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者长存】
死生亦大矣。
我并不习惯把死看作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却理所应当地接受着生,日复一日,疲于生中的每一个细节,很偶尔才会想到生本是一个整体,死是生中万千琐碎的终结。然后这样才发觉在这一整体面前,眼前的不愉悦或是丧的情绪,都渺然得像高清摄像头下的小半个像素点。而我们都执着在这小半个当下。我也不常常想生命,因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井井有条地活着,井然有序地老去,与我相对静止着前行,让我可以忽视生的运动性。
几个星期前的一个晚上,奶奶如往常一样与我搭话时,突然冷静而沉重地说道:“你知道吗,我的一个朋友没了,三轮车撞没的,正大前天的事。就是老坐在巷口打毛线,话不多的那个。”我并没有从她的描述中回忆出到底是哪位老太,内心却很震动,不知是因为去世的是奶奶的朋友,还是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非正常的死亡方式。接着她又向我费力地阐述了车祸时的惊险场景,她当时并不在场,所以应当算是转述了她另两位朋友的话,谈及当时那辆三轮来得如何突然与危急,若不是车头转向一边恐怕三人都当即丧命,又说到那位去世的朋友如何倏然倒地后便再没醒来。
我也变得很沉重。我暗自庆幸这不是我的奶奶或是其他亲人,却又想到这也是另一位孙女或孙子的慈祥的奶奶,便不由自主的假如起来:倘若真是奶奶……但我不允许这样假如,于是很大人气地对奶奶嘱咐:“今后你也少上街,平时走路要小心。过马路也要看灯,不是常跟你说要走斑马线……”我知道这些其实无需嘱咐,但又很不放心,于是絮絮叨叨地又重复了几遍,仿佛奶奶才是那个过马路不知道看红绿灯的孩子。
我明知道,正如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却仍然小心眼地、敏感地预测着某些必然。我习惯了对奶奶的颐气指使,现在又央浼着求老天不至于给我一个残忍的告别。奶奶和世上的所有奶奶别无二致,她只有无限的泛滥的爱,努力让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毫无顾忌地做个孩子。而我也需要让她知道,她也是以我为主语的爱的宾语。
很多关于死生的痛和恨,大多出自遗憾。逝者已逝,留下生者的嚎啕。爷爷去世时我满脑子都是那个下午我赌气出走,已经重病的他到处找我的画面。倔强的孩子会长大,但当年那个高大而伛偻的身影却已颓然倒下。我的苦痛也许不尽来自于这件小事,但却因了这样的遗憾而被无限次重复放大。我只希望在逝者的离去后,不是无尽的悔恨,而是那个夕阳落日下的温情。后来渐渐明白,不为了死而过分悲伤,是对逝者的很好告慰,也是对生者生命的最好重启。对爷爷的遗憾,最终可以在对奶奶的和言细语、温情陪伴中找到最好的交代。我庆幸我有这样的机会和奶奶心平气和地谈天说地,甚至可以讲一讲流行的衣服样式和最新的电视情节。
我最终想到,生命的延续,不是逝者已逝的往复,而是生者在长存中的思考,对如何更好地生以及如何淡然面对离别的思考,然后享受在死生之间的生的希望和那小半个像素点中的幸福的迸发。
【篇二:感动长存】
什么事情会使你感动?是他人给你的友情赞助,使你内心温暖;是家人窗开心扉的怀抱,使你回味无穷;还是电影情节中的生死离别,使你泪如雨下?在我心目中,有一件小事,让那个寒冷的冬天温暖不已,它的发生使我平静的内心像被人轻轻投入一块鹅卵石一般,激起一片涟漪,久久不能平静,慢慢荡漾开来……
那个冬天,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雪花的陪伴,依旧很冷,更多了一丝凄冷,这个冬天的风太伤人了,刮在人脸上生疼,我只好边走边将帽子拽得紧紧的。每当这个时候爷爷都会准时骑着电动车来接我,可是今天却是个例外,我在校门外迟疑了好大一会儿,仍不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于是,在对爷爷抱怨的心态驱使下,我一步一步朝家的方向慢慢挪去。
关于爷爷为何今天迟迟不来,我没有一点头绪,我只觉得是爷爷睡过头了,才没有来,心里埋怨的情绪膨胀开来……但是没过多久,我这个自以为是的想法就否认了。爷爷在我眼前出现了,他没有多的话语,只是眼睛里有些许歉意,紧接着递给我两颗糖,我一摸,居然是热的!
我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爷爷本来提前来到了接我的地点,但他一心想着我,知道我平时那种口味的糖果,所以去那个熟悉的小卖部挑了一些糖,由于天气原因,难免耽误了一些时间。路上寒风呼啸,爷爷害怕口袋里的糖果被吹跑了,就不时用手摸摸那些糖果,所以当他递给我时,糖还是热乎的呢!
撕开糖纸,放入嘴中,寒风刺骨,心却感动地温暖无比。家人对我们的爱是无时无刻的,我们也要懂得细细体味它,回报它,让人间感动长存!
【篇三:春光如此,家风长存】
春的脚步越发急促,大地一片盎然之景。人们开始感到忙碌,人声脚步声汽笛声,声声在耳,人文之景也一片欣欣向荣。
雨水刚过,桥边的柳条已经枝头冒芽,随风而舞。几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柳条依旧飘,两个如兄弟般的战友对彼此许下承诺,若我们其中有谁不幸为国而亡要为对方的父母终养其生。树下的他们,伟岸的肩膀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不幸的是,噩耗来临,战友去世,李元成想起曾经的约定,扶起失去儿子的父母亲,一扶就是三十年。老人回想起曾经,满口都是对这个“儿子”的赞扬。春风吹绿了道旁的田野,信任之桥坚固如前。
春日的暖阳融化了冰雪,也滋润了人的心房。四面朝阳的房间里,挂满了画作,这是杨家几代人的艺术荟萃,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从小潜行于作画,其精妙的笔触在邻里间久久传响,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但却将这艺术的坚持传授给自己的子孙,如今孩子们在各自的画作领域都有自己的风采,祖孙合办了一次画展,以艺术的格调影响来观战的人,一代艺术世家,以阳光为托,以坚持为笔,以文明为砚,给世间留下了于衣袍绣锻,山水峡川,迷离街角,百兽之冠中的浩然气节。
花朵从休眠中醒来,各色各样的花儿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图画,有心的人采拮一朵插在老人花白的发迹,满是笑眼的夸赞老人“漂亮”。罗毕炎称自己有八个父母,妻子与自己的父母都已老去。儿时的他无人疼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生恨,反而常怀感恩之心去待双亲,用诚挚的温柔为七个老人送终,如今只剩下一个老人,他不惜花费所有的休息时间去陪伴,志愿用孝义送给老人暮年的安详。春天的花蕊是嫩绿色的,而静然绽放的它是越发娇艳、越发成熟的。
风儿静静的吹过河面,泛起阵阵涟漪,在心河里绽开。父亲总喜欢带着我去他儿时生长过的地方去走走,讲讲他儿时的故事,我听得入迷,有时大笑,有时哀叹,父亲说:“小时候看我爸总觉得他高大,总是说我们家要继承者祖宗传下的风气”,而时光一去,爷爷已在病痛的折磨下离开了我们,而站在我身旁的,我的父亲,就像他觉得自己的父亲那样,高大伟岸,仿佛能撑起一片天,让我深深的记住“光明正大”的家风。
这是一个令人安稳的时节,无论是雨水,暖阳,花蕊还是春风,都怀着一颗善良的内心,去践行者核心价值观中那些熠熠生辉的字眼,爱国、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它们在每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形成了一个个有着信仰的家风,小家汇国,国土安详,繁荣昌盛,照亮这个盎然生机的时节!
【篇四:隔阂自当消失,善意长存人心】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事物都在想数字化地轨道靠拢。
“程序”进入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在悄然之间进入人类的了思维方式中——面对任何事物只有了正确与错误之分,面对任何的问题都只选择最佳路径去解决。或许在一方面看来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和速度,但这样机械,程序化的方式让本只存在于人类脑中的价值观和同情心变得冰冷无情,至于消失。
以苹果公司设计的“siri”程序为例,这个程序录入了上万条的对话回复语言——比设计之初的回复数多出几倍。在语言回复数量增多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是人情趋于冷漠,人际趋于丧失重要性的社会问题。在人工智能不断趋向人性化的时候,人类的行为却变如机器般的冰冷。人与人之间似是多了一层隔阂,让原本能共同相处的关系愈发冰冷,人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变得不愿与人交谈,每个人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屋子,独自一人共享荣辱。’
这样的一层隔阂从何而来的,又是何时而来的呢?
早在之前举国关注的“扶摔倒老人”一事中,这层隔阂便已悄然成形。人道主义上的价值观和同情心被一番颠倒黑白的说辞慢慢摧毁,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价值取向肆意生长。在面对摔倒老人时的犹豫便是这层隔阂和这种价值取向在作遂。
与其说是人在变坏,不如硕是这个社会使人变坏。是这个社会铸就了这层隔阂。抄袭之风的肆意飞扬让读者,观众的价值取向也变得不再单纯,但真正让这种邪恶之风不断生长的是社会对于原创作者的保护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对于犯错者一而再,再而三的纵容。
长久以往,这层隔阂只会越来越厚,人们的价值观将被邪恶之风重新塑形,同情心将在黑白颠倒中消磨殆尽。所以,这层隔阂的消除就显得犹为重要。
昨日的一则新闻让我对于隔阂的消除有了更自信的期望——-江苏一男子为给救护车让道闯了红灯,处罚时交警为其“免罚”。事后,男子称当时并未想太多,只想着让救护车先紧。这样的正能量永远只会嫌少,不嫌其烦。交警的“免罚”处置正是隔阂逐渐裂解的标志,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塑形中回弹,同情心也是慢慢滋长。
隔阂的消失,价值观的正向塑造,同情心的助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的正确扶直。如今,如上述这样正能量的事情也在不断产生,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市民向善,让善良,正面之心吹散人们心中的污秽,一点点动摇这层“隔阂”,我愿意相信,人与人之间仍旧能抛开外物,和谐相处,也依旧能保留原本的同情心和价值观,向善发展!
【篇五:孝念长存于心】
此刻的你,正处于人生的美好时段,是那么地肆意。你将目光投向远方,却将背影留给了父母。
古有戏彩娱亲、卧冰求鲤等二十四孝故事,更有孝经典籍,名句“百善孝为先”流传至今,接受这般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你,心田里必已种下了孝念的种子。静下心来,慢慢回忆那些你曾见过而心底淡淡略过的事。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从你待在母亲的腹中开始,你的父母便要为你付出。你的母亲要承受辛劳,远离一切可能对你造成危害的事物,可能还为你讲起故事,早早地做起胎教。而你诞生到这个世界的那天,也是你母亲经历痛苦的一天。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你呱呱落地,自此彻底成为了家庭的中心,你的父母围绕着你忙得团团转。他们极尽自身的条件为你购置所需的物品,为你献上最好的。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你、呵护你,哪怕你夜里哭闹白天睡觉,也心甘情愿地一夜抱着哄你。你稍微大些时,他们细心地为你考虑,将那些你不能食用却偏偏要放入嘴里尝一尝的东西藏起来,将那些你可能会不小心碰到的尖锐的东西搁置好,以免伤到你。
到了你跑跳的年龄,你的父母耐心地教导你。小心翼翼地牵着你稚嫩的小手,一步一步地前进。当你能独自一人走路时,他们用满含关心之意的眼神看着你,看着你走路摇摇晃晃的样子。当你不小心摔倒,他们马上上前来安慰你,或是鼓励你自己站起来。那些时光里,年幼的你不知拥有多少深深的爱意。思至此处,悄然间那颗孝念的种子已经钻出土壤,长出芽儿。
时如逝水,你在渐渐长大,他们在渐渐变老,这份浓浓的爱意不曾改变。每逢天气变化时,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叮嘱:“注意身体,衣服要穿得多些。”每次你出门时细细询问:“路上小心,东西都带了吗?”外出归家时亲切的一句“你回来了!”这些被你视为唠叨的话语中,你可曾留意到那份关切?他们十几年如一日为你做饭,照顾你,你可曾心怀孝念?问问自己,看见父母为你的付出,你是否有所作为?
心灵触动的同时,孝念的种子已然长出了嫩芽,显露绿意。
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他所著的每一本书的字号都比平常的书偏大一些,只为他眼睛有问题的母亲能够看得清楚,全然不顾书的样子是否美观。这样的大作为,可能你无法做到,那么默默地将孝念长存于心,开始在日常的生活有一些小作为。
听到父母的叮咛时,学会耐心倾听;听到父母的问候,学会真情回应;发现父母的意见与你的不一致时,学会用认真听取的态度对待,学会尊重和理解父母的付出。有些人想听父母的唠叨却再也听不到了,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追悔莫及。
走在前往远方的道路上,长存孝念于心,懂得将目光倾注于你至亲至爱之人。