王某共同盗窃。
而曾震惊世人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就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林森浩因琐事对受害人黄洋心怀不满,以致积怨日深,最后痛下杀手。
以上两例都是缺少法律观念的表现,而此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坚守住法律底线,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高素质如一阵春风,可吹散人们脸上的乌云,绽开欢乐的笑颜;高素质如一盏明灯,让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迷失自己,坚守着自己的方向;高素质如一段阶梯,指引着人们向着真、善、美的方向不断迈步前进。所以,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坚守底线,提高素质,那样,就可以做大海中一朵最柔和的浪花。
浪潮有柔和的推进,也有汹涌的咆哮,社会需要的是前者,这种柔和得之于浪花们积极而准确地参与。古时雅典散发民主政治光芒,相对当时的社会条件来说也确实民主。但囿于公民素质低下,民主最终成了“多数人的暴政”,连思想大家苏格拉底都要被流放。中国言论中一大反派“秦火火”,在网络中肆意传播不实言论,引发社会躁动的轩然大波。社会需要的是朵朵有序的浪花,我们应以国家为重,以法律为分明的准绳,通过积极的行动,做一朵柔和而有力量的浪花。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每个人都积极学习宪法,守护法律底线,那么当耳边残忍的回声消逝时,回荡在人间的一定是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美丽乐章。
水坚守了底线,可为人类造福,逾越了底线,则是肆虐千里,使民不聊生;火坚守了底线,可供人类取暖,为人类照明,逾越了底线,则会导致家毁人亡,生灵涂炭。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守住法律的底线,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能共建美好家园,才能创造更和谐的社会。
所以,我们要学好宪法,坚守法律底线,从你我做起,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
【篇二:泽善固执】
择善固执是指认定了目标后,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它出自于《礼记·中庸》的“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那择善固执又值不值得人们去学习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择善固执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择善”,这将决定最后的结果。例如,前不及新闻报导过的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王某,他因抢劫入狱。是什麽让一位花季少年走上了犯罪之路呢?事情是这样的,王某立志想当一名职业游戏选手,可他为了打游戏,逃学、熬夜,甚至偷窃、抢钱去上网。这就不是“择善固执”了,他努力的方向可说一开始就错了,所以,他所有的固执和坚持将他自己送进了监牢。
那到底如何“择善”呢?想要“择善”,先要知道何为善,既然是善,那就必须不危害他人,是造福社会的。像爱迪生发明电灯,他就是“择善固执”,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后,还是坚持不懈继续实验,最终取得了成功,给人类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
所为“择善固执”。“择善”需先知善和正确的方向。“择善”要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而“固执”就需要长久的坚持和不畏困难的勇气。二者兼具,则诸事可成。劝君择善固执。
【篇三:辛勤的园丁】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桃李满天下,老师像红烛,“春蚕死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老师像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勤劳又勇敢,老师像一本多功能的书,传授给我们许多知识。
我们的班主任叫成绍利。她个子不高,大概一米六。当我们班同学嘲笑她的身高时,他幽默风趣的说:“浓缩才是精华,你们看马云长得高吗?”我们哑口无言。她长得白白胖胖,圆圆的脸蛋,像个熟透的大苹果,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头乌黑秀丽的长发。她总是穿着一身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衣服,似乎有洁癖,真是一副古灵精怪的样子。
你们可不不要被我们班主任可爱的外表迷惑了,她可是特别严厉,特别凶的,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有大部分同学要么没作业,要么没作业,要么乱做,成老师刚改完作业就大发雷霆,像一只咆哮发怒的大狮子,仿佛一口气要把我们吃掉似的。她大声吼到:“你们看看你们写的作业,那是作业吗?你们成心要把我气死!”原本像菜市场一样喧闹的教室,顿时变得安静了,我们一声不吭,默默地低着头。教室里异常安静,仿佛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声音。她七窍生烟,一气之下,把那些乱做作业的作业本撕成了成千上万张小碎片,在天空中飘扬,一阵就落了下,请接着听见“啪啪啪"几声,随着几声惨叫,请位同学从脸上流下了晶莹透亮的泪珠,真是“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惹成老师了。
成老师虽然严厉但他也很关心我们班的,同学。我们班的王某同学从小就没妈妈,他的爸爸又很喜欢打麻将,从小就在带着王某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从小身体瘦小发育不良,体弱多病。他转到我们班时,又生了一场大病,需要很多钱,这时他们这贫困的家庭简直是个天文数字,雪上加霜,成老师又帮助他四处筹钱,多次和校长们一起去家访。
老师是栽培祖国花朵的园丁,是最光荣无私奉献的职业!
【篇四:“文明”的社会风范】
整个世界、社会都在提倡着讲文明、懂礼貌,我们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也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人把“讲文明、懂礼貌”挂在嘴边上“光说不做”。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将来要步入社会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人才,就要从现在起,从自我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公德的人。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处处都要讲文明。
难道真的像某些外国人说的一样,我们的国人没素质,不讲礼貌吗?
不,我不想念,如果我们中国人,人人都讲文明,随时都保持着自己的文明风范,那么,我想,中国一定会成为人人都讲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不能光说不做,只有行动起来,我们的祖国才不会受到别人的轻视和数落,开始行动吧!
在校园里,做为小学生的我们要讲文明,在社会中,做为小市民的我们也要讲文明。只有随时保持自己的风范和文明行为,才会更高贵,才会使我们整个社会更和谐。
在校园里,当有人随手扔纸屑,包装袋等这都是一种不讲卫生的坏毛病,如果你看到了,我想你一定会上前阻止的。在社会中也一样,人群中人人平等,不分高低,有不文明的行为,你也会上前阻止的。再比如,学校中有这样的不文明的行为:有的学生、甚至家长,不走水泥路,却从草坪上踏过去,别看这是一点点小事,却能反映出一个人是否讲文明、懂礼貌,是否有责任心。
因为有了你的文明礼貌,而有了文明的风范,也因为有了你的责任心,而拥有了和谐的风气。为了中国成为一个让世人都喜欢的文明国度,进步吧!
这里,就有一篇关于文明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国家,非常不讲文明,偷鸡摸狗的事经常发生,人们的心情、生活被扰乱了。因此,国王也对这件事而苦恼。于是,国王对大臣们说:“谁要有办法使我们国家的人讲文明,朕有重赏。”大臣们无人回应,这时,有一位大臣说道:“城里有一个小孩子,人人都夸他聪明,是否让他试一试?”。国王答应了,便把那个孩子请进了宫中。国王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我叫王某。”国王又问:“你有什么办法使我们国家的人讲文明?”王某思考了一会说:“能,要预备一个假人头,一盆血,一位大臣。然后,把大臣推出去“杀”了。”国王说:“那可不行。”王某说:“其实是假装杀大臣,只要砍头时,不让杀大臣的人真砍到脖子,用东西围起来,做做样子,然后把假人头往天一上扔,再把血往天一上泼,告诉大家,那位大臣,因为不讲文明被杀了。国王按照王某的方法做了。整个国家的人再也不敢不讲文明了。
我不希望现代社会以“杀鸡骇猴”的方式教训人们人讲文明。现在,学校中讲文明的人多了,懂礼貌的人也多了,但是,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不讲文明,不过我确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会变成一个文明社会的!
【篇五:法律在我身边】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法律的确认,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在众多的公民权利中,有一类权利与我们的生命历程形影不离,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它的存在,不管我们是否采取了行动,它犹如空气般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这就是人身权。它包括人身健康权、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在这些权利中,生命健康权尤为重要,因为,生命健康是人活动的根本,行使任何权利的前提都必须有身体的健康做为根基。所以,我们要积极行使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案例一:16岁的小晗与小博是高一同班同学。小晗沉默寡言,爱好数学,心想做游戏软件工程师。小博活泼开朗,思维敏捷,善于言谈,立志当个律师。不过,一时的冲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体育课上,小晗和小博发生争吵,小晗先给小博一拳,两人厮打在一起。被老师和同学劝阻后,小博自感委屈,在楼道里找到小晗理论,再次发生争执。互欧中,小博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小晗的左肩、背部和腰部被扎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法律审理认为,小博无视国家法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已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其为未成年人且事后能主动自首,依法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赔偿小晗父母经济损失,法律为受害人小晗讨回公道,加害人小博受到了法律的处罚。小博失去了人身自由,他当冷藏室的梦想成为泡影,因为我国法律禁止因故意犯罪而受刑事处罚者从事律师事业。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小晗一时冲动逞能,最终不仅仅失去了自己的梦想,更令人痛惜的是失去了正处青春年华的生命。而小博因为争一口气,而造成终身遗憾,既失去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而且也给自己的人生点缀了一大污点,以及会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造成严重影响。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高。”一时冲动造成终身遗憾,根据我国法律,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也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不但是侵害了他人生命权及生命健康权,同时也损害了自己,行事者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
案例二:2005年4月6日,王某从自家田里赶回了几头牛,将其圈了起来。由于忙季,也未及寻找失主。第二天下午,到村中几经打听,才得知,失主是以前同村的马某,现今,他们搬到了村外。于是托人通知了马某家,让他们去他家领牛。第三天,一大早,马某同几个亲属到王某家。一走进院中就大喊王某,王某赶紧跑出来。王某刚要说时,马某上前就是一拳。马某鼻孔出血,家人惊慌,大声叫喊起来,此时马某同几个青年小伙已将王某压倒在地,拳打脚踢。当邻里四舍赶来时,王某已经不能动弹了,赶紧送往医院。虽经医生努力抢救,但还是由于头部遭严重殴打而会留下后遗症,而且对今后王某的生活也会造成影响。王某留院观察期间。王某家人向人民法院上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马某无视国家法律,故意伤害他人性命,致王某头部严重受伤,而且又对王某今后生活造成影响。得出以下判决: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两年,赔偿王某一切医疗费及赔款给王某现金10万人民币。法律为受害人王某讨回了公道,加害人马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马某冲动迹象,无视法律的存在,故意伤其他人性命,不但造成他人人身健康严重受害,而且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及让自己的人生也有了一大污点。
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因为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权为法律所不容,情节严重的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准绳。在我国,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在生活中,法律是我们最有效的权利保障。身体的健康是人生活的根本,同样我们也享有生命健康权。若当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因为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护的利剑。从某种意义来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生命之树常青,法律就是那普照的阳光。
【篇六: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12月4日,是法制宣传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知法、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但是有些青少年却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产生了矛盾,为此造成了惨不忍睹的结果。
一个高一学生刘某在学校拖地,无意间把污水见到了刚好路过的同学王某裤子上,平时就霸气十足、德行很差的王某顿时火冒三丈,气势汹汹地强迫刘某舔净他裤子上的污水。生性怯懦的刘某顺从地照做了。可王某仍然不依不饶,还用过激的语言刺激刘某说:“你敢捅我两刀吗?我量你也不敢。”外表显得怯弱的刘某内心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和莫大的侮辱,觉得很丢面子。他强忍着拖完地,从书包里摸出一把削笔用的弹簧刀,躲到校门边,等王某一出校门,便握着弹簧刀冲上去对着王某猛刺几刀,逃离现场。王某因受重伤而死亡。学生刘某被判有期徒刑15年。
两人都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与其如此,不如互相谦让,忍一忍就过去了。为什么还要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呢?即使别人伤害、侮辱了你,也不能置他于死地。更何况谦让是中国的美德,所以让小人不算无能,敬君子乃显有德。
现代社会,未成年人比成年人违法事件多一些。但大多数都是因为不懂法而造成的。因此,怎样才能做个守法的好少年呢?
首先,不仅守法,还要知法、懂法、用法。法律是任何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学习法律的方法有很多:上网、读书、听讲座、看报……数不胜数。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应当考虑这件事该不该做。
懂法、用法,也是我们务必要做到的。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用用法律去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法律就是我们身边的武器与保护伞,当在别人的强迫行为下,我们应当选择法律允许做的行为,而不是伤害他人。用法律去劝阻和制止他人。例如:闯红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违法行为。但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遵守法律规则。
让我们在法制的蓝天下,变得更坚强!
【篇七:自私真的好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私”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从字面上理解,“自私”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不顾别人的事。那么,自私真的好吗?
从人性上讲,每个人的本性有都或多或少的自私,这种自私是很难避免的,而我所说自私,是越过了正常范围的自私。
自私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使你获益,可那并不长久,长期的自私,会使你失去朋友,或许他们会在表面和你像往常一样,可他们的心已经疏远了你,因为你太自私,总有一次你会用他们来赚去利益。所以,自私会使你失去朋友。
占有共享单车这一自私的现象时常发生,前几日,有一更为自私的事件,王某见几辆单车扔到河中并拍下视频发到了网上,其目的竟然是想利用扔单车来借机炒作。最后,王某聪明反被聪明误,被警察刑事拘留。是啊自私也能使你触犯法律,社会上有许多自私,想不劳而获的人,他们都为了自己的贪念而去做犯法的是,最终害人害己。
隋炀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继位后昏庸无能,整日想着寻欢作乐。一次游历江南后,觉得江南景色宜人,于是便爱上了江南,本来爱上江南也没错,可是他自私,他为了自己以后能够更方便的游历江南,便不惜大兴土木的开凿大运河,最后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群雄并起将其覆灭成为了一个短命的王朝,由此可见,自私可以亡国。
一个经典的商业例子中,法国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的一家企业做生意时,因为一个疏忽而多付了五千万人民币,中国的企业知道了,就立即将钱给退了回去。最后法国的企业便因此与中国企业加大了网来,中国企业从此蒸蒸日上。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忍住自私有时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如果自私会使你失去朋友,触犯法律,失去长久的利益,那它还好吗?答案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